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化石 于 2016-6-24 20:22 编辑
我的青春回忆-----改造
没事画了一个图,图中引发我的回忆。那一年七十年代初在大丰大中农场加工厂(原三师十六团直属营加工连)用我们青春年华参加技术改造的艰苦年代。 技术改造首先要提到他们----镇江轻化技校67届有知识、有技术的大哥、大姐们。要不是文革和随着风起上山下乡,他们定是镇江市各轻化系统企业的中坚的、青春有活力技术骨干。六十年代末我在特定环境下与他们走到一起到东台新曹农场接受再教育,七个多月后调到大中农场六港,没有多长时间,由于轻化技校的大哥们有技术、有特长,加之加工厂急需这样的人才,为此有幸与他们调往加工厂。 大中农场原是个劳改农场。由于备战又处黄海前哨,将劳改犯内迁另处,加之正在组建兵团将该农场改建为三师十六团。我们所在是该团直属营加工连,当时粮、棉、油加工工艺是原改造劳改犯而形成的劳动力繁重、加工设备老旧的加工生产线,为了改变这个落后状况,由该厂老领导和镇江轻化技校三老大加之我等人员组成技术改造小组。 首先对粮、油加工车间进行改造。现状是进料工具是用笆斗、箩筐和锹,通过手臂、肩扛而繁重劳力将小麦、稻子、黄豆、菜籽、花生、棉籽送进加工口,再把初加工料用前面所述工具和劳力输入细加工,成品和废料再用繁重劳力搬运、堆放。每个流程下来两条腿要跑多少路,劳动环境又太差,粉尘高污染。榨油车间全是在高温下、高强度的体力操作,榨油设备是人力扳榨,不扳不榨少点力就少出油。炼油车间是小作坊土设备,手工操作体力劳动强度大,可谓是脏、累、差。现在是以知青群体组建的兵团战士为生产劳动者,那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改造落后的设备。 当时我们只有两只手,一无图纸资料,二无设计经验,三无标准规范,几乎都是要靠他们三老大(Y大、C大、Q大)自己一点一点去摸索,但工作中所遭遇的困难却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虽然在操作中也走访、了解、收集了周边区域加工厂的设备情况,但白手起家只有简易工具,用我们的双手对旧设备进行土洋结合,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对旧设备进行维修和改造。 技术上功关由三老大,Y大擅长机械绘图设计,拿出方案与C大、Q大商讨、修改,最后由他们带领我们进行实施。我记忆中对米、面加工车间改造中,车间拉平重新放样设计。设备地座、输送U型地槽需要土木工艺,由于我是城建学校生,土木工艺由我担当。为此土洋结合没有木材用砖彻地座模样和输送U型地槽模样,最后用混凝土浇灌地座,用混凝土抹U型地槽。在抹U型地槽中,我自制了U型抹子,将U型地槽抹平抹光,使改造项目顺利进行。 在建空中上下、平行输送槽和输送斗、输送轮时,他们发挥特长当了钳工又做扳金工,干了电焊工又顶个车工,凭他们智慧和双手在白铁皮上作画、下料,在各种型号钢材和钢板上计算、下料,当然主要工具是白铁剪刀、夹钳与錾子和钢锯与各种鎯头等。我记得在将角铁制成U型工艺中,将一根根一样长的角铁料,象生打铁一样徒手用剁子鎯头,一下又一下剁出U型槽料,干得手上起泡、腰酸背痛,五指伸不直,两腿站不起,就这样剁出了各种材料,为改革创新建立新技术加工线打下了基础。 在技术改造中他们是样样都干,什么工种都来,终于先将米面加工实现机械自动化输送、输出,风送、风出工艺减少了粉尘污染,改观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们年青才二十出头,不知累不怕苦,加班加点、趁早摸黑,后又改造了榨油车间、炼油车间等。 他们不抽烟不喝酒,将青春和智慧贡献在那里,使加工厂的生产工艺、劳动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率提高了。可是他们累倒了,年青二十多点小伙子,将病残、伤残留给了自己。他们这一辈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与共和国同呼吸、同命运。他们是我的楷模。我与他们共同在艰苦的岁月中成长,从中学会了不少本领,为我经后奋斗打下基础。现在原来的加工车间、加工线没有了,可是精神还在。 2013年6月21日YWL(龙化石)
原来的大中农场桥还在(2013年春节拍摄)
原加工厂在老大中桥前方。现在的米面厂。(2013年春节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