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21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中国上山下乡运动46周年

[复制链接]

33

主题

43

帖子

37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1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2:04: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中国上山下乡运动46周年
___纪念赵振岱到古树营村下乡46周年
赵振岱
公元2015年2月9日,是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6周年的日子。
那年,我们属牛的人19岁。
那年的1969年2月9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离那个春节没有几天了。
往事如烟、如白马过隙,在那46年前的2月8日,那是下乡前的前夜。
我的父亲赵俊峰、母亲张凤鸣忙着给我打点行装,准备下乡的行李、衣物、洗漱用品。我把自己的高中书本、科普书籍装到了一个浅黄色的小立柜里。这个小立柜是杂木板子构成的,分上下两层,这个小立柜有80公分高。它将伴随着我到乡村去
在这个城里的下乡的前夜,想起了一些往事。
那年(1968年)的12月份,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我们同学们在最高指示发布的那天夜晚,记得是新闻联播刚刚结束,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涌到了母校宣化四中,连夜走上了街头,欢呼的喜悦庆祝了一场。
没有过了几天,我们68届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分配命运急转。事实是那年(1968年)的夏天,66届、67届的毕业生是四个面向。不曾想上面的领导来了个极左的分配路线,分派方案一个面向,让我们这一批学生百分之百的上山下乡,俗话讲把初高中毕业生“全盘端”到农村去。丝毫不顾及这批学生的实际困难。
说是初高中毕业生,实际的学历是,68届高中毕业生是学完了高中一年级的课程,参加文化大革命用了2年;68届初中毕业生学完了初一的课程,参加文化大革命用了2年。实际上属于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
在学校改变我们分配方向以后,学校的班主任、班干部逐个的到学生的家里去,落实下乡的计划。记得是,班主任金鸿恭、班干部黄富华等来到了我家。我家住在宣化城米市街39号院的南房。这间房是里外两间,总面积大约30平米。住着我们全家七口人。
老师来到了我家以后,询问家长对上山下乡的想法。我的母亲张凤鸣讲到了我家的一些困难。哪知一下子成了上山下乡的动员重点了。每天夜里,班干部黄富华等来到了我家,规劝我母亲同意我下乡。几乎到了恐吓和威胁的状态了,说是不同意上山下乡是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说是不上山下乡要开除你们儿子的共青团团籍。黄富华是文革后期当选的班干部,别的同学们上坝上走了以后,她竟然坚决不服从下乡分配,坚决不离开城市,拒绝到农村去了,这是后话。
在上山下乡的分配上,我是坚决愿意到农村去的,去那广阔的天地里,战天斗地,实现自己的改变乡村面貌的理想。我到了古树营以后,书本知识没起大的作用,反而我掌握的课外物理、数学研究知识和电工技术为古树营的农村电气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是后话了。
1969年2月9日上午,宣化区各个中学到宣化县山村乡村安家落户的同学们会汇集到了宣化南门楼下。我们宣化四中到宣化县江家屯公社古树营大队安家落户的同学们集合在一起,登上了解放牌汽车。这些同学中,有高中13班、高中14班的,还有初中85班、86班的。说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很多的同学互不相识。高中同学的年龄一般是属牛的多些,还有属老鼠的。初中的同学一般是属兔子的,还有属龙的不满16周岁。我们这些学生在后来的说法是,老三届的毕业生。
在南门楼下的解放牌汽车上,我昂首望着南门楼上悬挂着的牌匾,牌匾上书写着《拱极楼》。我俯首观望着送行的人们,人们脸上闪烁着喜怒哀乐;我平视着一同将要离开宣化城的同学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没有后来历史中讲的无奈之情。
我那时心潮澎湃、心绪万千、心神荡漾,向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到农村那个广阔天地了,施展自己的理想。
