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赵建华 于 2019-12-5 07:22 编辑
大沁塔拉草原放歌
赵建华
附二:贺文
1. 遇见美丽的天马
——田冬梅
认识建华(天马)是在2016诗词班的教室里,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大方、举止文雅,渐渐地发现她才气中透着一种淡淡的芳香。
建华基础好肯钻研,是一位高产诗人,近年来她在《精彩诗报》《珠海秋韵》等报刋上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诗、词、赋、及歌词等作品,2017年入选17首诗作刋登于《圆梦》一书,建华思维敏捷、刻苦创作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赞赏。
今借好友建华新书问世之时,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望建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 赵建华,我骄傲自豪的一位发小
——孙慧萍
作者用心血凝成的作品令我敬慕,溶进了她自己的成长之路,近距离感受到她对文学与诗歌的诠释。
我们相识在50年代,同一所幼儿园装满了我们童年的记忆;同一所小学收藏着我们快乐的舞曲;同一所中学延续着我们德智体全面的发展;西北部的那片黑土赋予我们同一个“知青”的名字;夕阳的生活一次次出彩,一曲《我要去西藏》, 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博大的新疆,广袤的土地,我们携手留足迹…… 我们的父亲在吉林省的同一所高校任职,我们的妈妈在长春同一商场做事。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属宿舍称之为邻居。N各“同一个”,倾一生走过的路,寻找到那份驻于心灵深处的恒久幸福,父一辈奠定了子一辈的情缘,至今我们友谊常叙。自建华进入到我的生活,我便是她的崇拜者。她擅长于散文,更喜欢写诗歌,游记是她的特色。朴实的文笔中透着灵气,新颖中不失厚重,读她的文字会让你不知不觉中走进大自然的美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在我们夕阳的旅途中,足迹与风景相伴,诗歌于心手传递。大家赞誉的称她“战地记者”。多年来风雨,阳光,意气风发的拼搏,矢志不移的前行,可称:满腹诗书气自华,多才多艺博闻佳。
多年前她的作品,报告文学《在弯弯的弓背上》、短篇小说《甜酸苦辣咸》就刊登于吉林省“自学导报”和吉林“文艺时报”上;近几年散文《报名》、诗歌《珠海之春》、《生命的感悟》、歌词《幸福校园》等和古典诗、词、赋等多篇作品相继发表于《精彩诗报》、《珠海秋韵》;17年有作品入选颐和诗社诗集《圆梦》、珠海老年大学文学社文集《雅韵》。她的各类形式撰写汇编的成长作品,我都自然而然的收藏并分享。
恭贺建华《大沁塔拉草原放歌 》一书问世,写下这些文字,表示由衷的祝贺,祝福她在以后的写作中收获更多灵感,珍藏更多的故事,洒下一路芬芳。
一起走来的发小: 2018年 4月6月
3. 真诚的祝贺
——发小 周惠芳
听到建华把自己多年创作的文学作品结集出版的消息,非常高兴,辛勤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真是可喜可贺。我与建华从小一起长大,童年我们住在同一个大院,就读同一所学校,父亲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晚年我们几乎同时来到珠海。我们不仅是发小、是同窗、是闺蜜,还有着父一辈、子一辈融合重叠的特殊感情。建华自幼就酷爱读书,尤其对小说、诗歌一类的文学作品更是情有独钟。她常去父亲单位的图书馆,一借便是一大摞。读起来更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在发小中有“书虫”的美誉。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写作能力自然也提高了,她写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建华还有记日记的习惯,把平时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这个习惯一直到下乡插队甚至工作以后都未间断,这也为她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回城工作后,她更是自学成才,先后获得了吉林省电视大学、长春中医学院成人教育的专科、本科毕业文凭。这期间,她笔耕不辍,陆续发表了一些诗歌、小说、散文和古典诗、词、曲、赋等作品。她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感情真挚朴实,文笔清新流畅。有时她还把自己的作品提前发给我们,让我们先睹为快。我们都愿意称她“诗人”、“才女”。 来到珠海后,这个美丽的海滨小城似乎进一步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特别是进入珠海老年大学,成为珠海“颐和诗社”和“文学社”会员后,她更是文思泉涌,佳作迭出。创作题材、体裁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描写著名温泉度假胜地的《海泉湾赋》,赞美珠海市花的《我爱簕杜鹃》,讴歌港珠澳大桥的《龙腾珠港澳世界第一桥》等,都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巍巍的凤凰山,浪漫的情侣路,壮观的“日月贝”,秀美的“渔女”——珠海,这个第二故乡的山光水色,人文景观,地标建筑,都成为她歌咏描摹的对象。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她对珠海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充满了深情和挚爱。建华热情开朗,才思敏捷。在珠海的发小、同学聚会、小酌时,她即兴创作朗诵的诗歌,总能漾起欢乐的气氛。
