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42237|回复: 9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5-22 16:07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2#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22:3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20-4-15 12:45 编辑

目  录
                   .
1. 【首章】 总述
1.01 空前绝后的大移民
.
2. 【上集】 上山下乡历尽沧桑的辛酸人生
2.01 下放地之贫穷         2.02 知青的饥荒
2.03 住牛棚 与蚊蝇蚤虫相伴   2.04 抬高压电杆 工棚寻人
2.05 乡小运动会的知青领队    2.06 出山之行 进城入店
2.07 在县城旅店吵架闹事     2.08 靖城派出所的所长
2.09 水田的农活 蚂蟥       2.10 乡民的劳累 送公粮
2.11 双人锯原木 新旧对比    2.12 革命化春节 斧伤
2.13 爬火车 维修工 军官     2.14 帅男秀女 两次释放
2.15 冤枉重逮 私审搜身      2.16 入狱 白面书生 蚊虫叮咬
2.17 夜深之狱 饥寒交迫 返乡  2.18 可怜知青父母心 雨前回家
2.19 音乐摧枯拉朽 拥抱 磕头  2.20 知青的文娱生活 大难临头
2.21 文娱生活 唱歌 禁书焚书  2.22 文娱 新华书店 堕落荒唐
2.23 苦中有乐 野生动植物    2.24 出山办事 活捉小蟒蛇
2.25 野趣 原始娱乐 特花娱乐  2.26 知青的情爱 我的初恋
2.27 火车站过夜 坡子街续情   2.28 知青情爱的延续与终结
2.29 土匪 摘杨梅 比武切磋    2.30 在农场的斗殴 园犳道歉
2.31 群体斗殴的后续结果     2.32 钱粮被盗 打架 招工
.
3. 【中篇】 评论
3.01 论知青偷鸡摸狗的问题    3.02 论知青过往的打架斗殴
3.03 论知青的青春无悔      3.04 论历年的上山下乡运动
3.05 论知青的赔偿问题       3.06 论中华民族的信仰
.
4. 【下集】 出山求医及文革受怨的奇特经历
4.01 生病下山 走厢道       4.02 上公路 拦汽车
4.03 住卫生所 坐拖拉机      4.04 在渠江渡口的路边
4.05 在渠江西岸的草地上     4.06 坐船 去医院 进诊室
4.07 看病 入住甘棠医院      4.08 陌生人 病情讲解
4.09 看望 失踪 新病人       4.10 哭逝 来客 肉票
4.11 岳麓山上讲英语事件     4.12 半耕半读期间的言论风波
4.13 怀疑毛事件 辩论 毒打    4.14 皮蛋宴 被打后的境遇
4.15 外出革命大串联        4.16 加入红卫兵 缺德事
4.17 窃客车 广播器材事件     4.18 反水 回夺广播器材
4.19 红卫兵抓人 父母伤心     4.20 诉衷肠 学习班 盗案了结
4.21 疑毛事了结 故乡人      4.22 出院前一天 邂逅美女
4.23 病愈出院 赶集 去渡口    4.24 返太阳坪 农场 匪宴
4.25 在回古村的公路上       4.26 夜走厢道 归队 思绪与梦
.
5. 【尾章】 结束语
5.01 致谢.欣慰.幸福 知青将成就中华民族的新辉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3#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22:4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20-4-15 12:48 编辑



1.  首章 总述
   现在,我已年迈退休。虽然,我已旅居国外,身在南洋,长住新加坡。但是,我不会忘记:中国,那是我的祖国;中国农村,那里有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曾经,我是中国的一名青年农民,四十多年前,由于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运动,我从城市下放到农村,那是一段难忘的历程。
   文革是中国的一场浩劫。文革期间发生的事情,若非亲身经历,许多事实都让后人难以置信。那些年代,中国没有侵略战争,却有上千万精英死于非命;那些年代,由于政治迫害,中国有近亿民众受尽折磨;那些年代,国家疾病缠身,当年比喻为祖国花朵幼苗的千千万万青少年中学生,被从城市移民到农村,经历了后人难以想象的暴雨风霜。
   从1966年5月文革开始,全国的中学生,就没能再读书。为了响应那位从韶山出来的伟大统帅毛主席(简称“韶帅”)的号召,她们投入到政治运动,组建红卫兵,串联造反,拿下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立下汗马功劳,被当年报刊誉之为革命小将。     
   但到1968年,其“夺权”的历史使命达成之后,重新复课的环境已不再存在。当时,所有的大中学校全已瘫痪,工业生产全面倒退。那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此背景下,这些被文革耽误了三个年头的中学生,既不能读书升学,又无法让工厂安排工作,变成了社会的包袱。此时的中学红卫兵,当年的革命小将,已被视之为城市动乱的因素。

(1.01 文革大串联在天安门城楼前照)

   此境况下,如何安置这些人?已成为当年的一大难题。但是,所有难题,遇到伟人的壑智,便轻易化解。该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公布了韶帅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各省千千万万“有知识的”身体健康的青少年中学生,全部被送往农村。就这样,城市动乱的因素,被分散化解了;社会的包袱,轻轻地抛给了农村。
   啊!那是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年代。随着韶帅一声令下,这些祖国的花朵幼苗,这些当年的革命小将,这些原本可以升学或在城市就业的中学生,便全部去到了农村。从此,她们开始了人生之中最为艰难的历程。中学生上山下乡,这是那个时代的一项政治任务,谁也无法抗拒。于是,农村,它扛起了这个重任,安置并养育了这些被城市抛弃的青少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4#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22:47: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9-4 13:55 编辑

