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丁树 于 2018-5-24 08:50 编辑
谢谢阅读!阅读往期及后续文章,请点击顶部蓝字“山丁树”关注本号!
范海伟,71岁,杭州知青。他在原先插队的地方昌化买了一栋废弃的小学校,并把它改造成若干个单元。可供居住的单元有独立卫生间,另有1000多平米的活动场所,院子里还有菜地。他给快报热线85100000打电话,希望找一些人,到农村去养老。
范海伟和小学校外景 在范海伟“招兵买马”的时候,天津知青张承永在蓟县的知青“乐活大院”,已经经营近10个年头了。这里有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还可以接待各种会议,是一个多功能集居住和娱乐为一体的养老基地。
宁波,昆亭村,“六号美墅馆”民宿。上海知青徐永菊,当年插队在昆亭村,结婚后留在了当地,后又回到上海。但在2016年,她又回到农村,把自家的老房子做成民宿,号称“6号美墅馆”。当然,在她这里,农村养老,又有了农村创业的新内涵。
知青到农村养老,因为,他们去过农村,有农村情结。那里的自然环境,空气、水,都要好于城市,适合养老,甚至还适合一些慢性病的“疗养”。在“旅游度假”的心情下,重新过一次农村的生活,也是当年知青们的一种别样的养生体验。
相信现实生活中,已经有更多的知青回到了农村。或许,心里想着要回去的人,会比已经回去的人还要多。隐约觉得,农村养老,应该是一个趋势。当然,在这之前,还需要医疗条件和道路交通的大幅改善。 歌剧《红珊瑚》里,有一句保长孙富贵说珊妹的台词。记得当年,我们宿舍里的一位天津知青,总在聊天时表演这段儿,以表明他想尽快返城的心情。孙富贵的台词是这么说的:别看了,穷家破业的有什么看头。我要是你呀,就冲着珊瑚岛猛跺三脚,永不回头!那天津哥们儿只用了后一句,说:冲着“小河西”,我猛跺三脚,永不回头! 我相信这是当时绝大多数知青心情的真实写照。
没有一个知青在离开农村时还想到过再回去。可是后来,几乎每年都有知青“候鸟”似的回到农村,名曰“回访”。不知那天津哥们儿是不是也在其中?他或许早已忘记了他说过的话?或许他也还记得,只是因为“思乡情切切”,而“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不但有大批回访的,有想去养老的,在回到农村的人群中,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重又接续了他们当年的志向,帮助农村改变面貌去了。
2007年,重庆合川区的300余名知青,30年后首次集结,带着项目下乡。根据自身的优势,免费为乡亲们做技能培训,植“知青林”,建立“知青图书馆”等。按现在的观念,这也叫做“慈善”。
更有再次到农村去,又像当年一样,与农民一起生活奋斗的人。 黑龙江逊克县,山河村。上海知青徐桔桔和河南知青贾爱春,应村民之邀,退休后重返山河村,带领村民致富。徐桔桔还把组织关系转到村里,当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有如此担当的知青虽然只是少数,但却集中体现了知青群体对农村、农民的感情。这样的境界,算不算得上就是“知青精神”的一种呢?
知青对农村有感情,农村也肯定了知青。
记得在一次回访黑龙江的行程中,到了大五家子红色边疆农场场部,一位接待我们的场党委副书记在致辞中说:你们在兵团及农场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你们的成绩已经载入农场的史册,农场没有忘记你们……
听着这些话,心里热乎乎的。当时就是喝了酒的感觉——啥都别说了,都在酒(话)里了!
我相信这些话,我们大家听着都很受用。因为,过去的那段青春,是被后人认可的。回头看当年,农场的教育,基本就是知青撑起来的。还有,在所有需要文化和技能的岗位上,在生产一线上,也都是知青在担任主力并发挥着骨干的作用。以至于,在知青返城后的最初几年,农场在这些方面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明显不适应状态。
在老知青们再到农村去的时候,“新知青”也接踵而来了。他们虽没有我们当年的轰轰烈烈,但他们却比我们多了许多“精准”。所以,效果也比我们显著了许多。
农村需要的是带头人,不是劳动力,这是老知青时代所没有认识到的。于是,大学生村官来了,第一书记来了,还有一些到农村创业的青年也来了。他们带去了农村急需的知识和观念,在农村闯出了一条道路,改变了一片天地。
29岁的蔡建惠,5年前放弃城里优厚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嘉兴的庄史村,与伙伴们一起承包400多亩土地,开始了农村创业路。如今,他的团队年收入已有三四百万元,同时,他们也帮助乡亲们增加了收入,让农民种一块地,收两份钱:一份是租金,一个份是工资。
不仅如此,蔡建惠他们还在销售自家产品的同时,通过电商、团购等形式,帮村民们销售自家的农产品。他们的创业实践,突破了农产品销售瓶颈,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经营观念,为庄史村经济发展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蔡建惠和他种出的水果 。他摘到了桃子
在这些新知青中,不但有回乡新知青,也有城市新知青。甚至,让你想不到,居然还有外国新知青。下面这位新知青的功夫可是了得!真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意思。
2008年,在上海工作的南非小伙高天成,想找个可以放松、发呆(他叫“裸心”)的地方。于是长三角满处溜达,最后找到一处半山腰的村落,租了几间破旧的土坯农舍,保留框架,按酒店档次设计装修。然后,招徕外国人住宿休闲,顾客盈门,生意火爆。于是,再租更多农舍,再顾客盈门,生意更加火爆。然后,因为规模迅速变大,就成立了集团公司,业务扩展,风生水起。再然后,就是现在,他们正在考虑是在上海上市?还是在香港上市?
高天成结束了中国农家乐的时代,开启了“洋家乐”的模式。他的酒店(就是原来的农舍),价格是4000/天/间,每年每间利润100万。而原来的农舍,年租金才几千元。点石成金了吧?也没什么奇怪,是他恰巧撞上了巨大的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