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成语叫“似是而非”,意思人们都知道,说的是对某一事物看上去挺明白,可真要较真,又不甚了了,说不出所以然来。日前,友人陆君便“将”了我一军,他调侃似地问:“你知道今天是初伏吗?它究竟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前一问不言自明;说到后一问,免不了要多絮叨几句。一提“数伏”,上了一些年纪的人都知道,“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它的出处在古代蒙书《幼学故事琼林·岁时》篇里,看来,要真正理解它的确切涵义,还必须懂得一点古代历法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天干地支的知识,常常被用作纪年、纪月、纪日。比方说,1894年的“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等等,这里的“甲午”、“戊戌”、“辛亥”也就是干支纪年的序号。干支纪日法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记录日序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地支相配,从甲子、乙丑……癸亥,六十天为一周,周而复始,永不间断。“三伏”的日期,就是按照这种“干支纪日”来确定的。张守节《史记正义》载:“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为初伏。”可见,“三伏”之说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三伏”期间是一年内最热的几天。 何谓“庚”日?通俗点讲,就是在纪日干支中每逢“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等,由于天干是十个,所以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每年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为“三伏”。但有一点必须清楚,公历一年是365天,闰年366天,它不是十的倍数,这样每年庚日的日期也就不相同了,每年初伏的日期自然不会在同一天里。至于说,为什么中伏至末伏的间隔时间有时是十天,有时是二十天呢?原因是末伏日期定在立秋的第一个庚日,所以与中伏相隔的日数就不固定。也就是说,当夏至日起至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时间为十天;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时间就是二十天,而且今年的中伏就是二十天。掌握了这些规律以后,三伏的时间就好推算了。 三伏天酷暑难耐,道理很简单,夏天太阳出来得很早,落下去时晚,并且挂在天空中显得很高,因为日照时间长,所以就显得非常炎热。晋代穆晓有一首咏三伏诗,生动地描写了“热在三伏”的景象。诗中写道:“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摇扇胛中疼,流汗正滂沱……”如此说来,“隐伏避盛暑”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民间有句俗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溯其根源,也是由来已久的。读过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人都会知道,“数伏”之日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赶上初伏,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能有一个好收成;就是在今天,人们之所以又吃饺子又吃面,除了有随着气温变化而调剂不同饮食的因素外,同样也是对幸福生活的企盼和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