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唐于春 于 2022-11-8 14:55 编辑
时时想起周家村的一个人,是个小学老师,也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挺业余的那种医生。大家都称呼他王老师。乡下那两年半,我跟他的接触很多,五十年过去了,现在年老忘性大,好长时间记不起那人的名字。忽然有一天,在蒙蒙细雨中却灵光一闪,终于想起来了,他叫王子臣。 平日里大家称呼他王老师,或者叫王大夫,他个子矮矮的,穿着也不讲究,三十多岁配上下颏一绺小胡,显得老了许多,我们下乡那年他刚说上一个山东小媳妇,过得也挺凑合。王老师家挨着周孝方家,我们男生住周家西屋,跟王老师一墙之隔。听说文革一开始,王老师就被撵下了村里小学的讲台,由另外两个年轻些的周孝方、王福才给孩子们上课。王老师平时能给人看个病,算个卦,看看阴阳风水。在农村也算是个很另类的“人才”。文革中因为搬神弄鬼让公社抓进牛棚斗批改,被关押在一起的是本大队梁家村的一位老中医。患难之时,老中医身染重病,王子臣床前床尾悉心照料伺候。老中医很有一手看病妙招,没有传给亲生儿女,单单地全都教给了王子臣。当年偏远的山沟沟缺医少药,落魄秀才般的王老师,穿着脏兮兮一件破棉袄,农忙之余,起早赶晚给村民们看病扎针,贫穷生活中总是悠然乐观一团和气,后来就成了生产队里兼职的“赤脚医生”,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去找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出诊,是给老韩头治病。那是下乡的第二年,两个刚从山东被娶到关外大山沟的小媳妇,相伴到大队驻地梁家逛供销社,回来时路过富贵屯捡回只死鸡。山里人平日油腥少,很少吃到肉,见到村外丢弃的还带着体温的鸡,怎肯错过?回到家里美美地端上饭桌。不料引发全村鸡瘟。那时我被生产队分配看青,晚上夜班巡逻,白天闲逛满村乱串,东头西头没少在各家吃鸡。这天吃到老王头(王建春)家,“胡子”出身的老韩头住北炕,我个小知青跟两个老跑腿推杯换盏,老韩头新近摘掉了坏分子“帽子”,心情大好,不料吃得太猛,喉咙里卡住一块鸡骨头。急忙找来王大夫,水灌,馒头噎,手抠,筷子捅,百无一用,最后套车赶了二十多里山路,连夜送到呼兰医院,取出来了。老韩头大难不死,把鸡骨头好好地包起来珍藏,却是有病再也不肯去找王子臣。 下乡后的第一个春耕,知青被生产队的青壮年们折腾得累死累活,不料村里两三天内接连死了几个壮劳力,村民们依着旧俗,在各自的家门前撒小灰祛鬼。大家都怕是什么传染病,嘴上不说,心里害怕,问问这是什么病,听王大夫说是“东风不雨”,后来知道那叫中风不语,西医叫“脑卒中”,想来这王老师还是很有几下子,不过那病来得急,荒野山村之中,再高明的医生也是束手无策。王老师给人看病收不上什么钱,有时还要贴钱搭上些药,渐渐地五里三村有了名气,找他看病的多了起来。 在村里我跟王子臣很谈得来,从他口中知道了“遍插茱萸少一人”,吴茱萸是主治喉舌口疮,咳逆寒热;跟他借来《黄帝内经》学习针灸,在足三里穴上扎了好些针,有人说腿不扎不瘸,眼不扎不瞎,于是作罢;跟他借来残缺的小册子《万事不求人》,看黄历,推八卦,差点成个神棍;跟他借来二人转唱本,一有空就吟诵那缠绵多情的唱词…… 冬天到了,山沟里蒙上了厚厚的白雪,男生都抽走了,女生都回城了,集体户剩下老哥我一个,只能自找乐趣打发时间。然后是参加一打三反工作队,然后是报名师范回城,跟那个矮矮的胖胖的王子臣王老师王大夫,竟再也没有见面。 在微信群里跟周孝方唠起往年旧事,他说改革开放后,王子臣走出大山沟,在磐石呼兰和桦甸八道河子挂牌行医,办诊所、开药店,统称“老王头大药房”,生意很火,把两个女儿都培养成医生。一晃多少年过去了,一代知青在艰难中成长的同时,步入不惑之年的王老师也在不懈地追逐着生活的方向,奋斗中创出一片新天地,足以令人敬佩。只是听到王子臣2016年去世,享年80岁,不免令人唏嘘叹惜,此生无缘相见。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