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具茨山老知青 于 2016-12-15 23:31 编辑
知青上山下乡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1955年毛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开始有了知青上山下乡。1966,4月9号我们36名青年当时就是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号召,被禹县城关镇政府分配到了禹县具茨山无梁公社大木厂大队,大木厂林场(知青小组),与具茨山的父老乡亲同甘共苦。当时年龄最大的二十五岁,最小的年龄十四岁,
大批知青上山下乡是1964年开始陆陆续续的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有青年下到农村去。文革开始后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由此,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进入了一个高峰。1969年是上山下乡运动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每座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全国知青一浪接一浪地掀起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到当年年底为止,我国上山下乡的知青已达到1200万。包括文革前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知青并不是文革的产物,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却未必知道毛泽东为什么会说这句话。那是在1955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报上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道了这个乡的事。毛泽东主席读了以后很兴奋,就亲笔写了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50年代到60年代前的知识青年代表有董加耕、邢燕子、侯隽,等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农村改变落后面貌他们走在了前面,
知青上山下乡无疑是有得有失,上山下乡前知青对农村没有了解,自然界的青山绿水只是在想象中,除了这些基本对农村没有体会,知青上山下乡后的经历和体悟给每位知青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经历,有的知青在农村当了赤脚医生,有的知青在农村当上了民办教师,知青在农村的各种文化活动等等,总之在农村这个大课堂里,和农村,山区父老乡亲天天接触,共同生活,共同劳动、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虽有艰辛,但亲身的经历却给自己留下了人生中一笔最精彩的历史一页,从而对中国农村有了一定的了解,体会到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报答,每个知青都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方向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1979年是全国上山下乡知青全部返城,不能否认不可忽视社会原因是复杂的,矛盾是相互的,知青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具体事件也是令人发指,农村基层干部利用职权胡作非为,知青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知青遭遇的身心摧残,是不争的事实!知青上山下乡有受苦的,也有受益的!偏面放大受苦受益都是不客观的,感受不同的原因是因时因地因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时说:社会上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1980年5月8日,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当时华国锋和胡耀邦对下乡知青是十分同情的!10月1日中央决定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但是至今仍有知青滞留在下乡所在地和其他遗留问题,
知青是我们共同的称呼,也是留在我们身上永恒的印记,知青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知青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知青的历史地位,知青的人生砺练与新中国的成长史是分不开的,1979年大批知青开始返城,这场历时20年国家耗资300个亿的中国知青运动到此终结了,
这是一段被人们渐渐淡忘的历史,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知青中有着一大批的精英,知青的行动谱写了无数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和光辉的历史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