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我的知青生活(四十六)

2024-7-14 10:00|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174| 评论: 0|原作者: 无锡知青朱兆中

摘要: (续前) 不过(1976年)11月15日我到场部办事,又听说高校招生将要来,又点燃了我的希望:“余欲努力一番,勿知能否奏效否?”(11月15日日记)盼来盼去,直到1976年12月18日才知道详情,只是“江苏农院”一个院 ...
(续前)
   不过(1976年)11月15日我到场部办事,又听说高校招生将要来,又点燃了我的希望:“余欲努力一番,勿知能否奏效否?”(11月15日日记)盼来盼去,直到1976年12月18日才知道详情,只是“江苏农院”一个院校来招生,名额也很少。当天,好友邢美瑜从无锡来,告诉我一个不好的消息:今后无锡招工,下放户一律不招!
   我家就是下放户,也就是说今后无锡招工没有我的份了!这个消息对于我“则又是一个打击!”“如何竟无一条路可走?余之时运尚未到耶?呜呼!”(同上)
    12月19日晚上,分场开会动员招生,我决定不报名了。在日记上写道:“须要作长久之打算也。性情极坏。凭余的才干学识竟进不去大学?埋没随百草!”(76年12月19日)看到没有什么希望了,我反而安下心来,“今后自修为主,潜心艺术,以求在学术上有所突破。①中国字,毛笔;②数理化,一般要有高中水平。”(1976年12月20日日记)
    农学院招生刚结束,1977年1月24日,又有徐州师范学校来招生。当然只招徐州知青,全分场只一个名额。幸运之神将会光顾徐州的哪位知青呢?竞争的结果不出我之所料,是分场部的总支副书记武维侠胜出。稍后,又有消息,徐州输油管道的人也可以走了。“看到别人陆续离去,心中甚为焦虑。奈何?奈何?无可奈何也!”(77年1月24日日记)“于是思绪连翩,何为他人可走,而余无路可走也?是余之条件不如人耶?非也!能力不及彼等?非也!归之天命可也。”(77年1月26日日记)1月30日苏南各市招工名单来,我一看无锡的招工名单,里面有好友郑振秋!他是因为独子照顾回去的。我心里为他庆贺,只是身边又走了一位好友而感到有点寂寞。“余又送一友人回家乡也!万分感叹之致,送一日记本以作留念。”(77年2月6日日记)2月7日上午我到场部为武维侠拿回徐州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这样,一(营)分场先后提拔的三名知青(营)分场级干部,副教导员余丽霞,副营长虞和惕,副书记武维侠,先后都走了。
    在不断送别朋友、领导离开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虽然我也羡慕那些招工回去的朋友,但我更羡慕那些招生进大学的朋友。我在日记上早就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希望先上学读书,再工作。不过时运不佳,到1977年我已经是下乡八年整,开始第九个年头了,还是只能好好干活,等待机会。我没有背景,没有后台,也没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关系”。我不屑给领导送礼,跟他们只是一种良好的工作关系。我唯一能依靠的是自己,唯一能操纵的是毅力,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学习,努力提高和充实自己。
    自从到了营(分场)部,我就在日记上不断地提醒自己:“须抓紧时间,学点东西,否则落个不学无术的虚名,可悲也。”(1975年2月5日)“现一人睡一间屋子,冷清,应学点东西也。”(1975年2月28日)“余努力学习,越来越感到学得不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奈之以何?”(1975年6月23日)“余计划要在下半年啃完代数、物理。当农民并不是不要,将来也会有用的,奇峰突起。”(75年8月20日日记)“专攻数理才有后用。下午自己动手做成一只圆规,辅助学习。”(75年10月26日)“学习了数理化,略有收获。”(1976年10月27日)晚上同虞和惕研究几何,有收获。(75年11月8日)
    1976年是个多事之年,我的自学也是断断续续。1976年5月28日日记:“下雨,休息。复习代数,忘甚多也。”1976年11月26日日记:“复习功课。久不翻看,忘其大半了。”11月28日日记:复习代数,三角。“三角甚繁也,公式最多,难记。”12月6日日记:看物理。12月10日日记:休息。“努力专攻数学”,较有收获(已学三角)。“只等招生来也。”
   1977年1月1日日记:“新的一年中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残剩的几年青春很是有限,转瞬间是鬓发如霜。振作起来,努力奋斗。”1977年,我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书记员的本职工作,同时积极参加田间劳动。晚上时间则是努力学习初、高中的数理化知识。我不知道哪一天会用得着这些知识,但坚信学习这些知识是必须的。
