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26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订重发】插队拾趣2 酒趣

[复制链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21:45: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酒   趣


    我学会喝酒也是在下乡插队以后的事。
    这么说吧,我从小对喝酒就没什么恶感。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就爱喝酒,在那些个实行供给制的年代,虽然我们的家庭条件还不算好,可是一有闲暇时间,他老人家就会约上几个老友,在我家里摆上杯盘,让妈妈给烫上一壶老酒,炒上几个鸡蛋切几片香肠,就着一碟盐卤花生米,然后他们就一边喝酒一边侃大山。等他们都喝到兴处的时候,除了高喉大嗓的喊酒令之外,还能扯着嗓子唱上几段京剧,看着就特别好玩。
    然而更让我开心的是每到这个日子,提着酒瓶子上商店打酒都是我的事,等回来以后赶上爷爷高兴,还能赏我一片两片香肠或猪头肉尝尝。这当然是我主动愿意跑腿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每当我要馋香肠或猪头肉的时候,就盼着爷爷喝酒。虽然那时我还从来没沾过酒,因为我一闻到酒味就头晕。
    后来在下乡临走的前两天,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来给我饯行,我俩也都想体验一回当男子汉的豪放滋味,就在城里一个大商店的二楼,有个当时被称作“冷食部”的地方买了两个冷拼菜,又买了一碗散啤酒回到家里就试着喝上了。结果是我们两人只把这碗啤酒喝了一半就不行了,都倒头足足醉睡了一下午,到了第二天还是有点发晕。
    下乡插队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前夕,我们知青点杀了一口猪,等菜都做好端上桌以后,有的人就提议说,无酒不成席。都过年了咱也应该买些酒喝点庆祝一下。于是点长就又派人去买了几瓶红葡萄酒,在大家伙都喝的时候,我也试着喝了一杯,一口下肚,觉得甜丝丝的很是爽口,于是就放心大胆地跟着喝了起来。酒后虽然也有些醉了,但是睡醒了以后还没觉得太难受。以后就开始敢喝酒了,喝完了晕乎乎的,觉得连房子都会转挺好玩的。就这样,以后就学着喝起白酒来,结果是越喝胆越大,越喝量越涨。
    但是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这酒自己平常是喝不起的。除非有同学或朋友来知青点来作客,那你怎么也得想办法作点菜打点散酒喝来招待人家吧。但是如果要来频了,你也是一样供不起。再有就是当地的社员家有事求我们知青帮忙的时候,比如帮他家搭个炕啦,抹个房啦,打口井啦,那个时候主事的人家肯定会管饭,我们才能找机会拉一下馋,喝一顿酒。当然,也有实在嘴馋了时候,几个知青打伙买些散酒、买一瓶猪肉罐头兑上一棵大白菜炖上一锅,喝点散酒解一回馋,当一回酒仙。但这样的时候实在太少,主要就是那时谁的口袋里都没钱。
    那时候一般迫切的想喝酒都得有一个原因。高兴的时候当然都想喝两杯;寂寞的时候也想借酒浇愁,就是连生闷气的时候还都想喝它两缸子呢。
    我记得在那是一九七五年的夏天,我们在锦县的东部出民工,补修因地震损毁的大凌河河堤。可刚到那没几天,我就因为在挑着河沙上坡时把脚扭坏了。也是为了照顾我,带队的队长就让我留在驻地养伤并给干活的人们做饭。
    话是那么说,要我养伤代做饭,刚开始我还觉得这是个美差,其实后来我才知道做饭的差事根本就不轻松。你看,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得起来烧火,燜上饭后再洗菜切菜熬汤。等大家伙吃完上工走了以后,我还得一瘸一拐的去挑水,挑满一缸后我还要涮锅备菜的预备晌午饭;等晌午饭也做完吃毕了,人家上工都走了以后,我又得该开始准备做晚上饭了。这一天天直弄得我光顾伺候这帮大肚汉了,自己都不能按顿吃个消停饭,而且每顿还都吃的是残汤剩饭,更不用提什么养伤的事了,连续十多天都是这样。时间一长,我嘴上是没说什么,但心里就不免得有些怨气了。
