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春耕:知青的田间挑战

[复制链接]

7

主题

10

帖子

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5 16: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春耕:知青的田间挑战

当凛冽的寒风悄然退去,温暖的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生机与希望降临人间。农谚有云:“懵里懵懂,清明下种。”它仿佛是大自然发出的严厉告诫,即便你再迷糊,到了清明这个节气,也必须开启播种的征程,否则便会与农时失之交臂。

在南方的春耕时节,插秧,也就是“莳田”,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农活。而在插秧之前,犁田是首要工序。上一年晚稻收割之后,田地里通常会种上红花草,它们宛如绿色的精灵,在来年化作肥沃的有机肥,滋养着这片土地。不过,犁田这门技术活,对于我们这些知青而言,只能望而却步,队里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们才是这一领域的行家。他们一般要将田犁三遍、耙三道。犁田,实则是对土地的一次深度唤醒。健壮的耕牛拉着沉重的犁铧,老农稳稳地扶着犁把,精准地将犁头插入田的深处,把沉睡已久的泥土翻上地面。老农跟随着牛的脚步,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复前行。倘若遇到下雨,他们头戴小巧的斗笠,身披蓑衣,宛如风雨中的勇士,依然坚守在劳作的岗位上,片刻也不停歇。

耙田则是用耙的锋利刀片将大块的泥土切割成小块。同样是由牛拉着耙,为了增强切割泥土的力度,老农会站在耙上,前后脚错开,分别踩在耙的两块面板上,身体微微后倾,左手牵着牛的缰绳,右手握着牛鞭,嘴里不时发出清晰的指令,指挥着牛的行动。从表面上看,耙田似乎没有犁田那般费力,但实际上,这也是一项充满危险的工作。万一脚滑进田里,又没能及时止住牛,那锋利的刀片就可能会伤及脚部,后果不堪设想。在犁第二遍田时,就要往田里放水,犁田和耙田交替进行,田里的泥块逐渐由大变小,最终变成平整细腻的一大块,上面覆盖着一寸深的水,宛如一块嫩滑的豆腐浸泡在水中,为即将移栽的秧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温床。

拔秧通常是小孩和妇女们的工作。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负责挑秧,年轻的妇女则以插秧为主。不过,这并非绝对的分工,一切都要听从队长的安排。拔秧、挑秧和插秧我都曾亲身体验过,其中插秧的时间相对更多。拔秧时,要迈着弓箭步,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小心翼翼地分开秧苗,左手迅速抓住秧苗往上一提,然后将根在水中上下抖动几下,最后贴着水面用力向后一甩,伴随着“啪”的一声脆响,去除根部的泥土。拔好的秧苗还需要进行捆扎,用稻草把它们捆成一束,采用的是一种叫做“剪刀缚”的捆扎方法,捆好后的稻草结如同张开的剪刀,而且是活结。插秧时,只需捏住一个头用力一拽,就能轻松解开。

挑秧的时候,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就像敏捷的小鹿,在田埂上健步如飞,欢声笑语不断。而我,挑起那两捆沉甸甸的秧苗,感觉整个世界都倾斜了。刚迈出第一步,身子就开始不受控制地摇晃起来,活像一只喝醉了酒的鸭子。我紧紧咬着牙,双手死死地抓住扁担,试图稳住身形,可那扁担却像一条调皮的泥鳅,在我肩上滑来滑去。每走一步,我的脚都像被钉在了地上,沉重得难以抬起,而田埂又窄又软,我的脚时不时就陷进泥里,好不容易拔出来,又差点一个趔趄栽进旁边的水田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艰难地挪动了几步,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打湿了衣衫。好不容易跑完一趟,我整个人就像被抽干了力气,瘫倒在田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插秧讲究“三指入土,二指插秧”,要求秧苗横成排、竖成行,间距基本相等。刚开始插秧时,我完全是一头雾水,浑水摸鱼般地分出几株秧苗就往田里一塞了事。由于插秧是倒着往后退的,两只脚应该落在秧苗的空隙处,但我毫无章法,随意性极大。我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常常一脚踩下去,就把要插秧的位置踩出一个深深的坑。为了让秧苗对齐,我只能往坑里插,结果秧苗不是只露出一个头,像个可怜巴巴的小矮人,就是飘在水面上,像一群迷失方向的小船。有时为了让秧苗扎根泥土,我顾不上间距,只求它们能“入土为安”。插完一垄上岸一看,别人插的秧苗整整齐齐,露出水面的高度一致,每一束粗细均匀,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而我插的这一垄,横不成排,竖不成行,有的秧苗在水面上“仰游”,有的则被淹到了脖子,只露出一个头,有的一束多,像个胖得走不动路的胖子,有的一束少,又像个瘦骨嶙峋的瘦子,与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随着插秧次数的增加,我逐渐掌握了一些要领,基本能达到要求,但与老农们精湛的技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车水,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简单来说,就是把水潭里的水输送到田里,灌溉庄稼的过程。车水唯一的工具是木工自制的水车,水车大约有 4 米长,主要部件包括宽约 20 公分的水槽、可运转的木片以及一套传动系统。传动主要依靠两个木制的齿轮,齿轮边缘有四个踏脚,每个相隔 90 度,整架水车全部由木头制成,做工十分精细,水车的转动全靠人踩踏脚来实现。

车水时,把水车斜靠在水潭边,尾部放在水潭里吸水,头部出水。水车头部两侧立着两根 1.5 米左右的木桩,两桩之间横搁一根长扁担,用绳子扎牢,形成一个门框形。车水的人双手扶住扁担,双脚如同走路一般,周而复始地踩着踏脚,水便源源不断地被输送上来。那些熟练掌握车水技巧的人,车水时就像当今年轻人在跑步机上跑步一样轻松自如,两人还能有说有笑。然而,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车水实在是难如登天。我站在水车旁,看着那转动的踏脚,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我双手紧紧地扒在扁担上,手指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了。脚刚一踏上踏脚,就像踩在了棉花上,软绵绵的,根本使不上劲。我努力想要跟上节奏,可脚却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怎么也不听使唤,常常踩不到踏板,整个人悬空挂着,吓得我哇哇大叫。如果不及时抬脚,很有可能被后面转过来的踏脚狠狠击中。一天车水几个小时,就相当于走了几个小时的路,而且双脚离地面还有一定的高度,每一脚都要尽可能不踩空,我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抬一下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后背黏糊糊的难受极了,可我却连擦汗的功夫都没有。那时的我们,为了生计而忍受着这份劳累;而如今的年轻人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却是为了减肥健美,心境截然不同。
唐清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 05:12 , Processed in 1.20120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