记忆里,宣化南门楼下彩旗招展、人潮涌动,各位下乡的同学的父母亲、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一起来送行。有好几辆解放牌汽车,都是敞篷的。车厢的外镶板上,张贴着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全家光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等口号的标语。
大约9点的时候,宣化区政府上山下乡办公室召开了动员会,之后,在欢庆的锣鼓声中,运送初高中学生到农村去的解放牌汽车启动了,在一片大呼小叫地欢呼声、在或低声或高声哭泣的声中、或低声呜咽的声中;在各种各样混杂的声中,离开了南门楼,向着各自方向的乡村驶去。
有的作家写道,在全国各地的山村乡间,一夜之间,来了一群说是知识青年,其实什么知识也没有的年轻人。还有的人讲到,这些初高中毕业生是来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形同下放到农村改造。
那天上午,我的同学段成枢送我到农村去。同学段成枢一路陪伴我在解放牌汽车,一路上多了说笑、少了寂寞。
运送我们的汽车驶过洋河大桥,一路上苍凉,沿着乡间马路,还经过几个沙窝的马路,来到了古树营大队。
在古树营村庄的村口,乡亲们把我们这些初高中学生迎进到了大队部。
我们在乡亲们的相助下,下了汽车的时候,手脚都冻的僵硬了。一路上,朔风劲吹,黄沙弥漫、风尘仆仆的。
我们进到了古树营大队的队部里,行李都卸到了院子里。
然后是四中校方的领导向古树营大队的领导进行交接,随后向我们学生们介绍大队干部。古树营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是高宝照、大队主任是高宝照、大队副主任是宋国林、大队委员是赵自喜、民兵连长是李明、大队会计是温贵品。
大队领导们在大队部院里,给我们开了一个动员会。也就是讲一些古树营大队欢迎你们初高中毕业生到我们大队来安家落户。
由大队领导宣读人员安排,也就是把同学们分配到各个小队,再由小队摊派到社员家中住宿。
中午,我们在古树营大队的大队部吃午饭。大队部是套北房,一共三间。中间屋子开了个门,也就是堂屋。左右各一间,西面(左边)是大队部;东面是一间带土炕和锅灶的。土炕的在一进门的右侧,在土炕的北边沿有一口锅灶,这是一座木制风箱鼓风的锅灶。
我分配到了古树营大队第七小队。和我一同分配的七小队的同学有张玉兰、李素轩、闫春梅、杜玉计、迟桂英、王海芝、李荣华。我们这些从宣化四中来的学生一共8个。
小队长张玉春给我们号房。因为我们知识青年来的唐突,大队没有我们住的空房。当时正值数九寒天,也没法子盖房呀。我和杜玉计被安排到了社员郝大爷家,住在他们家的一进门的左手侧得土房里。郝大爷家是属于西房。但不是城里的西房。乡下的西房是面朝东南方向的。
大家在大队吃了当天晚饭以后,就消失在夜幕淹没的农村土房里。
说起来,当年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既是激情,又有理想,还不知社会的深浅,怀着满腔热血,躺在燃烧着煤油灯的光影里,躺在农村的土房土炕上,土炕上只有一张发黄的苇席,身下铺着一条褥子、身上盖着一张被子;望着窗外黑幽幽的夜空,慢慢地漫漫地进入了梦想。
清晨,我醒来了。
躺在土炕上,看到了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这就是1969年2月10日的早晨...
仅以此片纪念中国上山下乡运动46周年
仅以本篇纪念赵振岱到宣化县江家屯公社古树营大队安家落户四十六周年
鸣谢,古树营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以及一到古树营村插队落户的同学们
感谢,张大婶(我的农友张仲清的母亲)、张德山大伯、农友素英...
普照众生相、广济百态生、遨游天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08
沙发
发表于 2015-2-9 13:51: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很准确,我们实际上属于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怀着满腔热血,到农村去锻炼的。在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里,才学到点知识。我们这一代知青是经过农村滚打锤炼出来的人。曾经是:有苦、有泪、还有痛。我们也感谢生活磨练了、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并坚强地面对一切的精神。
同龄人同样是46年的回首,同样的感慨万千,因为我们不再年轻、所以常常怀旧。只愿我们的晚年健康幸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7万

