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我的知青生活(四十五)

2024-7-11 18:50|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164| 评论: 0|原作者: 无锡知青朱兆中

摘要: (续前)从人心思迁到参加高考 送走军队干部,接着又送去上学的幸运儿。9月18日晚上我把新收上来的、我们自己种的花生拿出几斤,到老连长家的灶上,煮了点盐水花生。为余丽霞副教导员践行。祝贺她去南京大学上学。 ...
(续前)  从人心思迁到参加高考
   送走军队干部,接着又送去上学的幸运儿。9月18日晚上我把新收上来的、我们自己种的花生拿出几斤,到老连长家的灶上,煮了点盐水花生。为余丽霞副教导员践行。祝贺她去南京大学上学。我原先心里郁闷,但事已至此,既然争不过人,也就爽快服输,诚心为她庆贺。第二天中午,余丽霞离开一营,孙福祥去送行。听说团部组织科的束一鸣去上华东水利学院。我们曾经一同去做调查写报告。没想到这次居然中彩!我心中羡慕,唯有感叹自己时运不济。
    兵团转制为农场,兵团战士成为农场职工。不过我们知青还是一样干活。甚至我在营部也还是老样子,只是军队干部换成了地方干部。一营的主要领导人现在是朱永美副教导员,二把手是苏厚副营长。转制产生的波动很快就平息了,因为谁都只能接受现实。
    不过没有几个月,新的冲击再次来临。75年11月12日,朱副教团部开会回来告诉我:徐州地区已来要人,约二百多名。其他城市也有招工,但人很少。这次招工结束后,农场职工就要增加工资了,这些事情年底要弄完。朱副教要我整理一份分地区的知青的名单。
    招工这个消息很快就传播出去,在知青中间引起很大震动。相比前二个月的招生,招工对于大多数知青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招生读书,有不少人其实并不感趣。对他们来说,远不如招工来得实惠。11月13日我接团部电话,要我迅速统计各地区知青的人数。看来事情比较急。
    徐州知青听闻招工消息,立即沸腾起来。大家纷纷行动,找门路、寻关系,全力以赴争招工。我很理解徐州知青的这种心情和做法,不过对于少数不择手段的做法还是看不惯。“此次观徐州人,取得不少经验教训。对人生之黑暗也认识更清!”(1975年11月18日日记)
    我对于这次招工比较淡定,原因当然有无锡招工人很少,我本来就没有什么机会,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希望上学:“余此次是希望不大也。但从余之愿望来讲,竟希望上几年学,再做工。但天下未有如此遂心之事。”(同上)
    11月18日是晚上召开全营大会,作招工动员。第二天,营招工小组开会,领导叫我不要参加。我知道这是让当事人避开的意思。“然此种做法对余也有利,不必向他人啰嗦。君不见,乱哄哄,到处为招工奔忙!当战士的且不去说他,当干部的哪一个不是坐卧不安,恰似热锅之蚁,无头乱忙!”(1975年11月19日日记)
    11月20日,我得悉这次招工一营共有46个名额,其中大多是徐州的,无锡只有4个名额。“招工浪潮席卷全场,人心浮动,四出拉票,余目睹人间之丑事也!”(11月20日日记)当天下午营招工小组开会,分配名额到各连。苏副营长找我谈话,要我不参加这次招工,说年龄不大,明年尚可等等。我当然答应了。“余应允也。然余心中是想读书也。别人不愿上学,独余愿意也。去念几年书再参加工作,更好。何日遂心愿也?”(11月20日日记)
    因为我已经明确不报名招工了,所以营部招工会议立即让我参加,一些招工工作也让我去干。21日,各连开招工动员大会,然后再开招工评议会。“多少人心神不宁,睡不安寝。”(11月22日日记)惠立人也正在进行极大努力,但无锡招工名额太少,能否成功难以预料。24日,惠立人被删下,他情绪有点激动,但无法可施。其实对于营领导来说,最难办的是各连的知青连干都报名招工,怎么办呢?连队干部招工营里是作不了主的,要报上去,由场部批。我没有想到营领导竟然采取了矛盾上交的办法,把报名招工的众连干全部上报场部,让场部去决定。这样如果哪位连队干部没被招工也怪不了营领导。11月27日营部招工评议会结束时,天已将黑,但我仍然跑十八里路赶去场部报上连干招工名单。到场部时天已全黑。我把名单送到有关领导的家里,再摸黑回到一营。第二天,场部派通讯员到一营,传达场部的指示精神:连队干部不能都走。实际上把矛盾又推回到一营,让营领导来决定。
    于是,营部再次开会,重新评议。营领导让七位连干部互相评议,但未有结果。11月29日早晨营领导商议后,让我去团部找王付团长汇报,但也无结果。我中午回营。下午营部继续开会。营领导商议后,要求七位连干部都写下保证书,大意是服从组织决定之类的内容。朱副政教亲自把保证书送到场部。但还未决定哪个连干部可以招工回去。
