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1968年12月22日 毛泽东号召知青上山下乡

[复制链接]

64

主题

107

帖子

4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6: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军垦农场锻炼的北京大学生
  红卫兵运动持续两年多,终于闹得革命领袖也头疼起来。尽管他们此前一再呼吁“复课闹革命”,震荡和混乱却无法制止。到1968年暑期、大学仍不招生,工厂仍不招工,六六、六七、六八3届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呆在城里无事可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领袖的号召力仍然无限。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通行证
广州知青去海南农村落户
海南知青武装训练
邢燕子(中)与姐妹们在一起
农村“赤脚医生”
  (人民网资料)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老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3 08:47:53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文革乱糟糟,
几届学子无处消,
于是发令全下乡,
知青一词由此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471

帖子

485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53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4 11:36:3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是被愚弄的一代人,是邓小平结束了上山下乡运动,七九大返城结束了千千万万个知青战友的苦难生涯!



      七九大返城一要感谢知青领袖丁惠民,我不论邓小平的前后功过,单单就知青回城还是要感谢邓小平。我是1978年回城的,不牵扯七九大返城。但是,我站在知青的立场上,就邓小平全盘否定上山下乡运动,让知青返城是完全支持赞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17 02:02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