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沁塔拉草原放歌
赵建华
序二
时代精神的折射 杨长征
建华是我的学生,跟我学古典诗词,早年就爱好文学,近年老夫聊发少年狂,出了一本厚厚的自选集。
因校对的原因,我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最打动我的还是那篇报告文学《在弯弯的弓背上》。我认为建华写的主人公就是她自己。这篇作品体现出一种时代的精神。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摆脱贫苦、发展经济、追求美好,是时代的主旋律。为什么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播出时万人空巷,关键是有民族振兴的灵魂,“挥手上吧,开口叫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唱到当时十亿中国人的心里去了。为什么中国女排一次次感动国人,因为摆脱贫苦、发展经济、追求美好,正需要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而《在弯弯的弓背上》,正是这种精神的折射,让人能感觉到八十年代初期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气势。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我一直认为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放它几十年,再拿出来重读,还能让人感到那个时代的温度,身临其境,就是好诗好文章。不少作者写作时并没有为几十年后的读者考虑,所以不少作品很快就大浪淘沙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一千多年后还打动无数人的心;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让人眼前万里江山。通过赵建华的《在弯弯的弓背上》,我们仿佛重回八十年代初期,那熟悉的歌声又在耳畔飞扬: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在弯弯的弓背上》上的“她”,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为了让知识球发出最大的光和热,“她参加了省建材研究所的几项考核,通过多方考查、衡量,历经四个月的辗转波折,还没有文凭的她,终于以年轻肯学,有一定基础,中外文水平接近,思路清晰,文笔流畅,知识面宽,表达能力强,身体好等优异的综合条件,战胜了那些竞争的强手,被破格录取为外文情报翻译”。报告文学详细展现“她”怎么样攻坚克难,攀登科学高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说人生像是一张弓,那么一张弓背不也是一座山吗?……她虽然登上了山的高峰。然而,这里绝不是她理想的顶峰,当她极目远眺那广袤的大地时,她的视野更加宽阔了。她为展现在面前的那无数壮丽的群峰而激动,她更为能攀上一座新的更加高大、更加陡峭的山峰而振奋”。建华正是在这种时代的洪流中自强不息、脱颖而出,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这正是读《在弯弯的弓背上》的最大感受。
一首诗要寻找诗眼,一本书要寻找文胆,《在弯弯的弓背上》无疑是这本书的文胆。2018年青年节前后,习主席让广大青年重温毛主席的教导: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习主席还强调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相信读了建华的一些文章,很多人都能重回青年。
(杨长征简介:1967年10月生,广东惠阳人,中国致公党党员。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常委,珠海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珠海曼殊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珠海市香洲区侨联秘书长,珠海市香洲区吉大街道侨联主席,台盟珠海市支部顾问,《珠海文学》副主编。编辑地方历史文化专著《珠海简史》《珠海文史》《凤舞前山》《三灶1938》等。著有历史散文集《珠海的路》、诗集《台风眼》及散文集《纯蓝的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