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网上诗友跟帖的跟帖

[复制链接]

712

主题

739

帖子

27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06: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卜桂仁 于 2020-10-7 06:29 编辑

关于网上诗友跟帖的跟帖

××诗友:
    看了先生在网上发表的帖子,尽管不是针对拙作的,总感觉有些议论过于尖刻偏颇,有失公允,因想借此一角,也谈一些自己的认识,算做商榷,对与不对,万勿见怪。
    纵观中原网作品跟帖,问候和鼓励的成分居多,批评(包括评论)较少。这是一个现象,一般说来,含有礼貌酬答成分。有的诗友入网时间长,相对熟人也多,打个招呼,问候一声,人之常情。有的诗友跟别人的帖子较多,所以别人的回馈也多,礼尚来往,这也没有什么不正常。谈不上什么“不确当的溜须,就不会说点实话真话”,更犯不着“令人作呕”。关于文学作品的批评,一般都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特别是诗词作品,境遇不同,各人的理解往往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是应该提倡比较认真慎重地讨论,而不是简单肤浅地褒贬。如果不能恰当地开展批评,就不如不批评。这也是我很少议论别人作品的原因。
    诗词作品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前进的,其基本元素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体裁和内容更宜提倡多样化。当然,新时期的作品,还是要有点时代精神。如果现代某人的作品被人说成似出于古人之手,我以为不能算是溢美之词。即便是在诗词全盛时期的古代,也是容许不同形式,多种体裁同时并存的。以律诗绝句为代表的近体诗在唐形成以后,逐步成为文人诗歌的主流,经过专业人士们不断地加工和规范,其中的规矩和讲求也是越来越精,越来越细。但有宋以后,这种精雕细琢的文化工艺品距离普通受众,显然就越来越远了。
    当然,近体诗和词毕竟是一种历史文化存在。对于传承下来的先人们曾经璀璨过的优秀成果,作为后学者,应该保持一种敬畏之心,不能随意歪曲和糟蹋。所以,对现今一些主张严守平仄格律作诗填词的诗友及其作品,我是非常尊重的,虽然自己写不来。
    我以为,写作重要的是意图的表达,而不应该是技巧和法则的堆砌。分析一篇作品,首先要看他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意思,而又是否能够表达明白,然后才能欣赏其表达的方式方法。也许有人会说,不讲文章技巧,和普通白话有什么区别?是的,没有区别。作为文学艺术产品,当然要讲求技巧,要有美感,这样才会产生艺术感染力,才会产生艺术作品和平时说话的区别。但就表达这一基本功能来说,还是应该有一个主次先后的问题。如果一篇辞藻华丽的文字读后竟叫人不知道他究竟要说什么,很难说是成功的范例。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风行的辞赋和骈体文,日后被新古文和近体诗所取代,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作者,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完全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和体裁,其实不必做一些无谓的标注。看一篇作品成功与否,并不在于你写的是通俗的诗歌,还是高难的辞赋。但是,假如你一定要写一些标注“七律”“七绝”或什么词牌的作品,那么当然应该遵循人家“相应的格律法则”,否则就会有不伦不类之嫌。
    然而作为批评者,对于别人并没有“律”“绝”之类形式标注的文字,则大可不必自以为是地强用近体诗的某些套数横加指斥,说些什么“写诗连韵书都懒得翻,水平高的没边了”之类的风凉话。打个不雅的比方,这有点像人家明明是天足,您先生却非拿着自己三寸金莲的鞋子往人家脚上死板硬套,还要说三道四,嫌人家的脚缠的不够规矩,虽是好心,岂不多余。
    我个人不学无术,只不过有点写作方面的爱好。有感而写,为时、为事而作,讲求表达,看重内容,无所谓章法,也从没有过讲究过什么形式,属于率性而为的一类。理论方面的东西,懂得极少,所以一般不敢乱说。今天多喝了两杯,发些信口议论,权当抛砖引玉,各位见笑了。
                                                                     
                                         ××谨上
                                                                   二0一0年一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0-10-7 08:04:35 | 只看该作者
与人为善莫尖刻,
待人友爱和气多,
提出自己新建议,
企盼和谐全家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637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48
板凳
发表于 2020-10-7 10:07: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见解客观,有识有理有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6 15:00 , Processed in 1.18560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