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经过一番思考,小齐找到小苏,把他的想法告诉她。 “能行吗?”小苏没有信心。 “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小苏只好同意试一试。 小齐和小苏来到校长室,这里现在住着丁校长。隔壁房间锁着门,唐校长一家已经搬到工具房去了。 丁校长正在办公,见小齐和小苏走进来,忙让他俩坐到墙边的长条椅上。他对这两个孩子很了解,知道他俩来找他,一定有什么事。 小齐说:“丁校长,我昨天到南边操场,看到唐校长和杜先生在那里劳动。听小苏说唐校长身体不好,她现在一放学就去替唐校长干活,我很感动。” 这时小苏已经泪流满面,忙用手帕擦脸上的泪水。 丁校长一边同情地看着小苏,一边继续听小齐讲话。 “大人的事我不懂,我只知道唐校长当过新四军,现在他身体不好,能不能让他干轻一点的活?这样小苏就不用替他干了。” 小苏哽咽着说:“我不怕替爸爸干活,就是每天只能放学后帮他干一小会,不能减轻他多少劳累。我真想不去上学了,好从早到晚替爸爸劳动。” 丁校长叹息一声,说:“让唐校长劳动我也是有看法的,但我一个人说了不算。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你们的话我会放在心里的。” 过了两天,小苏欣喜地告诉小齐:“我爸和杜先生不去平操场了,学校让他们整理花园,就是原来我家门前和路西那两个,我爸管我家门前的,杜先生管西边的。爸爸要我谢谢你,说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 小齐对这两个花园很熟悉,以前他和小苏常带两个妹妹到花园里玩。几年下来,花园四周的冬青树已经长得快有他们高了,里面的桃树、杏树和梨树也都先后结果。园里还栽有各种花卉,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但园子里杂草丛生,一些杂草长得比花木还茂盛,地上随处可见废纸、墨水瓶和砖头瓦块,学校只在大扫除时才派些学生来打扫。现在唐校长和杜先生专门打理,花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不少先生和学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春天快过去的时候,钦中新来两个先生,小齐听说他们是从省城下来的,也是右派,到这里算是“发配”。镇政府、钦小和卫生所也陆续添了新面孔。钦中来的一个新先生是画家,学校让他在南北通道两边房子的山墙上画宣传画。这个先生画什么像什么,不但人画得像,眼睛画得更是传神,居然能盯着下面的人看。小齐从北边看画上人的眼睛,这双眼睛盯着他;从北向南走,这双眼睛的目光会跟着他转;从南边再看这双眼睛,仍然在盯着他看。这个先生真是神笔马良。 有一天,小齐忽然心中一悸:省城、县城的右派发配到钦工来,钦工的右派会不会也要发配?他们不会发配到县城和省城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