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741|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造价业务的始端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8:32: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雾梦 于 2016-1-25 20:22 编辑

                          预算工作的开端
    78年9月,五冶机修厂7.21工人大学举行了毕业典礼。
    我们经过了两年另三个月的艰苦学习,我们终于算是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在7.21工人大学铸造专业毕业了。我们一起进校的五十名学员只有四十八人取得了毕业证,有两名学员中途应实在跟不上学习进度,只得被迫中途退学了。
    从7.21工人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厂部机关的材料科.我原来的老科长已经调离了材料科,迎接我的是新任科长,他原来是二连的高连长(机加车间主任),我和他过去也认识,曾经在工作中也打过多次交道,大家相对都很熟悉。业务也不陌生,很快就融入了材料科的集体。我还是跟着尚老师当徒弟,做材料计划员。因为我原来就做过材料计划,又经过7.21工人大学的深造学习,业务水平肯定比以前有了系统性的显著提高。科里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来说都很满意。
    但是,我长期做材料员,老往外出差,心里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工作太辛苦倒不说,时不时的还要在厂领导和车间领导以及机关科室之间还经常受一些夹板窝曩气,不论哪个车间完不成任务,找原因首先就来千方百计找材料科的麻烦,打我们材料计划员和提料员的板子。总是说什么材料供应不及时,是影响任务的重要原因。在厂里机关召开生产会议,几乎没有一次材料计划员和提料员不挨板子,不受批评。也难怪,在那个时期,中国的物资供应奇缺,相当多的缺口物资都受到国家严格的计划控制,别说是没有钱,就是有钱你也买不到东西。即使在市面上有你所需要的东西,但你如果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项目批文,还是拿不到货,同样影响车间的生产,照样受批评。工作的难度相当大。我从内心深处早已萌生了想改行的想法 。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里,爸爸突然和我谈起一件事“我看你搞材料工作实在太累了,想不想改行呢?有人在向我打听你,希望你去搞预算,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干?”我当时就觉得眼睛一亮,张口就问爸爸:“什么是预算?”爸爸想了一下回答说:“你叫我说什么是预算,我用一两句话还真说不大明白。大概是,比方说盖一所房子需要多少钱和各种材料需要多少,在开工以前要总得要有人事先要算个帐,编制建设项目计划等等之类的事。反正是别人要我问你,问你愿不愿意干,不管你是否愿意干,你表示个态,我好给别人回话。”我干材料员这几年中经常老在外面出差。可以这么说,我是出差都出怕了。想到这里,我问爸爸:“干预算的是不是也像材料员一样经常老出差?”爸爸回答:“根据我观察的情况看来,也出差,好像不是老出差。”我就跟爸爸说:“你替我回复那个人,只要不是老出差,我就愿意搞预算。”爸爸说:“那就这么算是说定了,我明天上午就给人家回话。”
    我继续做材料员,每天工作东奔西跑,忙忙碌碌地又过了多少天,我也实在是记不清了。78年10月下旬。机修厂劳动工资科来人拿着一纸调令单来通知我,要我马上赶到人民北路五冶总公司机关大楼的计划处报到。我立刻就明白:这是我的预算工作已经完全落实了。也就高高兴兴地向机修厂材料科的高科长交代了一下我的工作,做了简单的告别。告别了我的尚师傅,告别了科里的全体同事。一个人骑上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到人民北路,到三楼的五冶机关大楼计划处报到了。
    当时五冶计划处还没有成立预算科,只有两个人的编审预算,对外称为编制组。我到编制组报到的时候,这两个人中还有一个人在外地出差,牟实钧老师给我一把办公室的房门钥匙。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办事回来,用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我的办公室里有好几个人在开会,其中一个精干的人站起来问我:“同志,你找谁?有什么事情?”我走到我的办公桌前对他说:“我谁也不找,我就是这间办公室的人。”那个身体精干的人立刻在头脑里反映过来,马上用手指着我对办公室里所有的人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组新来的小石,大家以后工作多支持。我叫郑洪礼,我们算认识了,以后就要长期在一起工作了。”
    我做预算工作的经历就从这里开始了。
石建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53#
发表于 2016-2-3 08:42:50 | 只看该作者
众多工作记得清,
成功失败忆分明,
丰富经验真不易,
精湛技艺第一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52:28 | 只看该作者
                           转入五冶六公司
    2003年7月初,我离开峨眉水泥厂工程项目部撤回成都到了家里,休息几天以后,原来想马上到五冶以外的单位去找工作。但又想到马上就要到退休年龄。还差几年就退休了,如果就这样提前离开干了一辈子的五冶公司。以后办理退休的时候,完全有可能会遇上不少各种想像不到的麻烦事,还不如再在五冶公司内部找一个别人无法找到我的小公司,悄没声息地再混几年,干到55岁。争取尽快办好提前离岗,体面地离开五冶。基本思想策略确定以后,我先后两次找过五冶干部处的吴守礼处长,这个狗东西真不是个玩意儿,过去他没有当处长的时候,我们大家还算是处得相当不错的朋友,现在他当了干部处长以后,架子就端起来了。我头一次找过他,他还说他要好好考虑一下,要我几天以后再去找他。几天以后我再去找他,他干脆就给我拉长脸了:“按照建设公司的现行规定:凡是从项目部回来的人员,不论任何人一律都不得重新安排工作。你自己去找接受单位,在你找到接收单位以后,我们可以协助你办理调动手续。如果在一个月之后没有找到接收单位,你只能拿70%基本工资。在半年以后还找不到接收单位,你就算自动离职。”当时心里顿时无名火起,如果不是他头几天说要考虑一下,我根本就不可能第二次再去找他。这时候我立刻站起来,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大踏步地离开了干部处处长的门。
