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大乌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四节气”申遗与“梅表姐”和时节的约会(连载)

[复制链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1#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6:48:51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一个好友在QQ给我留言:“节气又要来了。”看着那个呲牙咧嘴的表情,我会心的笑了。(差点就想说,皇帝不急太监急啥啊?)“19号。我知道,还没有去想怎么写。”我不露声色的回复了她,心里却泛起些许溫暖。是啊,一个从不关心节气的朋友提醒我注意节气的时间点,这说明了甚么?是我写的节气文章引起她对节气的兴趣?还是看我写的节气文章成了她的习惯?呵呵,至少她是在关注和支持我吧?不管怎么说,我都会坚持下去,为她,为愿意看我文章的人,也为我自己。
一夜入冬。
2月8日冷空气侵袭广州开始,冷了那么久,前两天总算等到了回暖的春天,气溫上升到21℃多,街上甚至看到穿短袖的人了。可从昨天下午起,呼呼的北风刮得行人直打颤,气溫骤然下降10℃,再次让我经历了从春季跌入冬季的“冷酷”。天下着雨,细细的,密密的,窗外的世界笼罩着一层薄煙,这雨蒙蒙的景色正巧应了“雨水”的节气。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时,气溫回升,东风解冻,冰雪皆解而为水,继而化为雨,故为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是属木的,木需要水才能生长,今天这春雨,就是被木召唤而来的。就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的那样:“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中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獭即水獭,又名水狗,以鱼为主食之水生动物。“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它们喜欢将鱼摆在岸边,看上去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鸿雁,是知时之鸟,我们通常称大雁。天热时归于塞北,寒冷时南下江南,居住在沙漠。雨水节气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小雨晨光内, 初来叶上闻。”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便纷纷萌起发芽了,春天来了。
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代表雨水节气的花信三候是: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说起来都是我熟悉的花名,却只可以清晰的认识菜花是甚么模样的。虽然它具体长多少瓣我不知道,但从小到大,菜花见得太多了,绝对不会弱智的搞错。好像它都是在三四月开花吧?但也有不安时守季的呢。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去腾冲旅遊,大冬天的看到漫山遍野盛开的菜花,真是意外极了!我兴奋地钻入菜花丛中拍照留念,那金黄色的菜花绽放枝头,散发出淡淡幽香,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灿烂。陶醉中的我似乎还嗅到混着青草的泥土气息,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惬意,“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煙和雨,惯引蜂忙。”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2#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6:49:16 | 只看该作者

杏花是甚麽样的?好像和桃花差不多?李花和梨花又怎麽区分?想起来真是一头雾水。趁着写节气的文章,我探索学习了一下。原来杏花的外形和桃花梅花都有点相似,梅花桃花与杏花都无花柄,通俗的说,就是直接长树枝上。桃花颜色是粉红色的,花比较大,杏花也是粉红色的,但比桃花浅,花朵也比桃花小。桃花开时枝端已有叶芽或嫩叶,杏花开败了就发芽。杏花大多成簇状开放,一簇簇挤在一起的,开花时无叶,花瓣大多单数5瓣,花蕊比较长。一说到杏花 我会想起那句“白草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想起故乡,想起早春二月的西湖,也会想起那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时此刻,湖边那纤纤杨柳该抽出新枝,长出嫩芽了吧?春雨中的杏花若是开了,该是何等的娇小溫柔,妩媚动人……
李花是白色的,开花的时候每根树枝上开满花,感觉像一串一串的,花较小。宋代诗人汪珠写过一首《李花》描述了它:“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风。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梨花也是白色的,与李花相比,花蕊整齐集中,花瓣有韧性,开的花要比李花大。桃花和李花开花的时间差不多,在三月上中旬,梨花则是在桃花开败之后才盛开,那时已经是春分时节了。写到梨花我忍不住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哦,对了,我怎麽忘了诗人当时并非真的是在写梨花,而是写树枝的雪挂?)稍微动脑筋分析一下,梨花洁白如雪肯定是不像桃花,那像梨花的李花和桃花自然是容易区分啦。
雨还在下,我的手指浸在寒冷的“雨水”里,变得有点僵硬,思绪却灵活的飘出窗外。我仿佛来到春天的花园,看到春姑娘在对我微笑,蝴蝶在翩翩起舞。我化作小鸟飞在空中,那流散的云朵变幻着神奇的五彩,春风吹着我回到了故乡。那菜花、杏花、李花、还有桃花,樱花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着它们的芳香。要不了多久,便会看到“深红浅紫从爭发,雪白鹅黄也斗开。”的情景,那黄的像金,粉的像霞,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的花儿爭相吐艳,春意盎然…… 雨水是湿润的,也是诗意的。“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它是草长莺飞的节气,也是万木苏醒的节气,更是播种丰收希望的节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个靜靜的书房,喝着一杯来自家乡的龙井茶,我突然觉 得听雨写花是一件十分安逸愉悦的事情,难得的清闲,难得的优雅,任窗外春雨潇潇……
我喜欢古诗词,有时不经意的就在文章中引用了古诗词。因为它简练又繁盛,寥寥几十个字,胜过我絮絮叨叨几千字。我极少写诗,因为诗词格律的平仄和字音限定了我思维的流动,压制了我让笔随心,心随风的性格,当然最重要的是我没有模仿古人的底气,所以我永远是怀着敬畏崇拜的心情欣赏古诗词,就像现今的年轻人追捧歌星一 样,不一定自己去做歌星,但就是喜欢看,喜欢听,喜欢哼,还希望别人也和我一样的喜欢。
那么,就附上两首和雨水节气有关的古诗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3#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6:49:48 | 只看该作者


