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路住宅区预算审核开始
80年的冬天,五冶的双林路住宅区地皮落实了以后,基地建设逐步走入正常序列。图纸设计基本就绪,施工现场开始进入具体施工。最初的民用住宅楼是6层,层高为2.8米,每栋楼各自分别按3个单元和4个单元两种户型设计.80年先开4栋基础。 有四个工程公司进入现场,每个工程公司先做一栋宿舍基础。从这里五冶总公司开始初步引入了竞争机制,提出了要求:说是以后哪个工程公司干得又快又好,以后就要他多干一些,谁干得不好,就把他赶出去。不要他再干五冶内部的基地工程。 四个基础四种设计方案,结构布局等完全不同。施工图纸发到合同预算科,科长把图纸叫给我,安排我先算一下工程量,编出预算初稿以备与工程公司核对预算的时候使用。接受了任务之后,就开始进入角色。我首先在桌面上摆开施工图纸,拿出设计规范,还有笔和纸,开始计算。我以前也没有学过建筑制图。这一回就从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开始。按部就班地从点、线、面、体的平面图,左视图、横截断面图等计算出混凝土基础垫层、混凝土基础、钢筋、砖砌体基础、和混凝土地圈梁、土方挖土及回填土等工程量进行反复计算,然后运用《四川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978年版)等相关文件,并使用当时的材料预算价格,我已经可以初步确认每个住宅楼类型基础的预算造价和建筑材料的大致需要数量。 时间又过了两个星期,有关基地施工的各工程公司预算也编制完成,报送到预算科,到这里与我核对。通过具体核对工程量,我看到我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公司预算员的计算结果大体上相似,心里也就有点底了,这说明我的计算思路与客观实际基本接近,所有工程量计算基本上是正确的。这个结果已经得到了基层预算员的认可。 在审核预算中,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列举了大量的计算式以及相关文件,拿出了充分的书面依据,说服对方接受了我的意见,剔除了多余的工程量后。按统一的分部分项子项名称和定额内容费用组成,在统一计算步骤的基础之上,确定了这四个类型的宿舍基础工程造价。经过我们核对后的预算双方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 基础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反映出一致的意见:预算科审核的工程施工图预算与实际施工的成本大体相似。基本上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透过和几个工程公司预算员的工作交流,基本上摸清了他们的计算思路,通过这一次业务实际的探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对于我今后的预算审核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也为我以后几十年的工程造价管理积累了实战经验。 1981年夏季,成都地区遇上了近50年未遇的特大雨水,我门的办公大楼底层都进了一尺多深的雨水,我们五冶公司双林路住宅区整个施工现场都被雨水淹没了。请看下一节《共青团员在抗洪第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