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不成文”的家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在我小时候,父母亲给我们定下的家规是:“要注重勤俭,过好穷日子。”“人家的东西再好,咱不要;人家的钱再多,咱不想;要想有,自己有。”父母亲用通俗简朴的几句话,教诲我们怎样去做人、去挣钱,警示我们怎样去奋斗。 我家没房产,父母这一辈子都是租房住。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我家住在东大街。房东是一位老尼姑,姓吴,人们都习惯称呼她为“吴爹”。“吴爹”单身一人,房子的产权是她侄女的,房租就作为侄女给她的生活费。我们住进去的时候,“吴爹”就已经好大岁数了,年老多病。“吴爹”七十多岁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那时,“吴爹”的一日三餐,打扫卫生,换洗衣服被单,全由我母亲照应,一直到“吴爹”病逝我家才搬走。街坊邻居都说唐奶奶喜做好事,街道干部也把我母亲作为道德模范表扬。 母亲热心街道工作,每天都忙个不停。她当了个居民小组长,负责所在地段的治安工作。哪家门没关好,她帮人家看好;哪家小夫妻闹矛盾,她主动上门调解;街道宣传的大小事情,都是她挨家挨户去做。邻居都夸赞说唐奶奶这个小组长蛮称职的。年终,街道居委会奖励她一条毛巾、两块钱让她高兴得不了。有一次,我说:“这点奖励也让您高兴的!”母亲说:“在家也闲着,能做点好事就多做点吧,不图回报,心里踏实。” 父母亲生前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物质财产,如果说留下遗产的话,那就是这:“不成文”的家规。这“家规”在我心里价值连城,是一笔无形的精神遗产,是我终身受用、永不贬值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永远向前的不竭动力。 参加工作后,我在单位入了党,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本人被表彰为优秀党员干部,党建示范带头人。 妻子是党员,在单位也是先进党员。退休后整天闲不住,担任了社区居民小组长。每天除忙活家务外,还要参加社区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把社区党小组活动阵地办在家里。有一次,她们社区党员的活动,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朋友看到电视后,打电话对我说“看,你家老邱上中央电视台了,也成名人了。” 在我们的影响下,儿子也积极要求向上,中专毕业后参军并入了党,在部队两年,儿子入了党,被评为优秀士兵、提拔当了班长,参加军区比武还获得一次三等功,拿回家一块金光闪闪的奖章,退伍后在单位也是优秀党员。 家规、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家的每一个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小孙女上幼儿园时,我们带她乘公共汽车,她非闹着我们要替她买票,我们解释说:“你还小,不够身高,不需要买票”,她才没事。三岁的小孙子上公园时都知道要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去。 习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今年春节前,我从外地退休回家了。到家的当天晚上,一家人在一起聚餐,餐桌上我对他们说:“我父母先前给我定的家规,至今不会过时。如今,我们一家六个人,有三个党员,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可以成立一个家庭党小组了。我们虽然是夫妻、父子、母子关系,更是同志关系。为把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我想再增加一条家规:就是,咋家每个月开个党员民主生活会,我们要互相监督、互相爱护、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妻子和儿子非常赞同,小孙女在一旁拍手说:“好啊!,我也要参加。” 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是一家子人行动的准则。在当前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想,重提家风建设,重新修订家规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家的家规,在我的倡导下增加了新条款,能不能坚持做到,还有待于我们全家人的努力,特别是我这个党员班长的模范作用。 我想,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就是一种正能量。 我家这“不成文”的家规,虽然没有形成文字,但我要把他深深地烙在家庭每个成员的心中直到永远。 泰州市海陵区工人路54号105室 唐怀扣 2016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