    (待续 6/7)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1398

帖子

33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9
QQ
84#
发表于 2017-7-6 21:37: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有价值的知识。好文,慢慢消化。
wyh1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5#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0:55:14 | 只看该作者
不了翁 发表于 2017-7-6 21:37
学习了很有价值的知识。好文,慢慢消化。

谢谢朋友的关注。祝好!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6#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0:55:36 | 只看该作者


因夏日外出避暑一月左右,故此帖暂停,请关注的网友谅解。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7#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9:35:39 | 只看该作者


             《惊蛰》· 健民杭州知青)
   天下之间,阴阳对演。震雷启蛰,观其会通。
  天道在上,千里传声。雨微卉新,抬头青龙。
   九九以毕,地络气暖。眠虫苏醒,蛰出泥中。
   蒙鼓以革,丁壮在野。膏泽犁动,春播不松。
   观天推时,察候易变。居安思危,自若从容。
   节气律定,生长有规。知道达理,好风相从。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8#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9:36:22 | 只看该作者

连续几日漫天的阴云,窗外的雾越来越浓,稍远一点的景物都看不见了。有专家在报纸上说这是雾,不是霾。阿弥陀佛,真是万幸!雨细粉霏霏地飘着,屋外的世界到处是湿漉漉的,那远处朦朦胧胧的山峦,阳台上的花花草草都被雨给打湿了,空气中都能拧出水来。就算把所有窗户都关的严严实实,那水珠都能钻过缝隙挂在你家玻璃上。书架上的书好像有点泛潮了,若是掩映在书卷里的词句与故事都能被 雨水浸得滋润起来该多好。
有时候,平淡琐碎的日子也会叫人心神不宁。疲累之时,烦忧之时,不如停下来,走入文字中休息。除夕那天行花街买了好些书,一直没有时间看,眼下总算有了短暂的空闲,习惯了一杯龙井茶伴着我,轻轻地翻开书本,吸着书中散发出来的淡淡墨香,幽幽地享受着“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的诗情画意,让自己沉迷在“春眠不觉晓”的感觉里。此时此刻,一本书,一帘梦,便是极好的精神安抚了。
看着,看着,我的思绪突然停留在“惊蛰”二字上了。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台历告诉我今年的惊蛰是3月6日,那就是明天啊!应允要写的文章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无心码字,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看来必须集中脑力去寻找惊蛰遗下的岁月痕迹,开始酝酿我的文章了……
无意中瞄了一眼电脑屏幕,四行诗句走进我的视线:“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呵呵,搜狗壁纸为“惊蛰”选择的配图古诗与我敲定的节气文章标题不谋而合。这是一首田园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笔下。惊蛰是万物苏醒的时节,也是春耕忙碌的时节。从古到今,每个朝代的人们都会在春天邂逅诗中的意境。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据有关资料介绍,“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 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天气回暖,和风细雨迎来了草木花卉的新生,那些被冬季闲置的土地不再宁靜,勤劳的农夫开始耕作了。一声惊雷,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了,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了。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并且取石灰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了。久而久之,这种风俗还渐渐演变成不顺心的人用“打小人”来替代驱赶霉运的习惯。
“打小人”的风俗习惯在广东和香港颇为流行。(除了惊蛰,大年初一还有“穿新鞋踩小人”的风俗习惯呢。)在我看来,“打小人”是一个很有趣的场景,通常是女人担任这个工作的。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粤语定抖,打你个小人 头,打到你食亲嘢都呕”……这些咒语自然都是用粤语说的,若不懂粤语,恐怕会一知半解。现在让我用普通话来念一下这咒语:“打你这小人头,打到你呼吸没法喘。打你这小人头,打到你吃啥都会吐。”哈哈!别看人家骂得挺狠,其实这只是呈口头之勇罢了。据我了解,大部分去打“小人”的市民都是祈求在新一年里没有“小人”来捣乱破坏,顺风顺水,事事如意。有特别针对目标人物的就通过打小人的方法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忿,希望“小人” 知难而退。说到底这只是一种情绪发泄和精神寄托而已。(当然,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起风了,惊蛰的早晨真让人惊喜。绵绵的春雨停了,风吹散了云雾,绿色重新变的清晰。打开窗户,迎着微微的凉风,深深的吸一口气,那新鲜的空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原以为这雨天天下着,广州今年的惊蛰可能会听到春雷,谁知竟然不下雨了。常听人说:“光打雷不下雨”,撇开它的形容词意思不算,这话应该是反应了自然界的一种气象。那麽,没有雨的惊蛰会打雷吗?忽然,怪怪地想起鲁迅 先生那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我不由自主的神游“百草园”了。穿过“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又来到“三味书屋”……嗨!这联得上吗?哪儿跟哪儿啊?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前面的二候简洁明了的告诉我们,惊蛰已是进入桃花红,黄莺啼的时节。奇怪的是第三候描述的鹰怎么就化为鸠了?鹰和鸠,风马牛不相及啊?自然现象中有这样的变化吗?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我试图通过不同的渠道去寻找答案,可看来看去都是一句“燕飞来”的解释。呵呵,这鸠和燕肯定不是一回事好不好?怎么能混为一谈?是我没有想象力?还是度娘太萌?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9#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9:37:05 | 只看该作者

