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常情缘 四 3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114

帖子

5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5 07:3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

    邵文章书记发现一个问题:“上管改”委员会五名成员中,竟然没有一人是党员。
      星期天上午,杨爱华瞅个机会,邀田齐出去走走。他们走出学校大门,门前是一条拐向东的大路,大路北边是学校围墙,南边是一条自西向东流的小河。沿着小河往西走是河堤,堤上有三四尺宽的小路,路边是杂草、砂土和碎石。堤北边先是学校围墙,走过围墙是一片玉米地。山前坡地土质差,玉米长得参差不齐,裸露的地表散布着砂石和杂草。
    杨爱华穿着淡蓝色隐花衬衫和黄绿色军裤,田齐穿着灰色衬衫和深蓝色长裤,两人在河堤上边走边聊。聊了一些闲话,杨爱华渐渐转到正题上。她问田齐:“你有没有想过入党的事?”
    田齐一愣,沉默片刻后说:“没有。”
      “现在你是‘上管改’委员,邵文章书记说你们五个人没有一名党员,你如果入党,‘上管改’有了党员,情况就不一样了。”
      “可我条件不够。”
      “怎么就条件不够了?邵书记要我帮助你,让你先当入党积子。”
      田齐默然不语。
      “你下乡地方没有动员你入党吗?”杨爱华换了个角度。
    田齐摇摇头。想起去年工作组开批斗会前找他时,陈文虎说过“火线入党”的话,便说:“也算是有吧。”
    杨爱华问:“什么情况?能不能跟我聊聊?”
      见杨爱华好奇,田齐便把事情的原委讲给她听。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大娘,儿子为革命牺牲了,她只是戴顶富农帽子,又没有错误言行,你说怎么批斗?这样的火线入党,不要也罢。”
    杨爱华说:“你下乡那里的故事真不少,上次的崮子,这次的刘胡氏,有时间多给我讲讲。我一直想了解沂蒙老区,我爸当年就在沂蒙山区打鬼子。有一次在蒙阴县,跟他搭档的指导员受重伤,他们把指导员送到一个姓罗的老乡家里养伤。日本鬼子搜捕八路军伤病员,罗大爷为掩护指导员被鬼子杀害了。指导员伤愈归队,后来当教导员,在孟良崮战役时牺牲,咽气前掏出一个油纸包交给我爸。油纸包里是一叠北海银行⑶纸币,是他几年来攒的津贴,里面有一张纸条,说如果他光荣了,就请战友帮他把钱送给蒙阴县的罗家。我爸趁部队休整时请假去蒙阴,把教导员的钱和自己的津贴一起交给罗家人,还通过有关部门将罗大爷追认为烈士。
    田齐说:“原来你们家跟沂蒙山区也有缘份。那里很多乡亲都掩护和帮助过八路军伤病员。我们村西边有个村子,一个叫张同义的战士在姓周的老乡家养伤,跟老乡家大女儿好上了。老俩口很喜欢这个战士,在他伤愈归队时让两人订了亲。后来张同义在南方再次受伤,留下伤残,便断绝了和周家的联系。大女儿苦等六七年,不知听谁说他牺牲了,绝望之下嫁了人。张同义打听到她出嫁了,这才回来看望老俩口,感谢他们的养护之恩。谁知长大成人的二女儿周云娟,爱上这个有情有义的伤残军人,非要嫁给他不可,跟着他远嫁到几百里外,留下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这个战士和这家两个女儿的故事挺感人。”
      “沂蒙老区的革命传统故事和婚恋爱情故事很多,光我房东大爷大娘的故事,半天也讲不完。”
      “是吗?你现在就讲给我听。”
      于是,田齐便从识字班讲起,讲识字班们如何跟八路军的文化教员学文化,如何做军鞋烙煎饼拥军支前,如何动员男青年参军上前线;识字班积极分子刘在兰,就是那个刘胡氏的女儿,不嫌贫爱富,跟她家帮工梁乃仁相好,动员了梁乃仁和她兄弟刘在亭一起参军,还趁势动员好几个青年,成为识字班拥军支前模范,连区县和队伍上都知道刘在兰的名字。
    他们倚着一座小桥的水泥栏杆,田齐回头看着桥下的流水,感到有点口渴,便停下来歇歇嗓子。杨爱华见田齐不讲了,忍不住追问:“后来呢?”
      田齐只好继续讲。梁乃仁和刘在亭跟着部队打鬼子、打老蒋,最后参加孟良崮战役,刘在亭牺牲,梁乃仁受伤,伤愈后复员回到季家庄子。
    杨爱华没忘了刘在兰和梁乃仁的关系:“梁乃仁复员,最高兴的要数刘在兰吧?”
      “那是,刘在兰既为兄弟牺牲伤心,又为梁乃仁复员高兴。只有她娘刘胡氏悲伤不已,虽说还有一个大儿,可儿子再多也不想让他牺牲啊。季村长告诉刘胡氏,刘在亭的仇已经报了,是梁乃仁炸死敌人机枪手,给她儿报的仇。不久季村长到她家送烈士证,顺便替梁乃仁提亲。刘胡氏一口答应,还把两间西耳房送给他俩。那时刚土改,她家原来有二十几亩地,划成富农。因为是抗属和军属,土改工作队只分了她家十几亩地。成了烈属后,村里便把她家和别的烈属一视同仁了。梁乃仁、刘在兰就是我的房东大爷和大娘。”
    杨爱华说:“这几个人都挺值得敬重。我明白你为什么宁愿不要‘火线入党’,也不愿批斗刘胡氏了。”
      “你说的对。不过还有一点,算是感情因素吧,房东大娘大爷待我像亲人一样,我怎么也不能当‘白眼狼’,去批斗他们的老娘和丈母娘啊。”
      说到感情因素,田齐又想起琴子,情绪立刻低落下来。当时不愿批斗刘胡氏,应该说跟她是琴子奶奶也有一点关系,但这层关系并不清晰。后来刘胡氏为了让孙子娶上媳妇,强迫琴子去换亲,甚至玩弄以死相逼的伎俩,给他和琴子造成终身遗憾,这就让他难以原谅了。
    杨爱华察觉到田齐情绪的变化,问:“你怎么了?是不舒服还是触动了什么心思?”
    田齐慌忙掩饰:“没有,我只是想起在乡下的日子,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有些事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

     注释
     ⑶北海银行:我党在山东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银行,发行的纸币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山东根据地的主币,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山东解放区乃至华北、华中解放区的本位币,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三个创始银行之一(另两个是华北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1-3-16 08:06:09 | 只看该作者
领导希望他入党,
爱华受命将他帮,
两人说起老区事,
多少事迹动心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7 16:56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