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见证核工六十年 文/陈高潮 六八年,青海二二一,我度过难忘孩童时光。 五十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原子弹成功爆作六十周年, 往事历历在目,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 那遥远的地方,勾起我遥远的记忆, 那是一个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地方, 那是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与世隔绝的地方。 ![]() 那是王淦昌、郭永怀、彭恒武、于敏、邓稼先隐姓埋名的地方, 那是两年零八个月两弹相继成功,创造世界核国家中研制时间最短奇迹的地方。 那是强国防、扬国威,奠定大国强国地位的地方, 那是挺起民族脊梁,让国人为之扬眉吐气的地方。 ![]() 美丽的金银滩,鲜艳的马兰花, 隐秘的五九六,神奇的原子城。 长城脚下,青海高原, 新疆大漠,四川深山。 从后方到前方,从前线转战三线, 遍布着第一代核武器人的足迹。 ![]() 他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他们艰苦奋斗,协同攻关。 为祖国的核事业,献终身又献子孙,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 从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到小型化,乃至到装备陆海空弹道武器,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惊雷震寰宇,御敌国门外, 和平六十载,国泰民富强。 ![]() 祖国不会忘记,历史永远铭记。 往昔万籁俱寂的金银滩,现一派繁荣, 生机盎然,车水马龙,水草茂盛,牛羊满山跑。 与世隔绝的二二一, 现是西北自治州州府,青海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最引人注目的是原子城的纪念馆。 ![]() 碑板上镌刻着数千个第一代核武器人的名字, 那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将与日月同辉,天地共存。 忆往昔,北京花园路的夜读灯火, 青海高原的稀薄空气, 绵阳周边大山的崎岖弯路, 新疆戈壁大漠的沙尘风暴。 ![]() 造就了一批敢打硬拼、勇攀高峰的科研精英。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砥砺前行, 第一代核武器人把青春献给了草原, 把美好年华奉献给了剑门大山, 把白发留在了涪江东畔。 ![]() 密林草原六十年,长空挥鞭一万二, 卷起白发三千丈,东风翱翔尽开颜。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是第一代核武器人终身理念。 他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国铸剑,辉煌不断。 ![]() 当今国际风云变幻, 美帝居心叵测,亡我之心不死。 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三代核武器人任重道远,使命不变。 发扬老一辈光荣传统,更上一层楼, 为国争光,踔厉奋进,再铸利剑。 ![]() 作者知青陈高潮写作于2018年10月28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初稿;修改于2025年1月在绵阳文艺团体“三江放歌”迎新春联欢会上应邀演出节目舞台上作散文诗歌朗诵词受到热烈欢迎。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4-21 20:32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