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棋中王 于 2015-10-22 14:49 编辑
排队效应 近日,某特色农产品展销,在复兴公园直销橘子,吸引了众多晨练人们排着长队抢购,甚至公园里的保安人员还要维持秩序。笔者并未发现橘子有什么特色,不过价格每斤1元,倒是不贵。也许人们是贪图便宜,一袋10斤、两袋20斤地购买。公园里突然涌现出拎着这么多橘子的人,又见长龙似的排队,向来精打细算的上海人,认为这是划算的,纷纷加入了购买橘子的队伍,而且没有少买的。你想啊,自从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几乎没有这种排队购物的现象了。这么多人排队,肯定说明物美价廉。于是,从众心理促使大家趋之若鹜。其实,同样的橘子、同样的价格,在其他水果摊上也有,且可以随便挑,却无人问津。道理很简单,即排队的效应。 笔者联想到前不久,在桂林的河坊街,路遇一家新疆人开的馕饼点,见许多人在排队买馕饼。引起了我的美籍华人朋友的关注,他对我说,这家店的东西肯定不错,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排队。于是,我也加入了买馕饼的队伍。足足排了1个多小时,才买到这家有特色的馕饼。尝味道,的确与以往吃过的馕饼有所不同。排队时,我身后一位广东游客,根本对馕饼没有概念,也是冲着那么多人排队才尾随而来的。我想许多人都会想起排队效应的故事:有一个人出门逛街,正走着,发现走在他前面的人突然狂奔起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在后面狂奔。狂奔的人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于是他也赶紧排了过去。他问排在他前面的人:“请问先生,前面干什么?”对方回答说:“我不知道,你只管排队就是了,一定是好事。”反复询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一定有好事。就这样,队伍越来越长……其实这种莫名的排队现象,我们曾在当年物资匮乏时期亲身经历过。的确一见排队现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尾随排队,再与身后排队的人招呼一声,到前面打听是卖什么东西的。因为,那时是票证时代,难得免票证的商品供应,人们肯定是要排长队抢购。如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丰富,甚至出现了过剩,以致商家运用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营销模式,来吸引消费者。 排队效应,有的的确是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人们冲着品牌商誉、货真价实、价廉物美排队,譬如,轰动全国的“油条哥”,河北省保定市银杏路“刘家豆腐脑”早餐窗口前,每天都会出现长龙般等候买油条的队伍,就是因为这家早餐店老板刘洪安,使用一级色拉油炸油条,而且每天把剩油倒掉,创出了自己“良心油条”的信誉。从而凭着诚信,赢得了众多市民的信任。诚然,也不乏商家利用排队效应搞营销噱头。譬如,曾有报道说,一些开发商为促销楼盘,故意雇人当托排队买房,制造楼盘供不应求的假象。这种假象,极易影响到有刚性需求的自住购房者的心态,进而做出不冷静的失误决策。假如仅仅是水果之类的低值易耗商品,也就罢了。这要是房子、车子之类的固定资产,一旦被忽悠了,即使反悔维权,届时也难上加难。 因此,生活中凡是遇到排队的现象,都要打听清楚,切不能盲目跟风。以致陷入“一个人无意中的狂奔,引起了一条不知所以的长队”的“排队效应”。 (原创于2012年11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