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道传薪 于 2017-5-22 08:56 编辑
网络评论是媒体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评论写作是网友应该掌握的基本功。实践证明,网络评论的写作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从选题立意到谋篇布局,都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和方法。作为喜欢上网的人来说,都应该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刻苦的实践,逐步掌握这些基本要求和方法,把网络评论当作自己的一门必修课。 —— 一、 网络上不能没有评论 —— 我们每天打开电脑,可以清楚地发现,尽管各个网站刊有各种体裁的文章,但总的说来,无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叙述描写类,如新闻、通讯、各类文艺作品等;二是说理论证类,如评论文章、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等。也有的网站把网络文体归结为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和文艺作品等三大类或新闻、言论、副刊、广告四大件的,但无论哪一种划分,都少不了网络评论这种样式。 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媒体宣传的历史,早期的媒体宣传,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都是“以政论为本位”的,也就是说,以政论为主,新闻较少,这是由当时新闻传播手段落后、新闻传播速度较慢所决定的,因而只能发表一些文人政论的文章。后来,随着新闻传播手段的进步和新闻传播速度的提高,媒体宣传才由“以政论为本位”发展到“以新闻为主位”,也就是说,在数量上以登载新闻为主,以登载评论为辅。但是不管怎么说,评论文章由于它独特的功能,总是作为媒体宣传的灵魂和旗帜而存在的,它是媒体上影响社会舆论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它犹如一支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在整个媒体宣传中,一直处于最为显赫的突出地位。 就拿我们的知青网来说,也有许多阐述自己观点的栏目,其实都可以看作是网络评论栏目,长短不一,形形色色的评论都可以刊发在这里。就媒体宣传而言,说到底是以刊载新闻、评论事实为其主要目的,就其网络的基本功能来看,无非也就是两条:一是反映,二是评价。评论基于新闻,新闻需要评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新闻宣传的五种作用“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哪一种也离不开评论。 从历史上看,评论这种体裁也是源远流长,相当久远的。大家都知道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不怕压制打击,不虚美,不掩恶,秉笔直书,创作《史记》,如实地记载了人们关心的一些大事,他在自己写的“本纪”、“世家”、“列传”之后,加上一段“太史公曰”,就类似现在媒体上经常使用的“编后”、“编者的话”这样的评论体裁。从现实中看,媒体上连续刊发的社论、本台评论员文章等,都是一些重要的评论文章。如围绕以法治国的《决定》播出之后,媒体刊发的一篇接一篇的本报评论员文章,都是党中央的声音,都是媒体上高高飘扬的大旗。 —— 二、 为什么要学习网络评论写作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怎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以法治国?真正地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对我们这些退下来的同志来说,自然也是息息相关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改革历程为网友们提供了广泛的选题范围,为网络评论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人民群众、广大网友需要更多的来自实际生活,又能引导舆论,促人思考的网络评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老伴网应该天天有评论,页面上时时有声音,也就是说,形势需要网络评论,网站同样需要有观点、有见地的新闻评论。 事实证明,学好网络评论的写作是当前网络宣传的实际需要,重视评论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网络评论的宣传,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堪称楷模。有资料记载,毛泽东自己就身体力行。在革命战争年代,尽管环境险恶,戎马倥偬,他仍然撰写了许多评论,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抗日战争中时期撰写的评论中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9篇,在解放战争短短的三年时间,毛泽东又写了大量的评论,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16篇,其中像《将革命进行到底》和评白皮书的系列评论《丟掉细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篇章,可以说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评论写作的范文。 就目前的网络评论来说,多数还局限于跟帖的微型评论上,就其体裁而言,虽然也称得上是网络评论,但毕竟容量很小,大多的三言两语的有感而发,一家之言,形成不了一定规模的舆论氛围,充其量是对某篇文章的一得之见。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网站需要更多更好有深度、有见地的评论文章,它包括专论、理论文章、杂文和随笔等等。尤其是以小见大,就事论理的小言论。既可以对党的事业、新生事物和好人好事热情讴歌,又可以针对腐朽的、有违世道人心的不良行为戟刺鞭挞,还可以对错误的、落后的的东西痛加针砭,在揭微显隐、条分缕析中指出痼疾所在,这样才能达到疗效,弘扬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