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我是如何写体育文章的

2024-6-21 08:28|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84| 评论: 0|原作者: 戎小熊

摘要: 我是如何写体育文章的经朋友介绍,我与《中国包装》的“交流”版相识了。后来一直非常喜爱读“交流”版,感谢她给了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写了篇《好样的,徐根宝》的文章, ...
我是如何写体育文章的
经朋友介绍,我与《中国包装》的“交流”版相识了。后来一直非常喜爱读“交流”版,感谢她给了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写了篇《好样的,徐根宝》的文章,并试着寄给了《消费时报》周末版。没想到这篇处女作居然见报了,韩常青编辑还打来了电话,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头一炮打响,我变得愈加不可收拾。几年下来,我在消费时报、青年参考、信息日报、四川体育报、体育导报、体育之声报等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了200多篇体育文章,中稿率接近百分之百,还被四川体育报等多家媒体聘为特约撰稿人。对于一个初写者来讲,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别人不相信,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其实,写文章投稿很有些窍门。我从不盲目投稿,尤其是第一次投稿,更要慎重,避免挫伤信心。归纳起来,我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搜集素材。我不是搞体育的,因此搜集素材对我来说就至关重要,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写好体育文章,我订阅了二三十种报纸杂志,每天花在剪报上的时间至少要二三个小时。几年下来,足足有十大本,几十斤重。我搜集的素材包罗万象,甚至连运动员的绰号也在收集之列,并为此写了《体育明星各有绰号》的文章,发表在《中华工商时报》上。通过剪报,我结识了不少著名的体育记者,如人民日报的汪大昭、中国青年报的毕熙东、足球报的梁青、羊城晚报的苏少泉、中国体育报的周继明等。只要是这些人的文章,我都要认真揣摩,从中获益匪浅。积累了素材,就为下步动笔写作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是了解报纸的版面情况,这恰恰是初学写作的人容易忽视的。如设立了哪些栏目,需要什么体裁的文章,是要分析文章还是要言论,多长时间一期,多少字数,甚至连责任编辑的性格、爱好都要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有一次我给《青年参考》写了一篇《难产的两胞胎》,文章是发表了,可编辑来信告诉我,该报主要刊登介绍国外体育动态的文章,对我算是一个破例。如果这些问题在投稿前注意到,可以免去许多麻烦。应该说有些人的文章还是写得不错的,只是没有了解报纸的版面情况而盲目投稿,这有点像高考报志愿,超过了入取分数线也不一定能录取一样。
    有了素材,又了解了报纸的版面情况,下一步该做的就是有的放矢,写针对性强的文章。巴塞罗那奥运会前,我写了《我国参加奥运会优势项目浅析》的系列文章,由于动手早,效果不错。后来这类的分析文章多了,如果再写会给人亦步亦趋的感觉。此外,写文章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如,第41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兵败千叶,舆论界一片哗然,嘘声四起,认为传统的直拍打法过时了。针对此种认识,我写了《直拍技术必须创新》,连发了四篇,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此文还被多家媒体转载,造成不小影响。现在想起来,写文章也像打乒乓球一样,要不断创新。
    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要有鲜明的观点,这种观点往往要独树一帜,就是说别人还没有认识到,而你却认识到了。如,巴塞罗那奥运会时,报纸连篇累牍地谈论“克拉克现象”(具有夺冠实力,却又拿不到冠军,而又不失奋斗之志者)。透过这种现象,我悟出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奥运精神。这让我想起了谭良德,并为此写了《克拉克精神与谭良德》的言论,发表在《中国体育报》上。第一次把“克拉克现象”升华到了“克拉克精神”,文章的深度一下就有了。
写文章并非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只要你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加上善于思考和提炼,多半是会成功的。我还是个初学者,自知还有许多不足,仍需不断努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7-3 23:31 , Processed in 0.129007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