    离开了五冶机关大楼。我就从人民北路坐公共汽车到双林路五冶大厦。在大楼底下等电梯的时候,遇见了我在成钢项目部做三期工程结算时就认识的老熟人陈松平。他现在五冶六公司当经营科长,他得知我目前还没有安排工作,就立刻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去。当我出现在十六楼的五冶六公司,看见了我在成钢现场工作时认识的很多熟人,五冶六公司的总经理韩峰就是在成钢现场认识的。大家都是熟人,就无话不谈,很快就切入主题,谈起了我目前工作还没有落实。总经理韩峰爽快地答复我:“你不要到处走了,就留在我这里。但是我的科长以上职位已经排满了,你看怎么办?”我应声答道:“我这辈子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做官,就在你这里当个老兵就行了。”总经理韩峰马上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和吴守礼处长通了电话,告诉他:“石建华就留在六公司了。下午我派人去你们干部处办理具体的调动手续。”
    我开始在六公司工作,一点也不感觉到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熟人和朋友都很多,办起事情来比较顺手。最重要的关键问题是我与世无争,只在这里当一个老兵,也从不与任何人争高论下,不得罪任何人,当然大家也就很好相处。到了2003年国庆节以后,公司派我到地处北郊的大丰镇四川银河配件有限公司建设工地,配合项目部到甲方催办工程结算。一直到2004年11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程结算和审计工作终于告一段落。结算金额为1522万元。预定的经营目标基本完成。
    在这一年里先后参加在隆昌污水处理厂工程和四川省军区干部住宅楼的投标活动中,编制投标清单报价,投标竞争中一举中标。2005年1月以后,按照六公司的工作安排,我被派到成都火车南站附近的南星花园工程项目部。主要做现场施工产值报表和施工图预算管理。直到2006年5月。该工程项目部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现场的办公室等临时设施已经全部拆除,我们又撤回到了双林路十六楼的五冶六公司办公。
    在六公司工作的这个阶段期间,说良心话,平心而论,从工作环境上讲,应该说都还算是不错的,就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经常不能按月准时发工资,经常发生连续三个月拿不到工资的情况。这的确直接影响了我的工作情绪和正常的生活。眼看就要到退休的年龄,应该拿的工资老是不能兑现,心里的确很窝火。仅仅靠这1280元/月工资吃饭的人来说,就是拿到这点儿工资也不敢花,谁知道下个月的工资又在什么猴年马月才能发呢?为了供我的女儿上大学,缴学费的事情就使我已经发愁得不得了,女儿上大学这几年,就把我近十来年的积蓄全部消耗得一干二净了。好就好在我的妻子几十年来勤俭节约,多多少少还积累了一些底子,我们全家的生活再紧张,但在五冶基层单位里其他职工相比,总算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没有发展到向别人借债的地步,否则就更困难了。工作上的很多烦心事和家里生活日趋紧张的经济困境交织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地抱怨和抵触情绪,假如不是六公司内外偶尔有人找我,要我利用休息时间帮着他们编几个小预算,一份预算也就给个三百、五百的零花钱,恐怕我们家的日子早就过不起走了。有人曾经在当时给我算过一笔帐,在上班是1280元/月。如果当时退休,也就是1180元/月。既然退休与不退休,每个月只相差100元。我真还不如早点退了。这一切一切不顺心的烦恼事,就如同那永远理不伸抖的乱麻交炽在一起,就更加促使我下定了要退休的决心。从2005年开始,我不失时机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三番五次向五冶六公司总经理韩峰再三提出退休申请,甚至不惜要求领导撤销我的干部编制,以工人的身份退休。在我的多次强烈要求下。经过领导再三研究,终于同意我的年龄刚满55周岁的时候。就安排专人给我以特繁工种的工人身份退休办理了退休手续。从2006年4月1日开始。我已经正式拿到退休证,开始享受社保拿退休工资了。
    2006年6月以后。就这样,我正式退休离开了五冶六公司,离开了我工作了37年半的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在满头布满银丝的岁月里步入了退休职工的行列,我在知青时代日夜所盼望的,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敲钟吃饭,盖章拿钱的生活终于就这样结束了。
    2006年6月以后我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第五冶金建设公司退休以后,接受了一家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四川希望华西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邀请,在那里继续从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建筑企业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小车不倒只管推。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50:13 | 只看该作者
                                        峨水工程项目部的一次会场争论
