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日暮孤帆 于 2015-10-6 23:58 编辑
载《渝州文艺季刊》2015年第3期(总第19期)“渝州评论”栏: 《凡尘天歌》,重庆知青的史记 曾义生/文
与共和国同龄的中学退休教师、文革前下乡的老知青贺岩,花费二十年心血,创作出了93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凡尘天歌》三部曲,各部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全书记叙了一群文革前的老知青在大巴山沱江流域乡村劳动、生活、恋爱、卷入文革、受尽磨难,以及返城后投身改革、教书育人,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的史实。作为一部时间跨度达六十年的鸿篇巨制,《凡尘天歌》为读者提供的绝不是单一的知青生活回忆,阅读这部长篇巨著,读者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获得完全不同于以往知青文学的阅读体验:
第一个层面的阅读体验:自然是知青一代人的经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个重庆知青都能在《凡尘天歌》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不管你是老知青还是老三届知青、新三届知青,是到云南支边的知青还是本地回乡知青;甚至你还可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自己子女的身影。
你会觉得不像是在读小说,而就是在重温自己的经历:那黎明前哭声震天的朝天门码头,神仙难过的农村二三月,疲累而低效率的生产队出工,愚公移山挥汗成雨的修水库工地,宣传队排演样板戏,知青们为回城明争暗斗,还有那青春期的困惑与初恋……你会感觉到:贺岩老师不是在创作文学作品,而是在记录历史,记录知青这代人与共和国共同拥有的永远不老的青春。
第二个层面的阅读体验,是知青扎根的土地和身处的时代。
作者把这部传奇所赖以生存的土地挖掘得深、经营得细、展示得特点鲜明,这才使得传奇故事动人、风情画卷妖娆、教育硕果累累。
大巴山里,红四方面军的传奇,山民们的质朴剽悍;蜀中沱江畔,乡亲们的艰难生存状态,充满黑色幽默的食色风情;共和国头十年的艰难与新生、火热与狂热;改革开放以来渝城和整个神州大地一波又一波的思想解放大潮……书中的叙事就像生活本身一样生猛鲜活。
如果贺岩老师的这部巨著仅仅提供了以上这两个层面的阅读体验,它就已经属于知青文学中的惊艳之作了。但是,贺岩老师没有就此打住,他手中的笔兼具记录和解剖的功能,他的文学构思既是形象性的、又是思辩性的。整部《凡尘天歌》有一条暗线贯穿始终:全书明面上是记录知青经历,实质上是求索时代精神。这是一部思考的记录,是一代人思想与精神成长的记录,作者将思考融汇在生动鲜活的人物塑造与叙事演进之中,暗含极大的思辩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文革前上山下乡的老知青,大多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背负着“家庭出身不好”的“原罪”,为了追求政治进步,他们和父母冲突、与家庭决裂,内心敏感而多思。在文革的腥风血雨中、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程中,他们重新追问和认识父母的历史。于是,他们开始质疑“血统论”、质疑“文革”、质疑“三面红旗”、质疑“上山下乡”……从懵懂少年到热血青年,到沉稳中年,直到步入退休行列,他们一直没有停止思考,没有停止精神的成长。书中展示人物思考、精神成长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内涵之丰富,蔚为大观,包括:血统论兴衰史,知青运动史,红四方面军史,知青的性心理成长史,生存与人性,以及中国改革进程……林林总总,“上穷碧落下黄泉”,直至抵达哲学的终极追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哪里去?
知青一代人就是这样不断探索,深入思考,不求定论,面向未来……
所以,夸张一点说,《凡尘天歌》就是一部重庆知青的《史记》,因为它和《史记》一样:既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既是叙事的又是思辩的;它既属于知青群体,更属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属于这个变革开放、迅猛发展的时代。它是知青一代人对自己的交待,对历史的交待,对子孙后代的交待。
至于作者的生活积累之丰厚,学识功底之扎实,全书结构之大气,文体之多样,人物性格之鲜明饱满,心理描写之细腻丰富,情节场面之或缠绵、或壮观,语言之流畅诙谐而不晦涩低俗……等等等等写作方面的特点,更是处处可圈可点。一句话:《凡尘天歌》这部巨著藏宝太多,一旦捧起,你会越读越爱,舍不得放下。※
贺岩作为作者代表在重庆知青文化研究会《重庆知青》杂志第七期发刊会上发言 照片/日暮孤帆 转自《重庆知青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