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7-5-20 00:33 编辑
一晃,加入“中知网”满一年咧!在这块全国各地老知青云集的风水宝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回想入网的前前后后,真有点戏剧般的可笑。我曾是一名插队知青,2005年初,不知咋咧,竟用一周时间撰出一篇万余言的“乡下岁月”共分四小节,副题是“我的知青生活”。那时,家中尚未有电脑(既便有,我亦不大会操作),篇什写好后,是通过打字部打印的,从而一古脑儿发往省市报刊,得失在彼,静听天裁。不长时间,被《咸阳日报》、《陕西工人报》等报刊节选发表,端详样报样刊,虽喜在眉梢,总感情未了、言未尽。本想继续写下去,由于重任在肩,工作繁忙,这一夙愿一直未了。前年下半年,行将退休,终于可自主揉搓日历,故又重拾“青春记忆”,一头扎进“青葱岁月”,截至去年4月底,已写出知青散文58篇(当时,已写过半),面对10万字的拙作,左思右想,欲敬请亲身经历的老知青们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修订完善。 “知青”系40年前中国社会家喻户晓的名词。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符号。自己所呈现的一个片断、一种农具、一幅图景、一串故事,看有无缺陷与不足,我立马想到了“中知网”,打开网页才知晓只能浏览,不能上传文章,主要的是先向网站提交个人申请,等待批准,由于不懂操作程序,尝试几天,泥牛入海无消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干着急,没脾气。正犯难之际,忽然收到雷午寨主超版主的一封电子邮件,让我先发去几篇文章并教我如何注册上网,于是5月7日注册成功,并顺利学会发帖。 投入“中知网”怀抱,“新手上路”,如鱼得水。首先将不大成熟知青纪实文学书稿,一篇篇发帖于网上,印象颇深的是当天就上传了5篇,版主留言:“每天只能发1至2篇。”从第二天起,严格按网站规章制度行事,每天只发两篇且认准一个栏目,直至发完为止。 时至今日,“工分”不断攀升,由“新手”到“金牌会员”,再到“论坛元老”,不经意间,我浏览了网页个人资料:在线时间568,积分3537,金线2312,主题数393,回贴数815,比起有些老知青所挣的“工分”,可谓“小巫见大巫”,望尘莫及。 一年多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感悟: 其一,非常感激“中知网”这块园地,面向知青,服务知青;关爱知青,温润知青,散发着浓浓的知青情愫和泥土的芬芳。我常常定位自己是“半拉子文人”,“咬文嚼字”仅是个人爱好与追求,真的,“平生就好这一口。”尤其,从网上拜读到不少有关知青题材的温润佳作,颇有启迪和教益,学海无涯,受益匪浅。 其二,我深感“中知网”诸位超版和版主特别具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天天审阅,不厌其烦,篇篇留言,字斟句酌;一篇文章无须重复发多次,一次足矣。恕我冒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因为各版块稿件上下滚动,隐蔽再深,也会从石头缝里抠出来,难逃版主的火眼金睛和慧眼识珠,如若好诗妙文,肯定能及时见诸主页,“天女散花”般地发帖文,真不需要,大可不必。 其三,“中知网”像滋润老知青晚年精神生活的“蒸笼”。面对“蒸笼”,我们作者首先要把自己的“馍”,精心“和面揉到”,揉出筋道,揉出味道,这样放到“蒸笼”里,大火蒸熟自然香气四溢。倘若自认面是白面,心急火燎,若揉不到,饥不择食,热蒸现卖,急于揭锅盖,试想,放入“蒸笼”的“馍”,肯定半生不熟,难免无人问津,贻笑大方。 其四,喜中有忧,无不纠结。国内众多知青网站,如今,有的热热闹闹,有的冰锅冷灶。前不久,据国内一家知名知青网站披露,今年下半年该网站将“谢幕画圆”,其原由不得而知。深谙,报刊也罢,网站也好,毕竟还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国内众多知青网站的创办,多为知青为,为知青;知青系,系知青;知青写,写知青,纯属知青情结。扪心自问:知青网这杆大旗到底能扛多久?我不敢多想,又不得不想。不过有一点,聊以自慰,只要“中知网”存在一天,我会不遗余力,上下求索,在“中知网”里“挣工分”…… (题图选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