算了,暂且不去研究惊蛰节气第三候了。候至风来,应信花开,“春色酿成花世界”,还是来看看二十四番花信风吧。正所谓风有信,花不误,“花开花落自有时,节气变化风先知。”花与风之间有着自己的约定,每年从一月到五月,共有二十四番风。一番风来,一种花开。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开放,岁岁如此,永不相负。你看这个三候是否比那个三候靠谱?和花信风不期而遇的感觉是否美多了?对了,惊蛰花信风的三候是: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寻得桃源好避寒,桃红又见一年春。”人们习惯把农历二月叫桃月,把春雨喻为桃花雨。桃花树态优美,枝干扶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心目中故乡那“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迷人景色当是春天最美的画卷了。说起来,我发现诗句中只要出现桃花字样的,很多都和春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你看“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都说明了这点。不要以为鸭子是最早知道春天的,从苏轼在这首《惠崇春江晚景》诗中先后排序看来,我认为桃花应该比鸭子更早知道春天才对,古人白敏一首“千朵浓芳绮数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的诗 也证明了桃花绝对是春天的主角。你说呢?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代诗人崔护和桃花树下女子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千百年后,籍着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句,每每见到桃花,那个凝睇含笑,脈脈传情的少女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叫人百转柔肠。唉,桃花虽然鲜艳美丽,“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它代表着美好易逝的爱情,也代表着转眼即逝的青春年华。倘若偶然或不经意间遇到某个心仪的人或者某种美好的事物,自己又有意追求时,一定不要等。错过了,便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落得个“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悔得“水流无限似侬愁。”
二候的棣棠花是怎样的花?以前我从来没有留意过,想象中大概和海棠花差不多吧?临时抱佛脚的查了一下才知道自己太无知了。原来棣棠花为落叶灌木,枝叶翠绿细柔,金花满树,别具风姿,除了供观赏外,它的可贵之处还能入药,有消肿、止痛、止咳、助消化等作用。另外,棣棠花还有两个变种,一种是重瓣棣棠花,一种是白棣棠花。前者花瓣重重长得像个小球,在古代被认为是最有观赏价值的品种,后者白棣棠花就比较罕见,很受世人的推崇,它的花语“高贵”也许就是由此而来的。和桃花匆匆而开匆匆而落不同,棣棠花可以从暮春一直开到初秋。宋朝诗人董嗣杲在他的《棣棠花》中是这样描述它的:“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
三候的蔷薇花呢?这个耳熟能详的花我大概知道一些,但要认真介绍,还得好好学习一番。唐代诗人齐已在《蔷薇》中细致的介绍了此花的特征:“根本似玫瑰,繁美刺外开。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 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蔷薇花也叫白残花,它是一种藤蔓性落叶灌木,枝条蔓延能攀墙而上,或铺地蔓延,自古就是佳花名卉。古人种植蔷薇,常用做篱笆墙的屏障,顾而得名蔷薇。花色有乳白、鹅黄、金黄、粉红、大红、紫黑多种,花朵有大有小,有重瓣、单瓣,但都簇生于梢头,色泽鲜艳,气味芳香,是香色并具的观赏花。枝干成半攀缘状,可依架攀附成各种形态,宜布置于花架、花格、辕门、花墙等处。知道吗?蔷薇花的花语是和美好的爱情连在一起的, 每种颜色的蔷薇花都有不同的花语,红的代表热恋;粉的代表爱的誓言;白的代表纯洁的爱情;黄的代表永恒的微笑……所有的蔷薇花都是代表爱的思念。
    呵呵,花痴了。在这个惊蛰的日子……
瞧瞧,与惊蛰有关联的诗词在“闪电”了。
         《秦楼月.浮云集》 宋·范成大
    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煙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 处,画楼人立。
            《菩萨蛮.春雨》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煙雨湿阑干。杏 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9:37:51 | 只看该作者


                 待续·17/8)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6 02:07 , Processed in 0.20201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