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二章回家探亲之年味亲情之八

2025-2-9 19:10|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67| 评论: 0|原作者: 连峰

摘要: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二章回家探亲之年味亲情之七) 眼看假期将尽,重返连队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了,然而,虚荣和攀比的情绪还在持续升温,那种感觉恰似:飓风飞卷千重浪,波涛汹涌总难息。而与之相反, ...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二章回家探亲之年味亲情之七)
    眼看假期将尽,重返连队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了,然而,虚荣和攀比的情绪还在持续升温,那种感觉恰似:飓风飞卷千重浪,波涛汹涌总难息。而与之相反,体谅父母的心情和与之相应的理性却又如同:春风轻抚池中水,涟漪微泛转复平。我甚至十分悲观地如此联想过:返回连队之后,当连长在熄灯前宣布结束晚点名的那一刻,原本列队整齐的战友们却一反常态,非但不像往日那般欢呼雀跃、一哄而散,反倒突施军礼般齐刷刷地高高举起左手,还要竭力摆出一副借助昏暗的星光、以秒针转动为计时单元,精心计算出当夜晚点名全程所耗时间是否短于此前的姿态,甚而至于迟迟都不肯降低应有的高度。而在整个队列当中也许唯我独自一人,无地自容般低头、缩肩、弯腰,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在尚且处于稍息状态的左脚尖上。想要及早逃离队列吗?在众目睽睽之下,那分明就是不打自招,自己的腕上缺点儿什么!倘若选择继续混在队列里,又怎好意思滥竽充数,效仿他人的样子,同样傲然高高举起自己的并无闪光点的左手来呢?那将是一幕多么令人感到尴尬的光景啊!
    于是,在这种虚荣心的强烈驱使下,我最终还是心怀深深的歉疚,鼓足了勇气,单独向母亲提出了购买手表的请求。听完我自以为绝无遗漏的种种理由后,慈祥善良的老母亲尽管并未马上表示赞同,可也没有明确予以反对,但我看得出,母亲的心情还是十分矛盾而又复杂的。
    很长时间以来,一家老少的生活主要依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进行维持,后来,相继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哥哥姐姐们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寄些钱来贴补家用,但是,日子过得依然不够宽裕。因此,家中有无足够的积蓄来满足我这种超高消费的要求,母亲的心中当然有数。
    照理来说,父亲的技术级别高,每月的工资收入接近九十元,相对于大多数低收入的家庭来说,已经不算很低了,除去全家老少的衣食和杂用等方面的日常开销外,家中每月也该有一些积蓄。然而,一向善良宽厚的老母亲虽然克勤克俭,甚至就连生病都不肯轻易去趟医院看医生,但是,为了迎送那些南来北往的亲戚们,花钱乃至送礼却一贯出手大方,从不吝啬。而且她始终抱定一个基本的做人原则,那就是:人若敬我一尺,我须还人一丈。她还常说,我们一家生活在北京,家境总比外地或者老家的那些穷亲戚们强,所以宁可亏待了自己,也不能冷落了来来往往的亲戚们,更不能让他们挑眼,说出半句闲话来。即便是生活在大杂院里的个别穷邻居,遇到了入了不敷出、捉襟见肘的实际困难时,母亲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伸出援手,向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对此,在生活上同样勤俭节约,并且从来不图虚荣的父亲,尽管常以家中缺乏足够的积蓄,难以应对不时之需为由表示深感忧虑,甚至偶有微词,但却从来不反对母亲处世为人的具体做法。
    实际上,我对家里的经济状况并非一无所知。首先,父亲母亲在讨论家庭生活的开销时,我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家里时常在生活上经历一些顾此失彼的困难和艰辛。其次我上中学的时候酷爱篮球运动,为了购买一双天津生产的回力牌篮球鞋和尽可能与之配套的运动衣裤,我总要软磨硬泡很长时间,才能如愿以偿获得父亲母亲的恩准。至于购买篮球所需要的款项,则只能依赖发动身边的小伙伴们,要么千方百计各自偷偷卖掉家中所谓的废品,要么专等浓云蔽月的夜晚,带上手电筒、铁丝或筷子等,然后穿街走巷,从墙缝中抠挖土鳖(一种昆虫,雄虫长有翅膀,可做短距离飞行,雌虫虽无翅膀,但却可以入药,大多数中药铺均可随时收购,根据体型的大小,大约一只可以换回三到五分钱不等。这种小生物夜间很容易捕捉到,只要是在强光的照射下,它就会躲藏在墙缝的深处一动不动,也许是出于本能,抑或是受到强光的刺激,眼睛瞬间失明所致。)去卖钱解决。
母亲不轻易表态,一方面,她总觉得全家只有我一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塞外边疆戍边务农,生活环境既艰苦,又寂寞,此外,不可预知的战争和我的人身安全,也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她,折磨着她。而且我确信母亲一定想到过,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带着丝毫的遗憾,马革裹尸,永远葬在冲锋陷阵的战场上。另一方面,如此巨大的一笔单项开销(当时购买一块上海牌手表,大约需要一百二十元人民币,对于大多数子女多、收入低的普通家庭来说,这或许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她必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最初并不同意,他殷切希望我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即便生活条件允许,待到结婚的时候再买也不迟。他还一再强调,不求进取、一味贪图物质享受的人肯定没有大出息,将来更不会有好日子过。三姐则坚决支持母亲的想法,而且,她还毫不犹豫地当即拿出了自从参加工作以来,陆续积存下的全部零花钱。毫无疑问,三姐慷慨解囊相助,不但大大减轻了母亲在经济上的压力,也坚定了为我购买手表的想法。
    最终,在母亲和三姐的积极筹措下,一块明晃晃的上海牌手表,还是如愿以偿地闪耀在我的手腕上。然而,我从满足中所得到的惊喜却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每每想到年迈多病的父母终将为自己掠夺性的索取而节衣缩食,三姐也不得不大幅缩减购买某些物品的预算,甚至还会影响到她对未来婚姻的必要储备时,我的内心中总是充满了深深的自责,此前那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恰好反转过来,对亲人的愧疚犹如“飓风飞卷千重浪”,而得到的惊喜却似“微风轻抚池中水”了。
    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始终都是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为此,我曾经不无自豪地向身边的战友们吹嘘过,为了回报父亲母亲天高地厚的养育之恩,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自己把日积月累节省下来的津贴费,共计二十五元分两次寄给父亲母亲,以示自己是一个遵守孝道、善事父母的好孩子。尤其是在不久前,当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再次抱病为自己连夜缝补棉衣时,自己亦曾为之感激涕零,还暗自发誓,定要回报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但是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准确理解了“遵守孝道”、“善事父母”的含义了呢?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私欲或虚荣,轻易就把父亲母亲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的质量置之于度外,此前曾经瞬间产生过的反躬自省和回报父母的誓言显得有多苍白,又有多脆弱啊!而这种行为又算什么?自立之年不能在父母的膝前尽孝,本该利用这次探亲的机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而,自己非但没能做到,反而向他们进行无情地索取,难道这不是有悖孝道,甚至是一种罪恶的行径吗?带着这些一时难以平复的自责,我在各种复杂情感的纠结中如期返回了连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1 20:40 , Processed in 1.248003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