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知青故事】陈幼民:受苦人的三宝(下)

2019-12-21 15:32|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242| 评论: 0|原作者: 屹梁梁

摘要: 谢谢老朋友赏帖,欢迎常来! 陈幼民:受苦人的三宝(下)请点击 破旧的棉袄,在外人眼里,只代表着贫穷,可对于受苦人来说,这东西体贴实用,不管你用它背负沉重的柴草,用扁担磨损它的肩头,或者把它和泥土滚在一起 ...
IMG_20191217_154403.jpg

IMG_20190822_085514.jpg



1576567813369.jpg


[attach]886688[/attach]




IMG_20191217_153444.jpg


1576568468338.jpg


1576568171615.jpg


IMG_20191217_153759.jpg


破旧的棉袄,在外人眼里,只代表着贫穷,可对于受苦人来说,这东西体贴实用,不管你用它背负沉重的柴草,用扁担磨损它的肩头,或者把它和泥土滚在一起,它都会忠实地为你服务,贴住你的身,保护你的温暖。尽管它的样子是苦涩的,还散发着汗味,可在寒风中,它就是受苦人最好的伙伴。

这三样东西,是陕北一个时代面貌的浓缩,到如今,恐怕很难见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就连受苦人这个名称,也不大被人提起。但它们并没有消失,老镢依然在挥舞,只不过开垦的是自家承包的土地。破棉袄还在穿着,里面可能添了件毛衣。你若和老乡聊天,他也许会从怀里掏出过滤嘴的烟卷让你。在外人看来,这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但它们毕竟在曾经的岁月里与我们朝夕相伴,也许是出于“敝帚自珍”的心理,在我的记忆中,它们始终占有一定的位置。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年,提起这些不单是怀旧,社会的发展变化也需要些参照物,让人明白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IMG_20191217_153813.jpg


1576568612419.jpg


IMG_20191217_153846.jpg


直到太阳把地皮晒干,人也活动开了,脊背上冒了汗,才把棉袄脱掉,扔在地头。我们知青还有件衬衣,老乡们多数是光膀子。捂了一冬,此时便见白花花的一片,敢情人家劳动人民生来也是细皮嫩肉的,不比城里人差,待晒过些时日,才能慢慢变成古铜色。棉袄先在地边上闲着,到了歇晌的时候,便又派上用场。找个向阳暖和的地方,把棉袄摊在地上,人往上一躺,半铺半盖,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好生解乏,到下午起身,浑身又充满了力气。所以,直到天气很热的时候,我们进山干活,还是要带上棉袄,只不过没在身上穿着,而是在镢头上挂着。

老乡们告诫说,在山里睡觉,不管天气多热,人一定要躺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千万不能到阴处去,否则,即便是有棉袄的铺盖,还是会受凉的。我的同学王秉坤不信这话,仗着自己身强体壮,在一个酷热的晌午,独自跑到一个阴凉的山洼里去睡,一觉醒来,腰便不能动了,膏药贴了无数,到离开农村时都没好。

我插队的时候陕北穷,受苦人的衣服只分棉衣和单衣两种,没有什么春装和秋装之类。高原寒冷,一年四季,秋冬春三季,人们都离不开棉袄。插队三年,我穿棉袄的时间比穿单衣的时候多,所以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

棉袄对受苦人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大件物品,里儿面儿都得有,费布多,还得絮上棉花,要把全家人的棉袄置办齐了,对于庄户人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基本上是一人一件,没有富余。做棉袄用的是庄户人自产的粗布,用煮青染了,黑里透蓝,里边絮的可是好棉花,也是自家种的。我们住在塬上,缺水,受苦人新棉袄穿上身,就不再拆洗,直穿得被黄土渍到布缝里,变了颜色,领子袖口蹭得油黑,胸前饭嘎巴一片,背后一层层的汗碱印子。好在这粗布的面子厚实禁磨,穿个三五载也不会烂,肘和肩的部位着力最多,容易破损,勤快的婆姨及时给补上,对付着再穿个几年。所以我说是“破棉袄”,因为在村里,新棉袄实在少见。

春秋两季,人们要到山里去干活,天还没亮就得起身。陕北温差大,早晚寒气逼人,上工的人都把棉袄裹得紧紧的。俗话说“七棉八棉,不如腰里一缠”,老乡们都有一条用生羊毛织的腰带,长长的,可以在腰上围个几圈。知青们没有,便扎上从北京带来的帆布武装带,显得不伦不类。大家都是缩着头,揣着手,紧抱着胸,像逃难的,黑乎乎的一群在山路上走。到了地里,天才蒙蒙亮,露水把人的鞋都湿了,冷气依然不散,手冻得连镢把都握不住,勉强挥着,只听得浑身关节咯咯作响,那棉袄也重得铁板似的。

IMG_20191217_153918.jpg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16 17:41 , Processed in 0.164010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