    在开展工作以后,我提出根据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对照施工图纸,核对工程量找出差距,确定经营部的今后工作重点方向。得到了经营部的谭周曲部长的支持。我和老谭开始把所有的图纸进行核对,重新计算工程量。按照投标文件中确定的材料价格重新计算,编制施工图预算。从2001年10月到2002年4月底,经营部的谭周曲部长征求我的同意,把在一公司四处的谢丙江也调到我们经营部来,三个老预算人员忙了好几个月,总算是忙出一个头绪来。原来投标太匆忙,图纸上的工程量与投标书的工程量有很大的缺口。开始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曾经多次给项目执行经理提出过,但是他总是不以为然,总觉得好像是我们故弄玄虚。到后来在项目部现场工程部和我们经营部都拿出经过计算的大量数据和标书的工程量,给他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促使他下决心组织项目部有关部门和总承包方和业主单位提出协商解决,我们多次向总承包方单位和业主单位以及监理单位提出协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各方艰苦努力,通过设计修改,现场签证等多种方式,以确认标外工程量签定补充合同的方式。使该建设项目工程量的量差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2001年11月第一次向业主单位完成当月施工产值报表。项目执行经理为了单一地多找业主单位要工程款,就强迫以下命令的方式要我多报量。君命难违啊!实在没有办法。我也就按他们的要求把产值表报出去了。
    到了2002年2月,刚过完春节。建设公司副经理挂帅担任项目经理的那个人带着总会计师及财务处的一帮人,一到项目部马上就开会。会上刚开始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表扬话语,马上就开始批评人了。他们首先拿我们经营部开刀,大声喝问道:“你们经营部从开工到现在都干了些什么?” 经营部的谭周曲部长看了看我,不敢直接回答,我赶紧小声地给他打气:“你怕个啥,反正是要挨骂。说假话要挨骂,说真话也要挨骂,那到还不如说真话。最起码说真话不用费脑筋去编,也不考虑为了迎合谁的需要,实话实说不是很简单吗?” 谭周曲部长硬着头皮跟我低声说了一句:“看来挨打板子是肯定的,也就顾不到那么多了。”我当时又回应了他一句。“挨骂、挨打板子不是还有我在陪着你嘛。”于是他点了点头,很坦然地站起来说:“我们名义上号称是经营部,实际上只有两个五十多岁老头子,还有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高中毕业生。这个学生是谁,领导都知道,我这里就免谈了。我们经营部根据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对照施工图纸,经过了初步核对,已经发现图纸上的工程量与投标书的工程量存在很大的缺口。”
    话刚说到这儿,建设公司副经理挂帅担任项目经理的那个人脸上就挂不住了。他严厉地说:“谁要你们对照图纸复核清单的工作量的?你们的任务就是单一地执行合同和清单,照本宣科地报量就行了。”我当时站起来针锋相对地说:“根据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对照施工图纸,核对工程量的建议是我提的。而且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很多子项上,投标书清单的数量与现场实际完成量以及施工图纸的工程量相比较,都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实际工程量与投标工程量之间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本。既然出现了问题,总得想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决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地报量,不承认矛盾并不等于矛盾就不存在,回避矛盾也绝不是解决矛盾的好方法。是矛盾就必须要得到妥善地解决。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从甲方那里实在拿不回来,最起码我们自己也应当知道要将来吃多大的亏,可以在事先采取措施严加控制以达到减少损失的效果。”
    建设公司副经理挂帅担任项目经理的那个人更生气了。他恼怒地大声咆哮道:“你马上把资料翻出来,我要看看到底有什么问题。”我马上回到办公室,老谭也跟着我回办公室,我们从文件柜子里把已经装订好的计算底稿都端到会议室,满满当当地堆放在会议室的小长条桌子上。我大声补了一句话:“有问题就必须要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回避矛盾并不等于这问题不存在。” 那个人翻了翻我们的计算底稿,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我们只看见他抽动着上下嘴唇,结果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我身后的付国伟从一开始就在小声地劝我不要再和那个人争论了。但是那个人却在这时候突然对着付国伟发难。“你先别说人家老石的事了,你就说说你自己。从项目开工到现在,你都做了些什么,先把你的材料帐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付国伟站起来,倒是真心想要回答他的话,但是他是一个小个子,从凳子上站起来的时候,那个人却总感觉到付国伟是从凳子上跳起来和他说话,立刻从心里感觉到别人是对自己有着非常强烈的不满,所以当付国伟拿出材料帐给他看,他连翻都不愿意翻一下,就立刻对着付国伟大声地嚷道:“你什么都不要说了。我马上给你们材料处打电话,要你们处长马上来处理你的问题。”整个会场已经被那个人给搅成了一锅粥。
    到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项目的投标活动是他一手组织的。我们提出根据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对照施工图纸,核对工程量的工作的实施。无意中正好捅到了他所最担心的问题。他对这个问题肯定是很敏感的。怪不得那个人对我们的工作安排如此大动肝火。
    不过他到底是当建设公司副经理的,很快就能从正面理解到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的一片苦心。散会以后,马上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组织项目部有关部门,积极与总承包方和业主单位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协商,预定的总体目标在大体上基本得以实现。实际工程量与投标工程量之间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已经通过标外工程签证以及签定补充合同的方式,促使投标工程量的大多数遗留问题得到了相应解决。
