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1#
发表于 2016-8-2 22: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2 08:07
关于“那个年代那些事”(三、四)
父母受难太可怜,
小伙情洒戈壁滩,

我的这篇拙文龙行版主不仅认真阅了,而且写了恰如其分、热情洋溢的八首诗进行介绍和点评。我由衷感佩版主的无私奉献和热心服务网友的精神。诚心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2#
发表于 2016-8-8 2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8 10:10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22

路在脚下(十)

所谓的“阶级斗争”不知伤害了多少好人。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3#
发表于 2016-8-8 20: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8 10:10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22

路在脚下(十)

我去过同里,那里比苏州还美。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4#
发表于 2016-8-8 2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4 19:46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16

路在脚下(四)

那个年代,生活困难还算小事;怕的是说错话,上纲上线,一辈子可就完了。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5#
发表于 2016-8-8 2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4 19:46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16

路在脚下(四)

那个年代,生活困难还算小事;怕的是说错话,上纲上线,一辈子可就完了。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6#
发表于 2016-8-19 2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17 22:08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34

没有走完的长征路(五)

实实在在倾诉农村苦乐生活。两首诗也写得好,刻画了知青生活场景和无奈的人生经历。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7#
发表于 2016-8-19 21: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17 22:08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34

没有走完的长征路(五)

难忘的乡情,难忘的缘分。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8#
发表于 2016-8-19 21: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16 22:01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33

没有走完的长征路(四)

王绍华同学下乡到龙凤大队,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普通农民一直干到区人大副主任,足见我校同学的高尚情操和敬业精神。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39#
发表于 2016-8-24 21: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23 11:17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40

附录抚顺一高中历史沿革

当时的抚顺一高中各项工作包括教学质量,在辽宁省是名列前茅的,可惜在文革中寿终正寝了。我们怀念这所学校,更怀念尊尊教导过我们的领导和老师。可以说,18届学子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在各条战线人才辈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包括我们老三届850名同学,虽然备受磨难,仍然无愧人生,为国家繁荣、振兴和稳定贡献了青春和热血!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40#
发表于 2016-8-28 21: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43

后记
由抚顺一高中老三届知青们编撰的长篇回忆文集《砺炼华年》终于结稿了。该文集由田文昌同学倡议发起,自2014年8月15日编辑小组发出《征文启事》以来,共有七十七位同学寄来了长达五十七万字的一百二十七篇文章,大家的热情和关注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舞。
由于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已年近古稀,许多同学平时疏于联系。编辑小组的吴长厚、张庆先、秦世家等同学通过在各班设联络员建立骨干队伍,再由联络员通知到所有能通知的人。吴长厚更是拖着患病的身体,不辞辛劳地组稿、审稿,张庆先千方百计地发动同学,他们通过小规模会谈和在关键时间点上开动员会等方式让这次征文活动深入人心,进而使同学们奔走相告,纷纷打开尘封的记忆,书写高中时代美好的校园生活、在农村蹉跎岁月里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以及“文革”中那些刻骨铭心有血有泪的遭遇。同学们的稿件陆续寄到丁宝志的邮箱,他花了大量时间审阅、整理、编排,完成了工作量最大的全书的第一次编辑。田文昌在百忙中抽时间联系出版社,回抚开动员会,做出书的全面部署;李丽娟因在北京,担起了联络员的工作,负责与其他编委沟通和与出版社对接,后期负责送审前的稿件编排和出版社初审后的返回修改,她克服时间紧和家务负担重的困难,认真完成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书雏型最终得以完成,为出版社的最终审定稿件和出版工作打下基础。没有广大同学的热情支持和参与,没有编辑小组全体成员的辛苦付出,就不会有这本书稿的形成。不仅如此,在书稿形成之际,秦世家、张庆先、吴长厚同学即着手策划规模宏大的新书出版发布会,成立筹备小组, 詹恒志、叶连春、吴东林、王胜昌同学积极支持并参与了筹备工作。这次发布会,将成为抚顺一高中校友的盛大聚会!
细读同学们的文章,我们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时而忆起风华正茂的高中时代;时而被带回艰苦的农村岁月;时而又闪现出回城后就业、升学、结婚等人生关口的艰难跋涉……但是,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我们曾是一群极富激情而志存高远的人。我们曾是一群舍生忘死而忧国忧民的人。”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是注定不会服输的。
今天,当我们回忆和反思的时候,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那些蹉跎岁月都给了我们些什么?一代知青与中国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最近距离的接触和熔接,在世界观、人生观上产生过的作用,以及知青作为一个整体,用泪水、血汗、青春对农村、农民乃至国家付出的贵于生命的代价都是不容置疑的。我甚至认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与我们的知青岁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便是我们回忆知青岁月的意义所在。”(周振环)
“我们这茬人,可以说磨难不少,风波不断。我们在这些面前,为什么选择坚强?在繁重的压力面前,为什么仍有耐力?那是和我们在农村经历的那风雪、那饥寒、那泥泞、那艰难的每一天都有关系的。”(王庭辉)
“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意志,懂得了珍惜:众乡亲一件件体现劳动人民传统美德的事,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这是人生成长最宝贵的财富,会受益终生!正是这段下乡经历,使我们这批‘知青’成为中国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和广阔胸襟的一代!”(张佑相)
同学们说得何等的好啊!在本书洋洋五十多万字的文章中,这样的精彩比比皆是,它用不同人的手笔、从不同的角度如实记载了抚顺一高中老三届的风雨历程,描绘了同学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中不懈努力、永不言败的风采。
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尽管那个时代愧对于我们,但我们没有愧对那个时代,也没有愧对于后代!”
今天,我们虽已年近古稀,但我们仍然可以把内心中那未能如愿的抱负,化作晚年新生活的动力,如耄耋作家王蒙所说:“明天我将衰老,今天仍在歌唱。”


《砺炼华年》编辑小组2015年6月6日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1 05:10 , Processed in 0.213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