    我正没地方撒气呢,让我更上火的事又来了。这做饭的差事本来就是众口难调,再就因为买菜做饭的事都是我一个人包办,在大家伙看来好象这是个美差似的。时间一长可倒好,有的社员就红眼了。老是风言风语的上队长那里无中生有的造我的谣,给我上眼药玩。什么黄豆缺了,油少了,饭稀了等等都是我的不是。偏偏这队长的耳朵根子也软,听信了以后也不直说,也跟着旁敲侧击的点化我。这把我的心里直气得鼓鼓的,总想和他们大闹一场然后一摔耙子就不干了。
    可是这帮家伙都是暗地里鼓捣,谁也没直截了当的和我明来,这么一整我就是想发作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找不到借口只能在暗地里憋气。
    终于有一天让我忍无可忍了。
    这天上午,当上工的人们吃完饭走了以后,我就去到井台边去挑水。恰巧碰见在别队的当伙头军的知青同伴也来挑水。因为在所有的民工里面只有我俩是知青,又都是做饭的,所以向来在一起谈得很投机。所以今天我一看见他,就在井台边把我这些日子所受的冤屈和他诉说了一番。他倒是挺豁达的,听我发完牢骚以后就劝我:唉,干这伺候人的差事哪都一样,给这些人做饭哪有不受点屈的?你就心大点,无论他们怎么说,你就给他来个天津包子——狗不理,也干脆别拿它当一回事,过两天他们都说没劲就好了。
    就这样反复地劝了我半天,见我气消了点,就都打完水挑上后各自回家了。当我回去刚把饭燜上,菜熬好以后,就看他又来了我这里。一手端了碗清炒白菜片,一手拎了一瓶水果酒,我俩就连说带唠地喝上了。一瓶酒刚喝了一半,一看又快到中午了该到做饭的时候了,他就又急慌慌的扔下我一个人又赶回去了。
    剩下我一个人自己在屋里喝闷酒,我一边喝着闷酒一边想起最近发生的事,结果自己是越想越来气。就恨不能马上借着酒劲找队长和那些人大打一场架,好借机出出这口恶气。这不,脑袋一热又跑到小卖点买了一瓶果酒喝了起来。看来这瓶酒的酒精含量也太低,又喝了一半使劲我晃了晃头,还是没感觉到有什么醉酒的反应。
    既然没喝醉酒,自然也就破不开脸和他打架。但是憋在我心里我这些日子的窝囊气该怎么出?不出这口气我是怎么也不大甘心。于是,我就灵机一动,想了一个既不伤人也能出气的主意。
    我索性把剩下的少半瓶酒也不喝了,又往里撒了半瓶尿掺在里面,又把吃剩下的炒白菜片找张破报纸给盖上,就干脆脱了衣服钻进被窝蒙头装起病来。
    刚过了不大一会儿,我就听见上工的人们陆陆续续的下工回来吃中午饭的动静,我就蒙着大被躺在炕上依然装睡。当我这里躺在被子里的时候,就听先进屋的几个人在外屋地悄悄的议论:“怎么样,大家伙今天可都看到了吧?咱说他自己偷着吃小灶不冤吧?这不,白菜片都没吃完呢,酒还剩在这儿呢。快告诉队长去,明儿不能再用他做饭了。”于是我就听到了有人出去的声音,估计可能是找队长告状去了。
    但我还是躺着没动。又过了一会儿,我又听见进来的两个人的说话声:“我看哪,咱俩就别跟他们去了,东西反正都是现成的,兴他吃小灶,就不兴咱们也借光吃吃?”接着就听见咕噜咕噜的喝酒和嚼菜的声响。
    又过了一会儿,就听其中的一个人说:“这叫什么果酒,怎么象泔水的味儿?”另一个说了:“肯定是不好喝才剩下的,要是好喝还能轮到你了?”又是一阵咕噜咕噜的喝酒声。我心里这个解气呀,可想笑但又不敢出声,就在被窝里憋得浑身直抖。
    就在这时,我听见了队长进屋和大家伙七嘴八舌的小声告状的声音。我都捂出了一身大汗了,但为了装得象是真有病,依然一动不动,任他们说去吧。又过了一会。我就觉得有人在推我,肯定是队长:“喂,大晌午头的你又咋的啦?能起来不?”我“吃力”的爬起身,懵懵懂懂的揉着眼睛:“大伙儿都回来啦?饭菜都在锅里,你们自己盛吧。我今天浑身发冷,可能是感冒,让我睡一会吧。”说完就自顾自的又躺下了。
    第二天,队长又从家里的队上又叫来了一个人,说是来帮橱的。我自己估计队长的真实目的肯定是一来真的帮我做饭;二来也是给他们当眼线。当然,我考虑后者的可能性应该大些。(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沙发
发表于 2015-4-2 09:52:37 | 只看该作者
自小对酒不反感,
下乡之前首醉先,
出了民工当伙夫,
因为生气也喝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板凳
发表于 2015-4-3 20:0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麻沙老农 于 2015-4-3 20:12 编辑