    但是他们的工作方针和决策的基本策略以及管理方式上,总认为我不是他们一公司的人,不是他们的亲信,不可能和他们一条心,在具体工作中已经表现出严重地不信任。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事,应该是由我们办的事情,偏偏就要交给他们的人去办,由于他们派出去的人又的确不懂专业,在外界与业主和监理、总承包方接洽业务的过程中,无论事情对错与否都不能做主,为了不耽误事,他们派的经办人经常背着领导悄悄地到宿舍来找我请教如何办。经常弄得我很坐蜡,和他们说吧,我说的完全有可能与项目部领导说的不一致,经办人员肯定是左右为难,不跟他们说吧,事情肯定要办砸,吃亏的还是单位。将来经办人员的日子更不好办。长期以往如此下去,大家的关系就只能保持貌合神离。
    2003年5月。当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建设公司副经理挂帅担任项目经理的那个人,他在这时候倒是把我想起来了。指名点姓地要我和项目执行经理,由他带队到北京附近的唐山去洽商关于贵州水城水泥厂的施工任务。当时他之所以点名要我跟他去,也就是因为我熟悉电脑,又能使用定额软件。同时也熟悉水泥生产工艺的施工要求,只要基本原则确定以后,我就能很快出计算结果。
    在唐山的几天里,我们都住在宾馆里。由于这几天我们每天吃住都在一起,少不了要说几句心里话,那个人倒是跟我说了几句大实话:“说老实话,我是最不希望要老兵的。就是因为那些老兵什么都明白,什么也不怕,也不那么听话,在通常情况下我根本就虎不了那些老兵。在某些情况下还不得不起用那些老兵。所以,我就希望你们这些老兵,在公开的场所还是要给我留一点面子。我好歹也还算是建设公司的副经理,总得要点儿尊严嘛。”
    时间总算熬到了2003年6月底。现场所有工程已经通过验收合格。项目部的绝大部分人员都要撤出现场向其他工地转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在此时体面地脱离了峨眉水泥厂工程项目部,回到了家里再做下一步打算。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47:03 | 只看该作者
                      进入峨眉水泥工程项目部
    2001年9月,五冶承接了峨眉水泥厂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任务。我看到文件上说是建设公司副经理挂帅担任项目经理。建设公司总经理给那个五冶建设公司副经理打电话,推荐我到这个峨眉水泥厂工程项目部,我也就没有再推辞。当时那个五冶建设公司副经理也亲自找我谈过话,当时与其说是谈话,倒不如说是问话,一共只有这么下列几句。
    问:“你做过预算吗?做了多少时间?”
    答:“我一直是做预算的,从1978年开始做到现在。没有中途改过行。”
    问:“你会使用电脑吗,会到什么程度?”
    答:“我会使用电脑,没有在电脑上有过发明创造,但作为办公应该问题不大,使用电脑办公的能力还是具备的。”
    问:“会用电脑作统计报表吗?”
    答:“我在现场项目上都用电脑做施工产值统计报表。”
    结论更简单,好了,就是你了。过几天就到峨眉九里峨眉水泥厂工程项目部上班。
    当我到了峨眉水泥厂工程项目部,看到了付国伟,他曾经是五冶材料处仓运科的科长,现在是该项目物资部的部长,还有李成用,过去是五冶工会的科长,现在是该项目质安部的部长,我到了项目部以后,他们开始给我发了一个红牌牌,上面写着预算员,我接过来瞄了一眼,就顺手就扔到办公室门外的垃圾桶。该项目经营部的谭周曲部长马上就把这件事报告了项目执行经理,说老石把职务牌给甩到垃圾桶里去了。项目执行经理说:“为了便于工作,那就重新给老石换个牌牌。”不大一会儿工夫就又拿来一个,上面写着经营部副部长。
    由于这个项目部是建设公司副经理挂帅担任项目经理,他过去一直是一公司的经理,他所选定的项目执行经理也是从五冶一公司来的,当然这个项目部主要工作人员都来自五冶一公司,不论从上面各部的部长还是到下面的工长,基本上都是一公司的人。像我和付国伟、李成用等所担负的工作都是他们一公司的人实在干不下来,才要我们来做的事。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体系。当时我感到非常后悔到这个项目部来。就三番五次向项目执行经理提出想离开,但当时的经营部的谭周曲部长和我过去曾经在一起合作过,他深知我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再三表示:坚决不同意放我走。付国伟、李成用等我们过去都曾经在一起合作过。也是多年的业务朋友,大家都非常合得来。他们都劝我,在一起好好地再好好地合作一次。实在碍不过大家的情面,项目执行经理也知道,我是通过建设公司总经理推荐到这个项目部的,也不敢贸然要赶我走。他们也不会对我怎么样,我也就很勉强留在峨眉水泥厂工程项目部开始工作了。
    在2001年10月到2003年6月,峨眉水泥厂工程项目部经常是隔三差五地出现不能按时发工资的情况。到发工资的时候,就是没有钱发,也不愿意向大家把话说明,不论谁去问都得不到任何一句正面回答,项目执行经理连照面都不愿意打,话都没有一句。我想他们一定是不缺钱的。但我们就不同了。靠工资吃饭的,到时间拿不到工资,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套了。一个月不足1300块钱的工资,经常是两三个月发不出一次工资。叫我们如何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困难。特别是在这个时期,我的女儿正在读高中,每到学校开学,我就为她的学费发愁。有一次,项目部又是连续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正巧女儿上高中要交学费,万般无奈,只得以替单位办事请备用金的名义从项目部财务借了1000元钱,经过项目部领导批准在以后发工资的时候抵扣冲帐。
    呆在这样的项目部还有什么实际的存在意义和可取之处呢?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44:47 | 只看该作者
                          进入成龙路工程项目部
