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记忆:说酒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11:3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1:3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5-3-18 11:4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主题

2226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838
QQ
13#
发表于 2025-3-31 10:3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25-3-31 10:40 编辑

知青记忆


知青与酒

    知青时代,酒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饮料”,每天收工回来,洗去泥土、汗水和疲劳,去食堂打来简陋的饭食,常常会用酒来解除疲惫。从刚下乡时的不会喝酒,到后来的大碗喝酒,就是与劳动、疲劳一起成长起来的。
    在云南,下乡的日子里,每逢假日、节日、赶街日,同伴、好友的生日,连队杀猪、杀牛、甚至捉到小动物,都是喝酒的日子。
    喝的酒多数是从街子上买来的米酒,那酒醇香浓厚,要挑街子上刚验过的55度以上的,不足55度,傣族连长就会说那是不合格的酒,喝了伤人。后来,凡是从连队出来的战友,都不喝低度酒,认为不“正宗”。“改开”以来,市面上大多数酒都是42度、53度,喝起来总不是滋味,觉得掺多了水,喝起来没味道。
    喝酒都要吃菜,知青喝酒,只要有酒,吃什么都可以,猪肉、牛肉当然是最常见的,傣族吃的“撒撇”、酸扒菜、棕包虫、飞蚂蚁,更是下酒的好菜,更别说缅甸比朗(大嫂)挑来的花生米了,那更是家常便菜,瑞丽的花生米,那时候一元钱可以买一奶粉桶,少说也有三斤多,买一桶可以吃好久,实在不行,食堂打来二分五一份的酸豆角,一样也是很好的下酒菜。
    那时,北京带回来的“红星”二锅头,65度,那是最高级的了。北京每家一个月才凭购货本卖给两瓶,我75年回兵团因为要办理“病退”硬是买了4瓶带回去,可是直到回北京时还剩了3瓶,送出去的一瓶还是送给了已经调到深山连队的老组长。那时,好像“送礼”是个十分丢脸的事情,多次拿出来,想送给办事的领导,最后都又放回了箱子里。真是“丢不起那人”,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剩下的3瓶酒,就在临走与大家告别时一起拿出来,与同甘共苦的知青一起喝掉了。
    回北京后,又重新分配了工作,下乡时练出的酒量,让同事吃惊,那时北京人喝酒,喝上3两,就差不多了,自己能喝他们的三倍。后来出国日本学习,日本人爱喝酒,我们带的“茅台”,他们特别喜欢,每吃饭,教员翻译就主动去买茅台酒,……后来回北京建成“零件中心”开业时,日商没征求我的意见,就确定参加开业典礼的每位客人送一瓶茅台酒,那时茅台已经涨到了26元一瓶,中心开业后,每年办四期培训班,培训使用日本机械的技师和工作人员,开业剩下的酒就放在我们仓库的小储藏室里,还有30多箱,来的讲师和我,每天讲完课,吃完饭时,就两人一瓶,不到三年,那些酒 就都喝完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太奢侈了。
    酒,对于知青来说,是解除疲劳的良药,是解决想家麻醉剂,是欢乐的助推器,是终身难舍的“饮料”。
                 ——看到楼主的文章,有感而发。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5-6-25 17:51:13 | 只看该作者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25-3-31 10:39
知青记忆

知青与酒

上山下乡沐雪风霜,我们饱尝尽了酸甜苦辣知青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6-25 17:56:22 | 只看该作者
磨难炼成铁臂膀,苦乐自风流。喜看山花又烂漫,笑看冬夏与春秋。夕阳无限光阴在,热血丹心天地留
。再回首向前走,知青豪气在心头。干了这杯酒,豪气在心头嗨,干了这杯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88

帖子

6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53
QQ
16#
发表于 2025-6-29 13:07:35 | 只看该作者
有了知青这碗酒垫底,咱什么酒也不用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2 10:34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