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延安插队 作者 李新一

2021-11-4 16:29|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870| 评论: 0|原作者: 雷午寨主

摘要: 延安插队李新一 再有两个月,就进入2022年了。从2012年元月退休,转眼十年过去了,有句话叫“十年磨一剑”。我从退休后用十年时间坚持做一件事,就是想把当年去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的名字搞清楚,弄准确。 《一》 ...
延安插队
李新一

    再有两个月,就进入2022年了。从2012年元月退休,转眼十年过去了,有句话叫“十年磨一剑”。我从退休后用十年时间坚持做一件事,就是想把当年去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的名字搞清楚,弄准确。

《一》
    插队时,好好挣工分,从不串队,只知道本村的知青。退休后给自己找事干,开始弄马甸中学的同学名录,到中学查档案,抄老三届同学的名单,慢慢弄清我校去延安插队240人,后来和人大附中的聂新元一起编“云岩河的歌”一书,搞清了云岩公社知青共有403人,又配合宜川县政协杨建春搞“北京知青在宜川”一书时,慢慢收集整理全县知青名单,并在各县整理出来的名单基础上,一点点收集,一天天积累。
    我是68届初中毕业生,上中学读书时间不足一年,马甸中学于1963年建校,与附近的123中比都在其后,和北京那么多好中学、好学生比,非常自卑,有时想,好学校的同学都是做大事的,我们这些三流中学的学生能做点小事就不错了。
   在单位工作几十年,和周围同事比远不及别人聪明,能力一般,只知道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不会走捷径,上层关系一般,和群众关系较好,细想起来,胆子不大,工作平稳。和会考试的人比,很费劲的考上大专,1995年才等到一次函授本科的学习机会,经过三次考试才过英语关,评上高级职称。
    老伴总说我“你在延安插队一年半,退休十年搞名录,你到底还有完没完?”可我总认为,一个人有幸来到这个世界,有幸活到六七十岁,有幸赶上做一件技术含量不高,想做谁都能做的事,能为社会,为知青,为自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人活一辈子,为父母养老送终,把儿孙抚养成人,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能为后人留点什么,是自己的愿望,是一种追求。
    搞插队名录这件事,50年前是头脑中曾经闪过的一个念头;也能出一本书,是自己多少年前曾有过的一种向往;退休后有时间了,只要坚持,只要不懈的努力,从搞一个学校的名录开始,到弄清本公社的,再做宜川县的,再做延安地区的,先易后难,关键就是坚持,不问应得,只做应该。只问自己,这件事该不该做?只要该做,就坚持去做,用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电话一个一个打,打任何一个陌生电话,都有可能被拒绝被讥讽,每次都提心吊胆,想做又怕碰壁,先说服自己,多打一个,就多一份希望,就离目标近一点。
    十年的坚持,十年的努力,二万六千五百多北京知青的名字是靠每个知青的提供,一个村一个村收集了解,一个队一个队逐步落实,一点一点的反复核对,当初通话热情的知青,几年后再联系时,有的去世了,有的脑梗了。这些知青都是在这十年中一个个的去认识,一次次与其交流。特别想在这近1300个生产大队中,每个队能找到一个知情人,经过十年现能找到近一半的热心人士。把十年来通过交流、阅读对自己印象较深的事说说。
《二》
    据说文革期间有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对北京知青来说,66届多数去东北兵团,67届有些去山西插队。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伟大号召,上山下乡成大势所趋,在这股洪流中,因延安是革命圣地,67届多是被分配的,68届在一些学校是主动报名的,有写血书的,有被迫前往的,我接触到的还是自愿去的多。从1969年元月7日开始,从北京站两天发一趟知青专列,在这些知青中,有迁了户口人没去的,有没迁户口,在农村呆上半年的。有哥哥带着小学生的弟弟到农村后再接着读书的;有中技校夫妻带着孩子一起插队的;有母亲不放心陪孩子一块儿去的;有姐姐带着弟妹四人同行的。有当火车开到铜川站后坚决不下车的;有到了农村土窑前坚持不进去,哭半天的。所带行李中,有带自行车的、有自带钢琴的;有到公社后行李被拿错,只好靠发补助买被褥的。有知青到队后即返回,在北京被学校办六个月学习班后再回延安的。有人只在村里呆了一天,就跟工宣队返京的……
    去延安插队北京各类学校共有241所,按学校划分去的人数最多的是(茶淀)北京市清河中学339人;其中去二百人以上的学校有四中、11中,91中、34中、35中、26中、80中、30中、49中、女10中、清华附中、清华园中学、呼家楼中学、马甸中学、外交部街中学等;去百人以上的学校有77所。各县分配的北京知青按多少排序,最多的是延安县5500多人;其次是宜川县3200多人;富县2800人;黄陵县2400多人;延长县2400人左右;宜君县2230多人;洛川县2220多人;安塞县1940多人;延川县1440多人;黄龙县960人左右;甘泉县660人左右;志丹县560人左右;子长县12人;吴起县11人。插队知青超过四百人的公社有,延安县冯庄、梁村;延长县黑家堡、安沟;安塞县沿河湾;宜川县党湾、云岩;宜君县偏桥。
    我所在的云岩公社,马甸中学66届金振生到农村仅18天,在挖窑时被砸身亡;一次雷击使三个在山上避雨的女知青伤亡两人;一位女知青插队一年后,被公安机关按抓捕“五一六”分子带回北京监狱关了五年零四个月;插队期间因各类灾害、意外、窑塌等使英年早逝的知青不止两位数,有因招工体检不合格,一时想不开上吊的。有因上纲上线被定罪为政治问题,被判被关的知青战友。
    插队后曾有幸被推荐或经努力通过高考进入各大学的知青名单中延安大学58人,延安师范103人,陕西师范56人,西安交大37人,西北大学40人,西北工大24人,西北农学院23人,西安外语24人,西冶20人,西安医学院21人,西安其它学校60人,陕西省内院校45人。北京大学48人,清华大学60人,北外29人,二外23人,钢铁学院17人,北师大68人,首师大68人,邮电学院18人,首医大37人,化工学院117人,北京其它院校102人,全国其它院校232人。
    各县当过兵的延安县120人,延长县39人,延川县112人,安塞县37人,富县49人,洛川县49人,宜川县178人,黄龙县44人,黄陵县66人,宜君县28人。