艺海无涯,学无止境。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建华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虽已年逾花甲,但凭她的顽强毅力和执著精神,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2018年4月8日于香港
4. 妈妈的文学梦
——杨桦
我的妈妈是个文学青年。
从我记事起,她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一有时间就拿起书看。听她说,她们小学五年级就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不上课,她自己就到我姥爷学校的图书馆里借小说来看。妈妈从那时起就迷上了文学。尤其是妈妈被选送进吉林省军区铅印室后,经常写诗并参加单位组织的赛诗会、诗表演等活动。妈妈特别好强,热爱学习,结婚有了我以后,还在工作之余,以全班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吉林省电大中文直属班。虽然是半工半读,但全国首届电大中文的教师和教材,都是全国著名学府知名教授的录音讲义,指导教师也是东北师大的名师李景隆和韩榕副教授。在那里,我妈妈如鱼得水,作文经常得最高分90分,她的作文还经常作为范文,在两个中文直属班宣读。毕业后,她的毕业作业报告文学《在弯弯的弓背上》和短篇小说《甜酸苦辣咸》也发表在吉林省的“自学导报”和“文艺时报”上,初步圆了她的文学梦想。电大毕业取得大专文凭后,转了干,调进保险公司工作,实现了人生的跨越,这和她一直以来好强爱学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妈妈与文学的缘分也对我影响很大,我小时候,妈妈不但早早就教我背唐诗,而且会把一些故事念给我听,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毛流浪记》等故事最早都是听妈妈说的。有时妈妈还会自己编故事给我讲,我记得海底世界美人鱼的故事就是妈妈为我编的,我还根据这个故事,画了一副蜡笔画。因此也早早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据妈妈说,我2-3岁时,她抱着我走在街上,我看到不认识的字就问,认字比一般人都早。我认字以后,就会自己一个人捧着书静静的看。一开始,妈妈觉得屋里这么安静,还以为我跑出去玩了,找了一圈才发现我坐在小板凳上,沉迷地看了一下午的书。后来,妈妈干脆也鼓励我自己编故事,不但让我讲给她听,还鼓励我写出来。我五岁时写的第一篇小故事她还一直帮我保留了很久。此后,我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不但阅读量大,而且阅读速度非常快,一目十行不在话下。上学以后,从作文选到文学名著,我的阅读范围一直是超出同龄人的水平。这使我的语文成绩,特别是作文,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名列前茅,经常被当成范文朗读,这和妈妈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退休后,妈妈对文学的热爱也一直没有稍减。加入珠海老年大学这个大家庭以后,更是焕发了第二次青春,每天热情洋溢的和同龄的友人们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再次找到了年轻时的创作激情。看着妈妈每天兴高采烈,精神焕发的样子,我也很为她高兴。
这次,妈妈加入了珠海市作家协会,还第一次把自己历年创作的文学作品集结出版,再圆多年以来的文学梦,我对妈妈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珠海老年大学这个团结温馨的大家庭、对她参加的颐和诗社和文学社、以及帮助过妈妈的各位叔叔阿姨表示诚挚的谢意!
愿妈妈这个“文学青年”,永远青春常驻!
(2018.05.07)
4. “百诗百味”赵建华
“百诗百味”是说,文学社为珠海市老年大学改扩建10周年献礼所编辑的一本诗文集《雅韵》中,有赵建华同学近百首诗词,我因编辑的缘因,读了几遍,读着读着,慢慢就感触到她的每首诗词都有不同的趣味,确有百诗百味的感觉。雪域高原格桑花,新疆白莲花,吉林雾凇,珠海渔女等都在她的诗词里妙笔生花。在《雅韵》中不仅有形式多样的诗词,还有文散神不散的散文和悠扬顿挫的歌词,其中《草原牧歌》还配了歌谱。
我国伦理思想史上有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赵建华同学的“立德”、“立功”暂不去说,她的诗词、散文、歌词是不是应该算一言?现在又听说赵建华的专著很快就要出版了,这当然是大喜事,我借此机会表示祝贺!
〔清〕赵翼 《题遗山诗》 中有一知名诗句“国家不幸诗家幸” ,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今天不同了,已出现了宋代诗人朱熹《春日》里说的“万紫千红总是春”,赵建华等老年大学的同学们都会有这个感觉。 古典诗词一旦钻进去,将会改变人的心态,不知老之将至。我以《渔父》“平平仄仄来回换,贾岛推敲青胜蓝。梦诗醒,不披衫,不顾炎寒自品甜。”这首词结束我的读感,仅供建华同学参考。
(文学社长)王福来2018-04-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