    1998年11月。五冶承接了成都市五路一桥的总体建设项目,从二环路口到外环路的成龙路工程。从二环路口的龙舟路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三圣乡和红沙村,总长度有8.7公里,扣除其中桥梁等所占的长度以后,一级路面长度将近7公里。成钢厂三期技改工程竣工结算虽然已经完成,但工程款还没有完全收回。经过建设公司领导决定。把成钢项目部剩下的三个半人成建制地转入成龙路,并以成钢项目部剩下的三个半人为基础,按照修建道路的要求组建近二十个人的成龙路工程项目部。
    我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市政道路和排水工程,特别是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记得我第一次跟随郭经理到业主单位锦江区交通局去洽谈工作。交通局的朱总工程师就明确告诉我,你们将来在工程现场与所有外界联系的一切文件(包括各类报表等文档函件)必须是经过微机,用电脑打出来,手写的函件及文字资料一律都不受理。这对我就是一个新课题。过去,在机关处室里虽说也有电脑,一般都是那些年轻人来操作,从我做预算工作28多年从来就没有摸过。话又说回来,工程刚开始的时候,在成龙路工程项目部会使用电脑的人也没有几个。郭经理回到现场工程项目部办公室马上就安排人去买电脑。同时又在机关借了一个打字员。在机械化公司要来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据说他学过电脑。
    电脑买回来摆在办公室安装好了。从机关请来的打字员却只会打字,不会用电脑,项目刚开始,需要打的文件相当多,各种技术参数和符号她根本看不懂,需要打字的工作量太大,打字员感到无法适应项目部的快节奏工作与环境,干脆走人,不辞而别,啥也不说就是不干了。便悄悄地离开了项目部。
    机械化公司来那个大学生说:“学校里电脑的机型和项目部现买的电脑机型不一样,需要摸索一下。”于是这个电脑成了项目部的第一个攻关项目。
    我的大量表格数据都必须使用电脑。但我的确对电脑一窍不通。郭经理就安排了那个大学生,要他跟着我,我的表格用手画完,填上数据以后,叫那个大学生用电脑打出来,需要改的还是经过我手工改完以后,再叫他用电脑改。一次两次那个大学生都还能高高兴兴地给你改,三次四次地改,人家就有些不高兴了。如果再改个七次八次,你就找不到人了。而且他最后形成的表格总和我的要求不那么一致。看起来总不是那么顺眼。,没办法,我只好自己亲自动手了。
    我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上机先熟悉这台电脑的各个部位和用途,知道如何开机关机,如何输入文字和修改文字。如何使用电脑打字。然后开始在电脑上设置我所需要的表格,在电子表格上填写数据和文字。
    记得我第一次使用电脑做施工计划安排的时候。锦江区交通局和总承包单位及监理部门要我下午1点钟以前把当月施工计划安排送过去,当时项目部办公室的人除了我和郭经理以外,所有的人都出去了。我用手画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我的施工计划草稿。在电脑上足足用了三个小时,就是没有弄出来。郭经理也急了,在我办公室门口看了好几次,无不担心地连连说道:“你到底会不会电脑啊?”我焦急地回答:“我哪儿会呀,我跟你好几年了,你见我啥时候用过电脑啊?” 郭经理不言语了,回到办公室继续打他的电话。
    又过了半个小时,外面总算是回来人了。我马上把那个大学生喊到电脑室来,要他立刻打出来。他一边打字,我就在旁边看他是怎么具体操作的。他打完以后,我再校对一下,与我的文稿数据完全一致。就急切地吩咐他:“OK、立刻打印,午饭后你马上发出去。”
    市政道路和排水工程我过去只是在书本上看过,实际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了解甚少。而我们承建的成龙路工程的确给我扎扎实实地上了一课。这还得感谢与我们五冶成龙路工程项目部合作的总承包方金宏公司的张工。这位张工当时年龄已经超过71岁了,他从事市政道路和排水工程造价已经40多年了。当然他并非是出自本意,要来特意给我们上课,但毕竟我们是合作单位,我们的数据拿不出来或者是数据拿的不准,就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数据。所以他只得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清他的具体要求和计算口径和方法。力求使我们的计算思路要跟上他的节奏。这无形中对五冶成龙路工程项目部所属每一个工区的工程造价和计量、计划、材料管理、质量检验、内业软件等各项业务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我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年来,成龙路工程由于频繁不断的受到建设资金中断、设计变更、任务调整、当地拆迁等方面的问题,进展时快时慢,有时侯甚至会被迫全线停工。但毕竟是把该完成的施工任务大体上完工了。地下的排水管网全部形成,路基和路面工程已经全部形成,只剩下少量的路缘石以及人行道砖安装尚待完成。正在此时此刻,2001年7月我离开了五冶成龙路工程项目部。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的建设公司总经理曾经准备在天津在接洽一个施工任务,打算把我派到天津项目上去,但后来天津项目没有接下来,项目施工的任务被业主因故取消了,既然我已经离开了成龙路工程项目部,就不便再回成龙路项目部。五冶建设公司总部机关本身当时也在精简人员,我当时只好在家休息。
我从196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到2001年7月,工作一直处在紧张忙碌的状态,一旦停下来,整天在家休息,什么事情也没有,反到是不习惯了,一天到晚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内心里感到无限的空虚和强烈的失落感。
    在这个时间段里,到是有两个建设单位要我帮他们审核工程结算。好像还算是有点事情可以混日子,但毕竟是脱离了自己的团队,我深深地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和孤独。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42:09 | 只看该作者
                         回收工程款的时光
    过去,人家说:“借钱的是大爷。收帐的是三孙子”“杨白牢好过,黄世人难当”我是没有体会。这一回在成钢,我是有了深刻的体会。