《三》
   悠悠岁月,人过七十,在延安插过队的知青朋友,每人境遇不同,情况各异,但因有共同的插队经历,不论分隔多远,只要说起来,聊一聊都会有心里距离的缩短,有着同甘共苦的感受。正因为经过艰苦的磨练,这批延安插队知青,走出的名人多,做出的成绩显著。在搞知青名录的问询中,很多人都会问一句,搞知青名录有什么用?这几年在编委会的工作中,周秀华同志专门负责“寻人启事”,已受理帮助寻找260人次,其中找到落实了107人,对每个当事人来说都是帮他们了却了一桩晚年的心愿。有个曾入伍过的知青,为证明插队历史,拿着这本名录说服了有关单位办事人员。在天坛知青角,常常会碰到知青家属,来寻找名字,一位知青家属对我说“她老伴已过世多年,看到书中有其爱人的名字,感到很欣慰,表示一定让健在的婆婆看看,书中还有他儿子的名字。”
    在历史的长河中,知青的名字就像大海中的一个浪花。对个人来说,我们都属于共和国的同龄人,都是各个岗位的普通劳动者,都是爱岗敬业的一代人,都过着小老百姓平凡的日子,有人一辈子轰轰烈烈,有人几十年朴素无华,但我们的奋斗,我们在延安插队的经历,都彰显着那代人的精神,在哪个年代,我们都是听党的话,奉献自己,为国分忧。每个知青的名字汇集成一个集体,一份档案,一份真实的记录,对个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有这份真实的记录和没有绝不一样,几十年后更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年代,但真实的历史,会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一笔财富,它有多大,有多重要,任后人评说吧!我们能做的是留下真实,我们代表的精神希望流传。有人问“搞名录有什么好处,能长工资吗?”客观说,我们今天每个人的生活,比10年,20年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创造,财富会越来越多,已经早逝的知青看不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能活到90岁的人,比只活80岁的人肯定可以分到更多的蛋糕,前提是你身体如何,心态怎样?能不能享受到20年后的社会平均水平,活着就是硬道理,活着就能看到将来的美好,就能享受今天还享受不到的东西。
    名录是由一个个名字组成的,名字对不对要靠当事人的求证,人的认识是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十年坚持做一件事,十年的努力,一点点进步,一天天积累,每个名字都看了多少遍,重复的,近似的,可能的,推理的,一个人说的,几个人说的,不一致的,反反复复,改来改去,越改离准确越近,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搞名字,后来搞第一去向,通过一个厂,一个单位的人再核对不同大队的人,不仅到大队,还坚持到小队,后来又分性别,划分男女,划分学校,只有分的越细,问题才能暴露越多,疑点越多,解决后才能越准确,干的就是麻烦事,做到很多都是“无用功”,只有自找麻烦,举一反三,每天坚持,广泛听取意见,在崎岖小路上攀登才有希望达到顶点。
    多年来每月坚持到天坛知青角。“知青在延安名录”的旗帜,每次都吸引着无数知青拍照留影,延安就是一面旗帜,在延安插过队和没有插过队的人看到“延安”两个字,都会升起对革命圣地的向往,这是一种宣传,也是一份力量,一种正能量,我们好好珍惜,我们努力为其添彩。
                                   李新一
                                    2021年10月


    新一把文章发给我,托我发到网上。
    十年,一个人坚持了十年,就为了搞清当年下乡的“名录”真是不简单、不容易。
    北京当年大批下乡的地方,东北算是最多的,然后山西、陕西、内蒙、吉林,还有就是云南,云南北京去了八千多人,市安置办公室统计的是8385人,估计不会错,但就这八千多人收集、统计了十多年还是差了很多。可见统计知青名录有多困难。
    每次到知青角都见到李新一在人群中,不停地询问着大家,关于延安知青的情况,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着这本“名录”真是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和努力。
    向李新一致以崇高的敬礼!!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6 04:50 , Processed in 0.133008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