下乡后知青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时,贫下中农也接受了知青的再教育。喝啤酒即为一例。原先村民主要喝自酿的糯米红酒,少数人还喝瓶装的白酒。公社所在地有青岛或上海啤酒出售,知青要求村里的小店进货时,顺便进一些啤酒。啤酒运来了,第一个尝鲜的是生产队会计,他是年轻人,口袋里也有几片小钱。买了一瓶,当场打开瓶盖。啤酒的质量很好,泡沫喷涌而出。会计从未见过起泡的酒,大惊失色,大喊:“这酒坏了!”听到知青说,泡沫多表示质量好。才半信半疑对着瓶口喝了一口,还未下咽,立刻吐在地上说:“味道像泔水一样。”天长日久,啤酒才越来越受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地板
发表于 2015-4-4 08:55:31 | 只看该作者
互通有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主题

1254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18
5#
发表于 2015-4-4 10:38:52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去插队,我也不喝酒,但是那里的农民很多都能喝,他们喝的是当地酒厂自己生产的金刚蔸酒,金刚蔸是一种野生植物,茎很长很硬,上面长满刺,农民农闲时上山去挖回来晒干,并砍成一片片的然后挑到酒厂换酒,这酒度数低,但是喝了后上头。每年春插前、双抢时、秋收前,生产队都会召开动员会,然后杀牛集体会餐,生产队就派人到镇酒厂挑几担酒回来,大家一起喝,我也就是从这才慢慢的学着喝酒的。
我喜欢枪,喜欢军队的一切,我愿和热爱军队的人交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6#
发表于 2015-4-5 08:06:06 | 只看该作者
俺与酒无缘!
下乡时自治区领导接见时喝了第一次酒:半瓶果酒,结果醉得晕晕乎乎的,下乡后因肚子疼被我所住的蒙古包阿爸劝饮了一小盅,睡了大半天,第二天才醒来,当年冬天病得瘫痪住院,大夫严厉警告我不得再沾酒,于是从此与酒断了缘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5

主题

2185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555
QQ
7#
发表于 2015-4-5 13:5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15-4-5 14:14 编辑