    成钢厂三期技改工程竣工结算已经完成,债权债务已经非常清楚,以后就剩下一件事,回收工程款了。要说么,人家成钢厂也不赖帐,就是没有钱给你。不过,到人家的办公室,一进门首先就得看人家脸色,如果对方脸色不好看,我们根本就不能提要对方归还工程款的事情。只能是对方在心情好的时候我们才能从侧面旁敲侧击地提一下,对方能给多少算多少,能给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从1998年4月开始,成钢厂一直没有钱付我们工程款,就以建筑钢材的实物来抵工程款,当时在条件好点的时候,每个月给我们拨千把吨建筑钢材,按1000吨算,顶360万元,如果遇上不好的时候每个月只能给200吨,只能顶72万元。从开工到结算完成。6000多万元的工程款,扣除甲方供应的1300万元材料款。应付给五冶4700万元,只付了3000万元,还有1700万元。虽然每个月都能给钢材实物顶一点工程欠款。也不知道成钢厂到什么时候才能全部还清我们1700万元的债务。在那个时候,由于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建筑钢材那段时间一直销路不好,就是拿到了钢材,要把钢材变成现金,每吨钢材要赔1000多元,钢材抵债越多越赔得凶。为此我曾经请示过总公司的总会计师,他说:“你如果不要不是更没有钱吗?虽然说每吨钢材跳楼变现要亏,但是他们一直没有钱给,将来的银行利息也比你这亏的还要多。不如他能给一点钢材就算一点,能顶多少算多少。”一直到了1998年10月,成钢厂用建筑钢材抵还工程款还欠五冶1400万元。
    现在成钢项目部就剩下三个半人了。郭经理,加上司机,还有我。那半个就是会计。当我从成钢厂要到钢材,会计就从五冶机关来成钢办财务手续。我在这段时间的业务就是每天到成钢厂的业务部门等着要钢材。到机动能源处催要我们已经完成结算的工程款。反正也不能嫌少,能给一点就算一点。成天跟叫花子差不多。出去一天或多或少地能有点收获就可以了。
    从成钢项目部开办到如今,建设公司除了借给我们两万元做开办费以外,就一直没有给我们项目部拨过一分钱。而且就连这两万元的开办费,也是在第二年公司财务处就给扣回去了。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项目部所有的人员,工资总得要发吧,住招待所的钱总得要给人家吧,每天吃饭都总得给现钱吧,每天办公的水电费和低值易耗品总得要花现钱,假如我们当初自己项目不搞一点创收项目,打下那么一些经济基础。手上有那么几个本钱,那么我们那段时期就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干工程难。向别人要帐催收工程款的日子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40:44 | 只看该作者
                                      晋升高级经济师
    1996年4月份的某一天,我从成钢现场回公司办事。在机关大楼里得到一条信息,五冶总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又要评定技术职称了。这一次的年限定在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十年以上,可以参加高级经济师的评定。 具体的硬杠条件有下面几条:
    1、从事经济工作20年以上,本专业工作时间18年以上。
    2、在省级及部级单位杂志上发表过两篇以上的经济论文。
    3、参加主持过两个3000万元以上工程竣工结算,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
    按照上述条件,我自己又私下对照上述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
    第一条,我从1978年开始做预算工作(当然预算肯定属于经济类),到1996年按年头算有十八年了,如果加上我在五冶机修厂材料科当计划员(材料计划员也应当算是经济类)的三年。合计将近二十一年了。如果上面强行按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八年以上的这个硬杠杆来卡,时间年限可以够了。如果按从事经济类专业计算,我的年限就更不成问题。
    第二条,论文要两篇已经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的,这个数量绝对不成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文章还多着呢。
    1、《建筑业百元产值工资含量的探讨》一文在冶金管理协会西南西北分会开87年年会上进行过交流;
    2、《一般建筑工程造价的快速估算》的论文在1993年第四期《四川工程造价信息》上正式全文公开发表,远在兰州地区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设计概预算技术中心站主编《工程经济信息》杂志1993年第四期转载了我的这篇题目为:《建筑工程快速估算的基本方法》的论文。
    3、《工程指挥部转换机制势在必行—从五冶成钢工程指挥部引起的思索》在《五冶科技》1992年第二期发表。
    4、《实行单位工程核算制的建议》在《四川工程造价信息》1993年第十期和《五冶科技》1994年第十二至十三期上发表。
    5、《浅谈施工企业目标成本预测》在《四川冶金经济》1994年第二期上发表。
    6、《浅谈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1994年第一期《四川工程造价信息》和《五冶科技》1995年总第14期上发表,参加了《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1994年年会》进行论文及经验交流,此文后来在1997年第一期出版的《中国当代建筑论坛》(基建优化编辑部第三编辑室主编)(第三部分第一章建筑市场与投资)中全文公开发表。
    7、《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几点思考》在《四川冶金经济》1994年第三期上发表。
第三条.独立完成投资两个在3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工程的竣工结算。我在我的努力协调和管理下,1992年春节前318高炉二期工程结算已经完成
    结算金额3896万元。1996年8月318高炉三期工程已经竣工,转入全面结算阶段。业主核定的施工产值已经超过4000万元以上。工程正在进行当中。
