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岁月(二)

[复制链接]

9

主题

12

帖子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建华 于 2024-11-17 14:01 编辑

初识盐碱地


      滨县,时惠民地区所辖,位于黄河下游以北,老滨城在北镇西北20多里处。这里古为蒲台,又称滨州,曾属齐地。《太平寰宇记》有“滨州治渤海县,以在渤海之滨为名”的记载。

      这里最著名的故事,好像是出生在这里的唐赛儿。

      唐赛儿,明代农民起义的女首领。明成祖时,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开挖运河,南征北调,在山东就征调役民数十万,百姓徭役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唐赛儿于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自称“佛母”,以白莲教的名义组织数千农民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青州官军,又得到各地义军响应,联合成了万人大军,于是攻打胶东各地,攻府掠寨,杀富济贫,官吏四散逃避。明成祖使召降,唐赛儿怒斩来使。于是明廷派重兵镇压,令各地缉拿唐赛儿未果,还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捕杀天下出家妇女几万人。唐赛儿后在围剿中脱险,匿于齐地太河以东深谷,深谷中,有一处山头称为唐三寨,传说是唐赛尔屯兵的地方,因唐赛尔在家中排行老三而得名,旁边还有唐赛尔的祭天坛,至今矗立在那里。还有一座山,海拔800多米,山顶酷似人脸仰面向天,五官清晰可见,惟妙惟肖,当地民间称作佛母山,更传说是唐赛尔的化身。

      这里北依渤海,属于黄河冲击形成的鲁北平原,地是盐碱地,满地里石头难寻,春天小雨过后,地里冒白硷,白花花一片。而这里,虽然人们劳动以工分计,一天才值一两毛钱,可这里的人们种棉花种出了奇迹,杨柳雪这个村子皮棉亩产超百斤,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棉区大寨。

      路刚所在的村叫石庙,就在杨柳雪的南面一箭之遥,踞东北向的老滨城也就五六里路。石庙村东边,紧邻一条人工河,村西是一个借着地势凹陷又人工扩容的大湾。

      这里的人工河是笔直的,又叫干渠、干沟,上口有十来米宽,底宽四五米,水深多在一米左右,干渠直通黄河边,黄河的水通过虹吸设施引到走向不同的各条人工河里,确保着这里的人畜用水和庄稼灌溉。要说引黄工程,这里可是真有了年头了。

      黄河的水是不能直接喝的,挑到家里简直就是两桶泥汤。所以,这里的人家都备有大缸,挑满了黄河水,撒上一把白矾,不多时一缸水便澄清了,上面是水,缸底是泥。用这水烧水喝,有种滑润的口感,好喝。那时候这里还没有使用自来水,这里的人们就管黄河水叫甜水,是相对原来的地下水说的。遇到黄河流量小虹吸放水不及时的时侯,人工河里的水也会随之干涸。这时候不得不喝井里的地下水,村东头有口老井,井不深,可以直接用担杖钩子挂了桶摆满了水提上来。那水又苦又涩又咸,喝不下也要喝的,怎么喝?有条件时抓把茶叶泡里面,权当喝茶。

      人工扩容的大湾是用来蓄水用的,生产队里时常从村东的人工河里往村西的大湾里引水,再加上接引一些老天下的,下雨时地里流的,这些水在大湾里储存着,也是人畜共用水,也是村西地里的浇灌用水。无论是村东的河,还是村西的湾,除了饮用外,人们在这里洗衣、孩童在里面洗澡、天热时牲畜也到里面泡泡。水是农业的命脉,一点也不假。

      在黄河水里洗澡?不是说跳进黄河洗不清吗?那可真是洗不清!黄河水中的泥沙,经过千里迢迢的奔波磨砺,细的像面粉一样,喝进嘴里都没有沙尘感。用来洗澡,手感是滑溜溜的,像打了肥皂。如果在人工河里洗了澡不用清水冲一下,那可好了,等干了的时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泥人张,是地下文物再现,绝对一种景观!

      路刚和他的伙伴们很快便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七个人轮流做饭,大家一个锅里摸勺,相互照顾,也很团结,男生女生也都学会了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学会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只是三个男生中,偶尔会悄悄到城里,凑点碎银子买只烧鸡或猪蹄,然后藏进玉米地里解解馋,——

(待续)


路建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4 10:33 , Processed in 0.20601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