    1977823日,我看到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华国锋在党的十一大上的报告,宣布历时十一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并且把现代化建设,发展国家各项事业放在党的工作重心位置。这让我感到好象有点希望,因为搞建设就需要有知识的人。我的学习可能会有点用。果然,829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文章说,学生要学好基础科学知识。923日报纸上发表了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这些说法,明显跟以前片面地肯定、赞扬“白卷英雄”不一样了。
    1977年10月21日,我拿到人民日报就被报纸上头版的二条新闻给吸引住了,一条新闻报道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一条是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那条新闻报道中,明确宣布:上山下乡知青是招生对象之一。最让我兴奋的是它规定:“择优录取的原则,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这就去掉了我最忌惮的“领导批准”一环和我有点担心的“群众推荐”程式。因为相比分场和连队干部,这二条都是我的弱项。现在可以自愿报名,正是使我太高兴了!
   但仔细阅读又让我有所担心。担心的是关于年龄的规定:“二十岁左右,不超过二十五周岁”!我今年正好是25周岁,已经是在最上限。还担心自己是68届初中!因为报纸上写明了:条件是“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两届高中毕业生。”我这个68届初中生有没有报名资格?我通过这二年自学有自信算是“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但不知报名处承认不承认?除此之外,令我颇费思量的是:“考试分文理两类”。那么我报考文科还是理科呢?“文科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由省、市、自治区拟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文理科的区别就在于“史地”与“理化”。这个我觉得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二天我白天如平常一样办事干活,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就反复考量。我对物理,主要是电学、无线电很有兴趣,主观愿望想报考理科,学电学方面的东西。但劣势是我的理化基础太差。自学了课本上的理化知识,并不等于完全掌握了这些知识,更不等于能够应付考试题目。自己觉得物理还好一点,化学更差一点,勉强记往一些分子式,但一旦要写出氧化反应等方程式,就感到比较难了。分析的结果,我决定放弃报考理科,改报考文科。我自认为政治、语文、史地我学得虽然不系统,但基本的东西都已掌握,剩下的弱项就是数学。这二年自己断断续续地学,缺少的是解题的能力。现在离高考还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可以用来复习数学,练习解题。
   作出决定之后,我就利用每天晚上时间,把初中到高中的数学全部梳理一遍,把教科书上的题目反复做几遍。因为当时我除了有几本数学教科书之外,其他辅助的材料一本也没有。所以也没有办法做更多的题目来练习。至于物理和化学这时已经放弃了。其他政治、语文、史地几科,我连教科书都没有,其他辅助材料一本也没有。只能完全靠以前平时的知识积累了。
   当时我复习迎考,还不敢声张。怕领导批评我不安心工作。所以白天我不敢拿出课本来看,还要努力多参加劳动,做好书记员的工作。不让领导找到一点影响工作的地方。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半夜12点以后才睡觉。有时因为白天干活累了,晚上看书就会睏,我只好不断洗个冷水脸,振作精神。脑子中不时冒出“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励志榜样。因为这时候就是我“陈力以出,全力以赴”之时,岂能放松!我记得自学数学时,觉得代数还行,几何也还可以,三角、函数、行列式等没人讲解,全靠自己学悟就比较难点。有些内容,如行列式,我只好死记硬背,把“对角线法则”等记下来,以应付可能的考试题目。我每天夜里做些书本上题目,一张纸写满了就丢到一个筐里,一个多月下来,竟然已经积满了一萝筐!
   这一段时间我每天打电话问总场,什么时候可以高考报名。大约是10月底还是11月份,我到场部去报名高考。没想到我担心的事情——年龄、学历,都没有问题,场部报名处只管登记。然后发给一张准考证。
    准考证2.png准考证1.png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0-23 16:18 , Processed in 0.169010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