    看了楼主的“酒趣”,觉得下乡的知青们没喝过酒的估计没有,谁让咱们是华夏子孙呢!咱们老祖宗早在原始社会就把它发明了出来,足见“源远流长”了。
    下乡之前,家里有几瓶大酒瓶,里面是父亲从解放前留下来的酒,有白兰地、葡萄酒,都是进口货。不过,我们只是每年收拾屋子时,看一看,对上面花花绿绿的商标感兴趣,对于里面的味道,只有大的哥哥、姐姐能尝一下了。我第一次喝酒是在报名去云南之后,先去山西浑源的同学,赶回来送我,请我到甘家口的“森隆”去吃饭。当时,回京的有七八个同学,加上我和刘建,整整一桌。席间,他们要了一瓶“二锅头”,打开之后每个人都倒了一小杯(就是那种八钱杯,玻璃的上面有机器压的一圈纹,现在我家还有十个这种杯子,用来招待来的客人)。我是从来没喝过酒,连啤酒也没沾过,可是大家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送你,不喝是说不过去的,只好一次次举杯,一点点地把那杯酒喝了下去,那酒一到肚子里,马上起了作用,脸也红了,说话也多了,山西回来的“老头”、“铁杆”一遍一遍地讲:去了云南不习惯就去山西找他们。我对他们的热情,也感到没跟他们去山西,是个大的错误。酒足饭饱后,我是满脸通红,虽然没醉,但脸红成这样,真是无颜见父母的。于是,骑车跟刘建到了礼士路他家,一直在他家喝了好一阵浓茶,呆到近十二点才敢回家。亏得等门的母亲没注意,混了过去。第二天早上,头疼得厉害,一整天都是昏昏沉沉的。
    下乡后,没有家里人的管束,同学们有喝酒的,还是不敢喝酒。一直到十一“国庆节”聚餐,因为是我们来后的第一个国庆节,连里预备了傣族的香米烧酒,随便喝,那酒闻着香香的,喝到嘴里有点儿回甜,没有在北京喝酒那种烧烧的感觉,认为这个酒喝不醉,就把连长倒到自己碗里的酒慢慢地喝了下去,刚开始还正常,喝酒、吃菜、聊天,到了后来就感到不行了,头越来越沉,舌头越来越不听使唤,赶紧借口去方便,回宿舍睡觉去了,临睡晾了一大杯开水在床头的竹桌子上,因为,记得那些喝酒的同学说,酒后口渴,要多喝水,你看还记得这些,还是没喝醉吧。结果,从下午六点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才清醒过来,醒来之后,口干的很,一口气把一大缸子的水全给喝掉了。后来他们说起酒来,我才知道,在瑞丽喝的酒,虽然叫“米酒”,跟北京的米酒是不一样的,这里是用米做的烧酒,蒸馏出来的,最低55度,如果不到这个度数,供销社不收,不准卖。好家伙,都是“米酒”的名称把我骗了。后来,调到营部,亲眼见到老官司务长蒸米、拌粬、蒸酒的一整套程序,才知道这种酒和北京家里做的“江米酒”有多大的不同了。
   经过一年年的锻炼,酒精再也不能给我造成阻碍了,特别是农场改成兵团,我回连当文书之后,跟着傣族连长岩屯,那是天天、顿顿都有酒喝。连长的爱人没调来,他住食堂北边的西屋,我住食堂北边的东屋,只要连长有什么好菜,敲敲墙,我就心领神会,凑到一起,胡吃海喝起来。我就是在那时候(大概有四个多月)酒量大涨,回到营部后,那里的同学都对我刮目相看。
   也可能酒量是天生的。虽然,我在兵团七年半,没有几次酒醉的经历,但我就是比不过昆明女中的“老大”,她是我爱人的同学,在服务社当售货员,她可以一口气喝一口缸(1000毫升)白酒,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正常地跳皮筋,一点反应的都没有。所以营长,那个一米八多的邢台大汉,都不敢跟她比酒。后来,我去昆明,在她家里吃饭,见到她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都能喝酒,才知道,真的喝酒也是遗传。
   喝酒的笑话也多,我说一个最出丑的吧。那年“十一”,我们几个带着篮球队和学校的演出队去雷允(五营)联欢,上午去,中午吃饭,下午赛篮球,晚上演出。
   中午,吃饭时,我大概喝了两胶碗酒(一碗600毫升),下午,赛篮球时,酒随着汗都散出去了,晚饭不敢多喝,只喝了一碗半,可能是中午的酒劲没全散去,加上晚上的酒,吃完饭就觉得不对劲,可是演出也得去,没想到他们把我们的位子摆到了舞台上面,五营的领导和我们几个干事交叉着坐在舞台上面的一边,一举一动台下的观众都看得清清楚楚。演出一开始,我就感觉胃里一个劲儿地翻腾,可是节目一个一个,接的挺快,我是越来越不好,总感到要吐了,虽然几次都压了下去,但演最后一个节目时还是没忍住,“哇”的一口全吐在了舞台上,坐在我旁边的副营长吓了一跳,幸亏我们坐的椅子前面有桌子,而桌子外面又围了红布,而我全吐在了桌子下面,舞台下面看不到。真是万幸!
    还有一次,带着篮球队去边防部队联欢,也是酒喝多了,感到要醉了,赶紧辞行,生怕吐在部队里,可是部队的领导太热情了,一送再送,一直送我们出营门。结果,就在部队领导转身离去之时,我的胃承受不住了,酒啊、肉呀、菜的全吐在了部队的大门口,使得站岗的战士吓得直往后跳。众目睽睽,你说是不是出洋相!
   年轻时仗着年轻,“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惯了,好像是豪爽的表现,喝醉了,没什么,睡一觉就好了。怎么喝也不当回事。那年在我家聚会,六个男生喝了七瓶白酒,五个女生喝了五瓶《中国红》。你说怎么样?
    现在,年纪大了,虽然也想喝酒,但是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提醒自己,“身体第一,不要过量!”尤其是2012年发现有脑梗之后,喝酒就不再敢多喝了,每次都是先喝一点儿,感觉还好,再加一点儿,喝酒就没有那种豪气了。   
   唉,真是老了!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0:30:08 | 只看该作者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5-4-5 13:58
看了楼主的“酒趣”,觉得下乡的知青们没喝过酒的估计没有,谁让咱们是华夏子孙呢!咱们老祖宗早在原始 ...

哥哥,那你还是老当益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9#
发表于 2015-4-7 08:18:24 | 只看该作者
热闹!雷午寨主还真够能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5

主题

2185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555
QQ
10#
发表于 2015-4-7 09:21:36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5-4-7 08:18
热闹!雷午寨主还真够能喝的!

现在不行了,有心无力,不敢多喝了。保命要紧。哈哈……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23:01 , Processed in 0.21901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