    回到我们五冶成钢工程项目部的办公室以后,我把我的论文等所有资料进行了整理。按照建设公司职称评定的规定程序交上去。五冶建设公司的总经济师郑洪礼曾经专门找我个别谈话。要我做好两手准备。说是如果说评不上也不要闹情绪。我带着一种开玩笑的口吻回答:“这件事应当由你们这些当领导的考虑,我管不到这一段。”
    1996年8月。五冶建设公司下达了聘任具备高级经济师资格人员的文件。我在名单中是第一个。据总经济师郑洪礼后来对我说:“石头,你的条件在当时评定的时候,考评委员会的呼声很高,主要还是年限问题。还是那句老话,你的资格比他们的都早,如果你都通不过,别人就更通不过。因为在你们这批人员中从事经济工作的年限没有任何人能超过你。看来你年龄上比他们要小一点,但资格比他们都老。你所发表的论文不论从数量,还是在质量上,也没有人能超过你,参加主持过两个3000万元以上工程竣工结算,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你是沾了成钢项目的光,成钢厂二期、三期技改工程都被你赶上了。从结算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情况来看都应当是效果不错的。所以这次评定的人员中你是第一个被通过。”
    我从1978年10月开始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开始到1996年8月。整整走过了十八年啊。从一个初中毕业生到具有大专毕业文化程度的高级经济师。我经历过了如此漫长的岁月磨难,的确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37:40 | 只看该作者
                       成钢工程项目部与甲方的工程结算
    1997年1月以后,整个成钢三期技改工程基本建设实体告一段落,应当全面进入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甲方技改处由于更换了新的处长,原来的处长们有的已经退休了,还有的给调去搞审计,新调来的处长对三期技改工程的全过程不甚了解,又害怕担责任,对于我们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结算,在主导思想上就把批复的进度有意识地放慢了。从项目开工到1997年3月。成钢三期技改工程预算我们已经编制完毕送到技改处,但是甲方技改处预算科的审核人员按说不算少了,恐怕是在分工组织上存在一些问题。从三期技改工程开工到1997年2月。只批复了不到30%。等到了1997年10月份为止,技改处预算科批复预算的总量仍然不到50%。
    到了1998年春节后的一天,我偶尔到成钢厂的厂长办公室去办事。因为我在成钢厂的施工现场工作了快10年,和厂里的主要领导都已经很熟悉了,当办完事情起身要走的时候,我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带着一种仿佛很随意的口吻向厂长说了这么一句话:“厂长,我想找你借一件东西。”厂长马上回答:“就凭你我之间的关系,我们之间的东西不存在借,你要用就随便你拿就是了。”我笑着说:“你的实物我一样也不拿,只想借用你一下的虎威。”
    “什么意思?我还没有弄明白。”厂长不解地向我发问。我继续笑着说:“三期技改工程我们已经交付你们一年多了,你们的基建投资转固定资产的工作开展如何了?” 厂长无不焦虑地说:“结算时间拖得太长了,你们五冶的结算办得怎么样了?”我说:“我本来想抽时间单独向你汇报这件事。今天既然你已经把话都提到这儿了,就简单向你汇报两句。从开工到如今,我们的结算资料早在8个月以前就报齐了,整个结算报审金额为6397万元。技改处预算科预算审核的时间拖的太久了。只批复完总量不到70%。还有30%的工程量不要说是审核,恐怕连图都还没有看过呢。”
    厂长一听,马上就火了:“这太不象话了,我马上就撤了他。”我当时接上了厂长这句话:“先不忙撤他,人都是你的人,你要撤他随时都可以撤,他是跑不脱的。不过我倒是想建议,你现在还是不慌撤了他。不如给他施加点压力,要他戴罪立功,给他一个以观后效。”厂长马上抓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拨号完毕就和技改处预算科的科长通了电话:“今天是2月20号。我要你在5月中旬以前,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都必须保证把五冶报送来的所有结算全部处理完毕。有什么困难你可以讲,需要我解决的就尽快提出来。如果你在5月中旬仍然处理不完,那么5月20号以后你就可以不用再来上班了。”我看着这把火已经点到位了,便匆匆告辞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当天下午,技改处预算科的科长给我打电话,要约我好好地谈谈。我已经知道了厂长对他发火的事,他肯定是有些吃不住消了。见面以后,这位科长跟我开诚布公地谈了很长时间,话说了很多,中心意思就是希望我,作为他的老朋友,在关键时刻一定要帮帮他的忙,支持一下他的工作,统筹安排一下,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务必紧密配合他审核预算,要我们五冶有关各工程处的预算人员随时配合他完成审核,要保持电话畅通,要做到随叫随到。一定按照厂长的要求在5月19日以前全部审核完毕。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马上通过电话,向五冶各有关部门工程处和工程公司取得了联系,把技改处预算科的具体审核时间计划转告给他们。要他们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立即全面进入状态,完成结算审核的资料准备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甲供材料核对,所有三期技改工程的甲供材料费计算额为1332万元。我和成钢结算甲供材料的结算总金额完全一致,尾数上只差2.50元。结算核对出来的结果双方都非常满意。
    又经过两个多月的工程计算审核,成都钢铁厂三期工程甲方供货的货款核对和所有项目单位工程的竣工结算工作,在我的努力协调和管理下,建设单位终于在我们的工程结算书上签字盖章,项目部的全部预定工作顺利地圆满结束。
                    成都钢铁厂三期工程结算                               主要预算情况如下表:                          (金额单位:万元)
建设项目单位工程        预算送审份数        送审金额        审定金额         核减金额
