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岁月,励炼华年
我原是辽宁省抚顺市一高中二年三班学生,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历时七年.当时同队的共有11名同学,所住的屯子叫后青堆子,(当地管村庄叫屯子)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现回忆于此,将分段写出,各段独立成章,但不一定按时间上的顺序编排.
(十八)搞外调
国家要从知识青年中招收新兵了,得知这个消息,知青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这可是个天大的喜讯啊!这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在广阔天地里苦练红心的知青们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够条件的都跃跃欲试,踊跃报名,不够条件的只好唉声叹息,埋怨自己命苦。
在那个政治第一的年代,要想参军无疑要先过政审这一关。但是知青们的家都在城里,父母们也都在城里,要搞政审必须要到城里去。于是青堆子公社党委组织了一支队伍专门搞知识青年们的政审和外调。我也被列在搞外调的人员之中。
搞外调一般是两个人一组,这次出去外调的人员基本都是一名五、七战士和一名知识青年组成一组。调用五、七战士是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配一名知青则是因为知青熟悉当地情况,可以少走弯路,这种搭配无疑是即经济又实用的。
和我一组的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五、七战士,个子不高,头上戴一顶前进帽,鼻子上架一副黑边近视眼镜,一看就是那种老于事故,做事沉稳,老谋深算的那种人,我管他叫王老师。我们从公社开好要去单位的介绍信,又从公社财务借支了600元钱,我们每人各带300元,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就踏上了外调之旅。
青堆子火车站属于那种最低档次的火车站,只能停靠慢车,等级仅仅高于乘降所。车站的规模也很小,只有一个四壁雪白的售票处和一个小候车室,站台也只有一个,与青堆子公社机关所在地隔路相望。
这个地方是我们下乡的起点,记得1968年的10月26日那一天,青堆子公社的社员们戴着硕大的毛主席象章,跳着忠字舞,敲锣打鼓赶着马车在这里迎接我们抚顺一高中老三届的全校下乡知青。我们就是在这里下车,我们就是从这里走向了青堆子公社的各个生产队,开始了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漫长之旅。这里是我们人生转折的又一个起点,从那一天开始,我们一高中的每个下乡知青开启了看似相同却又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之旅。
这个地方也是我们迈向新生活第一步的地方。初下乡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下乡前一高中成立 了革委会,由于对立面掌权,我们这一派的骨干没有一个人参加到革委会,我是文革中的积极分子,当了两年红卫兵的我最后竟然连当一个红卫兵的资格都没有了。在学校里他们大搞派性,把一高中的党支部书记马峰五花大绑双手倒剪推上舞台批斗,每天大会小会批判我们这一派的同学,让我们检查,认罪。下乡时我们这一派的同学档案里都有大量的黑材料,我和我们班的团支书高玲是我们班的两个重点人物,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就是因为这些黑材料,我们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汗水和辛苦才得到了贫下中农的信任。不知那些曾经的整人者,如今是否良心发现,对此有过一丝丝的道歉和惭诲。
这个地方,我们是那样的熟悉,车站前的马路,向北通向后青堆子和吴家,向南通向砖台和六屯。我们曾数次在这里上车下车,来往与抚顺和青堆子之间,来往与农村和我们的家之间。每次来,我们都是满载而去,而这次,我们是带着公社的使命而去,将要去完成一件事关很多知青命运的重大任务。
到抚顺去需要在沈阳倒车,转车后再到抚顺。青堆子到沈阳大约需四个半小时,抚顺到沈阳约需近2个小时。今天车上的人不是很多,坐在车上我感慨万千,过去乘车都是大包小裹,肩背手提,累得汗流浃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次这么轻松过。记得有一次我临时有事回家,王进君托我把一面袋青苞米给她带回家去,我本来随身已经带了一百斤大米,本想推托,但想到一个点的同学就求我这么点事都不给办有点不象话,就咬牙答应了。那次回家可把我累坏了。因为是我一个人回家,没有人帮忙,到沈阳倒车时我只好一点点地往前挪,好不容易才来到一站台开往抚顺的火车上。当天晚上,我把苞米送到王进君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
在沈阳站下车以后,我径直领王老师向停在一站台的开往抚顺的车厢走去。一路奔波到抚顺时天已经快黑了。为了节约经费,我和王老师商定:我每天晚上到家里面住,每天一早到旅店来找他,然后一同出发到各个单位去。商议毕,我帮王老师找了一个旅店住下,就动身回家了。
这个家是我们的新家,是有一大一小两个房间的套间,外间还有一间厨房,两家合用一个卫生间。妈妈和两个弟弟看到我回来都非常高兴,围着我问长问短。我望着妈妈受尽煎熬的脸庞,心里一阵疼楚。妈妈明显变老了,才四十几岁的人已经有了白头发,脸上的皱纹明显增多,不过精神还好,妈妈已经开始正常工作,听到这些才使我感到一丝欣慰。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动身来到了旅店,与王老师一起前往外调的单位。这次外调的单位有五、六个,有胜利矿,红卫矿,挖掘机厂,电瓷厂等几个大单位。红卫矿也就是全国著名的西露天矿,毛主席曾在1958年2月13日视察过西露天矿,我们外调途中正巧经过西露天矿,西露天矿其实是一个露天大坑,从坑边望去雾茫茫一片,只隐约可见沿着坑边盘桓而上的铁路,那一座座大型挖掘机从上望下去就象一个个小玩具一样,景色十分壮观。
到每个单位外调,接待人员一看是征兵外调态度都十分热情。档案一拿过来,就显示出了王老师的能力,他能迅速决定要用哪些资料,不用哪些资料,怎么快速整理出我们需要的材料,哪些按原材料抄写,哪些需要提练总结概括。他动嘴我动手,整理完毕还要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核与原材料无误,把我们整理的材料盖上公章,一份外调就算圆满完成。由于有王老师的丰富经验指导,我们的外调很快就结束了。整个外调期间,我除了在家睡觉,连一点活都没有帮妈妈干,心里着实感到愧疚。公务在身没有办法,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妈妈和弟弟,返回了青堆子公社。
我和王老师一同到财务结账,一到财务王老师就直嚷:“坏了坏了,怎么差了100多块钱”,我说:“没差啊,我这一分都不差”。说完,我把自己整理的帐单拿了出来,上面清清楚楚记着我所花的每一笔帐,车票款,吃饭款,坐车款,剩余款笔笔不差,王老师一看不再言语,乖乖地把自己的帐结清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