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孤山胜境(二)(高书德)

2020-6-19 17:07|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158| 评论: 0|原作者: 高书德

摘要: 孤山胜境(二)高书德 西泠印社 每当我走进西泠印社,总会有一种神圣和虔敬之感,仿佛走进了金石印学的历史长廊。西泠印社,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因结社于孤山西泠桥畔,故而得名。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占 ...
孤山胜境(二)
高书德

西泠印社
      每当我走进西泠印社,总会有一种神圣和虔敬之感,仿佛走进了金石印学的历史长廊。
  西泠印社,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因结社于孤山西泠桥畔,故而得名。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占湖山之胜,揽金石之华,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篆刻研究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收藏历代碑刻、贴石、墓志等250余件,特别是陈列于三老石室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柏堂、凉堂、华严经塔、还朴精庐等建筑;石塔、经幢、石刻造像等古迹;吴昌硕、赵朴初、启功等卓然大家的石刻作品,成为西泠印社的传世珍宝。
  游览西泠印社,如沐金石之风,似浴印学之韵,由衷地感叹中华金石印学的博大与精深……

放鹤亭
      放鹤亭位于孤山北麓,建于元代,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亭内悬挂“放鹤亭”匾额,为康熙帝御题,亭外湖水碧波,梅花掩映,为西湖赏梅胜地。
      林逋(967-1028),号和靖,钱塘(杭州)人。隐居孤山20余年,不仕不娶,以赋诗作画、栽梅饲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著名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至今无人超越。亭中《舞鹤赋》刻石,为南北朝鲍照所作,清康熙帝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作品所书。以吟咏仙鹤飞舞姿态和优雅形象,比喻君子超凡脱俗的隐逸风节和淡然情怀。
      踱步放鹤亭中,犹如置身于梅绽鹤嗥、月朗风清的气象里,看到一位温文尔雅的隐士,临水耕读的身影……

林社
      林社,又称林启纪念馆,座落在孤山放鹤亭东侧,一尊林启塑像面湖而坐。
  林启(1839-1900),福建侯官(闽侯)人,光绪二十二年(1895)调任杭州知府。他发展农桑,兴办教育,摒弃官场陋规,倡导务实之风。他所创办的求是书院、养正书塾、蚕学馆,开创了杭州近代教育先河,培养出邵飘萍陈独秀许寿裳等杰出人才,成为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林启十分仰慕隐居孤山的林,在孤山广种梅树,纪念林逋。1900年林启病逝,葬于孤山。
      林社中一幅楹联,“树谷一年,树木十年,树人百年,两浙无两;处士千古,少尉千古, 太守千古,孤山不孤”,表达了杭州人民对林启的敬仰和怀念。

秋瑾墓
      在孤山西泠桥畔,有一个近代著名民主革命秋瑾墓。秋瑾全身汉白玉塑像矗立在墓座上端,头梳发髻,唐装散裙,左手掐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墓座正面嵌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巾帼英雄”。
  秋瑾(1875-1907),自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1905年,结识孙中山、黄兴,参加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浙江分会负责人。1906年,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倡导民主革命。回绍兴后,秘密组织光复军和皖浙武装起义。1907年7月13日,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年仅32岁。她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绝笔,成为激励后人的千古绝唱。
      漫步在孤山湖边,秋瑾墓让西湖风光染上了一层凝重和悲壮的色彩,似乎不再是一座孤山、一片湖水,而是一幅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让人遐思,让人难忘。

苏曼殊墓遗址
      苏曼殊墓遗址在孤山西湖岸边,几次到西湖未成见到墓园,今日得见,甚觉惊喜。
  苏曼殊(1884-1918),法号曼殊,广东中山人,近代著名文学家、诗僧、南社著名作家。苏曼殊擅长诗画,精通英、日、德、法及梵文。早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革命活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暗杀宋教仁,他发表了《反袁宣言》,抨击袁世凯窃国罪行。他性格独特、时僧时俗,曾与太虚、弘一法师齐名,被国学大师南怀瑾称为“民国僧史上的畸人1918年,集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才、情、胆识于一身的苏曼殊,在上海病逝,时35岁。柳亚子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传世。
      苏曼殊的逝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惋惜和感慨……

白苏二公祠
      白苏二公祠,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为纪念白居易和苏东坡治理杭州、疏浚西湖的功绩而建。
  白居易(772-84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苏东坡(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品。展厅悬挂的“英爽颉颃”楣额,寓意白、苏学识比肩,厅内的史料和图版展示着白、苏的功绩,而一个红色的“廉”字,彰显着二公勤政爱民、为官清廉的德行。
      参观白苏二公祠,能够让你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底蕴与厚重,领悟到杭城百姓对白居易和苏东坡的爱戴与怀念。

孤山“鸡毛信”
  在西湖孤山的后山坡上,有一组掩映在绿荫中的牧羊雕塑,放羊娃头戴军帽、手握羊鞭,机警地望向前方。这组雕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真实地再现了抗日小英雄海娃智送“鸡毛信”的情景。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龙门村年仅12岁的儿童团长海娃,接到一封鬼子进山抢粮的鸡毛信。信上粘着三根鸡毛,代表这是一封非常紧急的信。送信路上,海娃被敌人拉去带路,他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终于将鸡毛信送到八路军手中。八路军根据鸡毛信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活捉了鬼子猫眼司令。根据这一故事改编的电影《鸡毛信》,成为新中国影视经典。
  山坡下绿茵茵的草坪上,幸福的孩子们在快乐地玩耍着……



IMG_20200513_135518 - 副本.jpg
IMG_20180117_112421 - 副本.jpg
IMG_20180117_113805 - 副本.jpg
IMG_20171010_132424 - 副本.jpg
IMG_20180117_105258 - 副本.jpg
IMG_20180117_120249 - 副本.jpg
IMG_20180618_125801 - 副本.jpg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6 11:56 , Processed in 0.153009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