帖子

9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1118
板凳
发表于 2015-2-9 21:28:20 | 只看该作者
我和楼主是共和国同龄人,看您的纪念文章很亲切。当年我们是仅有一些书本知识的青年,缺乏对中国社会、对历史、对国情、对农村、对人生、对艰苦的了解,我们急需补上社会大课堂这一课。实践证明我们在农村这个大课堂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了人间最真诚的感情,品尝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锤炼了我们的意志,也强壮了我们的大脑和肌体。我感激那段难忘的经历,正是因为有了它才有了今天独立自强的我。

佩服楼主您的记忆力!文章细腻,平淡又富有吸引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4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589
地板
发表于 2015-2-9 21:31:36 | 只看该作者
世上的很多事都会因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人遗忘,对咱们知青来说唯独那插队的历史是不会忘记的!公元2015年2月9日,是您们上山下乡46周年的日子。作为一名与你们同年下乡的北京知识青年,你们对古树营村的爱与我们对黄土地的爱一样,永远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感谢《纪念赵振岱到古树营村下乡46周年》为我们带来的感人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5#
发表于 2015-2-12 22:08:39 | 只看该作者

          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6周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3

帖子

37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17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0:39:31 | 只看该作者
学友138****5269发来手机短信评论道
读学友纪念上山下乡46周年一文有感:
人生如梦袅如烟,
四十六载转瞬间。
忘却多少蹉跎事,
峥嵘岁月到眼前。
普照众生相、广济百态生、遨游天地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7#
发表于 2015-4-3 23:2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5-4-3 23:31 编辑

           
           热烈欢迎雁入青云同学来到知青角版块,希望您在知青角版块玩的开心、玩的快乐。我们知青角的四位版主,希望和您做好朋友,也希望您有时间来北京参加北京天坛公园的知青角活动!
           同学们,又一位知青作家出现了,雁入青云同学文章写的细腻、真实、生动,希望您继续为同学们大做文章,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您的大作。
          我们期待!非常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8#
发表于 2015-4-5 07:47:23 | 只看该作者
䧹入青云同学,你好?看了你的文章这么长时间,我一直在沉默,我读慬了你的文章,而且有共同的感受,还有共同的经历。但是我无法诉说,抄一段文章送给你。
成都市西城区中学特级教师林文章
当时教师都说不起话,学校有工宣队,军宣队,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工宣队宣布,每个老师必须做三十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哪个学生不到边疆就要由老师负责任。换言之,工作没做好就是思想有问题,就是对上山下乡不满。你想想,那是什么年代,说错一句话可以判十年刑,对最高指示不满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所以每个老师人人自危如履薄冰,想方设法劝说学生去支边。甚至不惜以谎言相欺骗••••••
后来我参加护送团护送学生到云南,路上整整走了十天,才来到一个与缅甸交界的坝子,叫勐川。那个地方没有人烟,一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看着那些十六,七岁的学生就要留在这里生活,心里象刀一样,比自己留放还要难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9#
发表于 2015-4-5 07:55:03 | 只看该作者
心里象刀割一样,比自己流放还要难受••••••
林老师今年已六十一岁,已经退休,过着安宁的晚年生活。他为自己终于不用对学生撒谎而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08
10#
发表于 2015-4-7 06:33: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和楼主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同样在1969年上 山下乡。46年前下乡头一天全家人都忙着为我准备行装。用草绳扎捆新买的木箱,皮背心吊在棉大衣上……一个个回放的镜头仿佛在昨。如今46年了有多少感慨,可以说几天几夜也诉不完。我应该庆幸我现在还有好的身板,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知足为乐,在中知网里发余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9 01:00 , Processed in 0.195011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