    一直拖到1975年12月初,经过反复磋商,最后总算确定下来,一营连干部招工名单有:副营长虞和惕,一连副连长彭玉成。二个都是徐州知青。接下来就是各连开欢送会,为招工回去者饯行。我在日记上写道:“此次送人,何时送余耶?成事在人,不可怨天!”(75年12月6日日记)
    12月15日中饭后,我送虞和惕等徐州招工人员到团部。同虞和惕、彭玉成等人告别。大家一起共同生活了5年,我在一连时彭玉成是副连长,是我的领导;我到营部后,虞和惕当了副营长,也是我的领导。现在他们都回去了,我心里有点羡慕徐州知青,徐州招那么多人!虞和惕在离开时,还给了我50斤粮票,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财富!我心里一直记着这个情。
    无锡、苏州的招工一直拖到1976年1月中旬才结束。送走这么多人,我在日记上写道:“余送走了许多人,何时送走自己呢?”(1976年1月18日)不过定睛一看,我的几位好友惠立人、邢美瑜、柴锡春、张小元、方胜源等等,都没有招工回去。只好相互安慰一番,继续安心干活,等待机会。
    招工浪潮结束,农场恢复平静。1976年2月22日晚上,苏厚副营长在骨干会议上宣布:方强农场一营改为方强农场一分场。3月5日正式启用一分场公章。接着,一分场也进行了一些政改。2月23日,一分场根据目前的工作、人员等情况,决定把一连、四连合并,当天即宣布这个决定。从此一分场四连没有了。营区里面就只有分场部和一连。随后一连进行了人员调整。
    1976年4月30日召开方强农场全场党员大会,宣布任命:王一峰为方强农场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高玉龙为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孙伯荣为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芮仁月、还佩珍、房玉衡、陈扣宝为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本来以为可以安定一阵了,不想又有招工事项。76年3月1日,得悉农垦局要来招工,苏州也还要招工。这些零星招工对于农场影响不大,我按常规办理这些事务。但接下来的二个人的调动对我震动很大。
    76年3月16日,好友方胜源收得调令,好象是调动到淮南煤矿。4月9日我同孙福祥、惠立人、秦淑祥为方胜源饯行。第二天凌晨方胜源离开农场。此后就一直失联。我还会常想起同老方一起的日子,农场众友也还常提到当年的这位好友。
   1976年7月底,我接到好友惠立人的回乡调函。但当时他还在参加总场办的评法批儒短训班。我考虑再三,暂时不向领导报告此事,等惠立人回来先听他意见。第二天惠立人学习回来,我赶紧找他把调函告诉他。他决定回乡,找分场领导谈了回乡要求。8月3日、5日,惠立人家连发二封电报,催其速回。8月7日我为惠立人写好鉴定,作《惜别》诗一首,写在日记本上送给惠立人。8月8日我同邢美瑜送惠立人离开农场。早晨搭车到场部,然后乘汽车到盐城。先到盐城轮船码头,打听得有快班船,便等到下午买票。中午三人简单吃了些东西,在照相馆三人合影留念。
漫步当时的盐城,人流挺大,但市容又脏又乱。我在日记上记下的是:“盐城市面一塌糊涂,叫花子成群”(76年8月8日日记)想到即将同好友分手,心中不舍。但想到惠立人可能归心似箭,不禁学那得道高人的样子,口拈一偈:
       “漫步大街上,从容入市中。都是客游人,心思各不同。”
下午我送他们上船,邢美瑜送惠立人一直到无锡。我在盐城轮船码头与他们告别,然后乘车回方强农场。
    先后二位好友调离,我一方面为他们祝福,从此他们能够迎来新的人生,相信凭他们的人品能力肯定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另一方面更为自己担忧,今年已经是我下乡第八个年头了,不知何时我也能跟他们一样回去?沉下心来细想,任何抱怨都毫无用处,只有努力工作,提升自身知识能力,静待机会的来临。一旦有好的机会,那就必须:“时来者也,陈力以出,全力以赴!”(1975年11月19日日记)
    不知是不是为了安抚没有被招工的农场职工,农场给我们都加薪了。从1976年11月起,我的工资从23元增到了28元。知青们可以买点好吃的了。但第二天我到场部办职工加薪的事务,竟听到一个消息:说是今后将不到国营农场招工了!这个消息顿时使我大失所望,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知青返回的主要途径就断了!虽然我早就打算先要去读书,但这条路堵死,那么回城的希望就更渺茫了!“由加资引起的兴趣一扫而光也。”(19761112日日记)
   (未完待续)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0-23 14:30 , Processed in 0.128008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