土建预算                            325          2265.95         2137.39            128.56
电气安装预算                 92         1122.94         1007.13            115.81
给排水安装预算                 72           615.25           569.68              45.57
钢结构制安预算                119         1506.73          1441.84              64.89
耐火材料砌筑预算                  8           709.59            685.59                24
保温材料                             4            177.29             162.65                14.64
合计                           620           6397.75            6004.28              393.47
     1997年成都钢铁厂三期工程结束以后,我们除了等待收成钢厂里拨付工程款以外.又在成都钢铁厂机动能源处接受了一些零星钢结构和耐火材料砌筑工程,经过反复核对,在1998年10月底以前竣工结算已经全部完成,工程实体已经在1998年8月底以前交付使用。
主要预算情况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建设项目单位工程  预算送审份数        送审金额(万元)        审定金额(万元)        核减金额(万元)
100M3高炉检修        3        136.75                                 125.81        10.94
氧气管道及混铁炉        3        240.56                                 220.56        20
其他项目                   1            23                                      23       
合计                   7        400.31                                 369.37        30.94
     1998年5月下旬。五冶建设公司的总经济师郑洪礼来成钢三期工程结算进行最后谈判的时候,成钢厂的胡国民厂长为了在五冶建设公司领导面前表扬我们,除了夸奖我们如何忠于职守、如何能干,如何主动配合成钢厂搞好三起技改工程。又高兴地提起五冶成钢工程项目部不仅完成了三期技改工程的全部项目。还主动配合成钢厂机动能源处、转炉分厂、高炉分厂等完成了100M3高炉等多项工程项目的检修。完成了大约370万的施工产值。
    不过,他这一席表扬,倒把我们全部都给弄穿帮了。因为这部分施工产值,我从来还没有向五冶建设公司总部上报过。此刻我看到总经济师郑洪礼用眼睛盯着我,他非常严肃地责问道:“石头,有这个事吗?”
正在此时,我们项目部的郭经理在旁边很爽快地接上了话:“这个事情嘛,千真万确,的确是有的。那是我故意不让石头报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上级公司领导要我们在成钢还要坚持到多久,我们总得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论是谁家,总都得要居家过日子啊。要居家过日子,哪家不都得要花钱啊。”这句话倒把参加会的全体成员都逗笑了。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5:25:13 | 只看该作者
                两个党支部紧密配合
                为全面完成三期技改工程
    1995年我们项目部完成了成钢厂三期技改项目的第一阶段--50000M3煤气输送系统,1996年8月完成了第二阶段—318高炉系统工程。到了1996年11月至1997年1月。到了第三阶段—ROKOP连铸系统工程进入全面竣工的关键时刻。我们五冶成钢工程项目部的党支部和成都钢铁厂技改处党支部联合召开支部大会。在会上发出了决战80天的战斗号召,向现场职工和所有的管理干部发出联合倡议书。要求现场所有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急任务之所急,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甲方和乙方搞好分工与协作,互相支援,相互及时沟通情况。
    联合倡议书是由技改处党支部的副书记和我共同起草的。稿件完成以后,用打字机打印完毕以后,就贴满了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另外还有一些鼓动标语也贴在现场的显眼部位。成都钢铁厂的厂长在现场发现了贴在墙上的联合倡议书,立即要他们厂里的电视台马上到现场实地采访。并用厂部的名义向全厂所有与成钢厂三期技改项目有关的所有部门和生产单位发出通知。要尽全力支持三期技改工程。特别要紧密配合五冶在ROKOP连铸施工现场的施工。确保成钢厂三期技改项目顺利完成。五冶电视台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五冶成钢工程项目部的党支部和成都钢铁厂技改处党支部共同发出联合倡议书的消息,也赶到ROKOP连铸施工现场进行了现场新闻实地采访报导。
    经过80天的艰苦努力ROKOP连铸三机三流项目终于顺利连续浇铸成功,顺利投产。标志着我们五冶成钢工程项目部预定的主合同所规定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主要的工程处正在陆续撤出施工现场。现场只有少量的零星收尾工程,很快就要全面进入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从1993年9月到1997年1月底,整个成钢三期技改工程实体基本建设告一段落。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06:20 , Processed in 0.265016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