     那些年月,我正好也是中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当了七年多的农民。下放那年,我还未满20。自此开始,与众多从城镇下放的青少年一样,我将自己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农村。由于当年下放的地方名叫“古村”,而我,在古村曾当过多年农民。为纪念那段难忘的历程,我将自己曾经拥有的“古村的农民”这一身份,缩简为“古民”,以此作为现用的网名或笔名。      
     中国农村,它是伟大的!尽管它当年非常贫穷,但是,祖国有难,义无旁贷,它敞开自己博大的胸怀,收容了文革年代被政治运动耽误了的数百万青少年。是农村,让当年告别故土的下放中学生分享它的资源,让他们在自身的躯体上吸取养份,滚打长大;中国农村,它如同再生父母,对当年被城市抛弃的知识青年有养育救助之恩!
     当年,所有的中学生,自下放之日起,便按报刊上统一的叫法,被称为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实际上,知青就是农民。这些知青,其城镇户口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被迁往了乡村。知青,它是新入籍乡村的从没干过农活的城市青少年。据统计,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各地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下放的知青,全国有1600多万。
       文革爆发之后的那些年代,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城市青少年的户口被迁往乡村,这是人类空前绝后的人口大迁移!瞩目全世界,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实为全球第一,是宏伟的“壮举”!从维基百科资料可查到,柬埔寨全国人口2016.1.1的统计数为1590万。偌大一个国家,全国的总人数,还不及当年中国移民的知青数。由于这一“壮举”,使得中国一千六百多万的城镇中学生从此告别了优越的城镇,开始了艰难的历程。


(1.02 本文作者 下乡那年照)

     这些知青,有的单个插队落户,有的集体去到农场或边营。各处的知青,尽管农活不一:有的耕田种稻,有的植树割胶,有的军垦拓荒,有的放羊牧马。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在全都年迈,基本上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对过去奉献的青春年华,对那些在乡村经历过的艰苦日子,一个个都记忆深刻并感慨万分!要知道,那一段在广阔天地里的知青岁月,太沧桑了!
     对那段沧桑岁月,近些年本人在海外陆续回忆,击键成文:谨以此书,献给祖国那些在上山下乡的岁月里经历过磨难的知青朋友,以及救助过知青的父老乡亲。
     富贵养庸人,苦难出天子。经历过乡村的磨练,如今,知青之中,不但出了个国家元首,还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与此同时,伴生出千千万万的感人故事。这些人才和故事,汇铸成了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那个时代特有的,受错误路线危害却仍然积极向上,为追求光明的人生而顽强拼搏的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不过,本回忆录记述的只是普通凡人知青年代的点点滴滴。这些点滴,虽不轰轰烈烈,但反映的是当年下乡插队知青的真实状况,揭示的是某个微薄小理,或者是自身失败的某一教训。若能够给读者有所借鉴,那就没有白写。
     如实地记录当年经过的历程,这是本人写这篇回忆录的宗旨;尊重大陆目前的实际环境,绕开敏感的政治话题,这也是本文所贯穿的。
     本文中的人物,除开涉及到打架偷盗等不光彩的事之人采用化名外,其他都是使用的真名实姓。由于年代久远,中凭记忆写下的往事,其发生的时间不一定准确。为此,凡文中涉及的人员,若哪位看到并发现有原则性错误,请帮忙给予指正;我的QQ:871217155;收到短信后我会马上与发信人电话联系。顺告:若只是时间有偏差,其事情存在并没有原则性错误,则不对原文作更改。见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来自 5#
发表于 2016-8-26 07:59:55 | 只看该作者
又是鸿篇巨著现,
古民海外把乡念,
恰逢文革五十载,
献此大作回忆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2

帖子

1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4
来自 6#
发表于 2016-8-26 20:19:47 | 只看该作者
向仁兄致敬!将知青难忘岁月留给后人追记研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7#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20:42:21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26 07:59
又是鸿篇巨著现,
古民海外把乡念,
恰逢文革五十载,

谢谢超极版主龙行天下赐词鼓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8#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20:46:18 | 只看该作者
袁晓忠 发表于 2016-8-26 20:19
向仁兄致敬!将知青难忘岁月留给后人追记研究。

谢谢网友晓忠君赐字鼓励!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1:5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9-4 13:55 编辑

2  上篇:知青岁月的辛酸人生   .

   

2.01   下放地之贫穷   .

    1969年1月,我从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下放到该省西南边陲山区:靖县。在靖县,我插队落户在太阳坪公社(现叫太阳坪乡)的一个名叫古村的山窝里湖南简称“湘”,而湖南的西南部山区,即“湘西南”,那里曾是中国土匪最为猖獗的地域之一。“湘西土匪”,全国闻名。清朝和民国时期,此地土匪横行。
    还是共产党有能耐,这里几十年上百年解决不了的土匪问题,自解放军来后,便全部剿清遣散。据文革期间的调查,当年该山村40岁以上男人全都当过土匪土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啸聚山林占山为王的职业土匪;另一类就是平日农耕到了闲暇时节互相邀集一伙人打家劫舍,带有“突击”性质的业余土匪 -- 知青网友:潇湘之子刚下乡的知青好奇,问他们过去为什么当土匪,他们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说是太穷。确实,那里很穷,当时,离管理失控的土匪猖獗年代已过去20年了,当地农民还是连饭都吃不饱。
    为什么穷?为什么会连饭都吃不饱?原因很多,共性的原因就不提了,这里只说说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比较起湖区,或者,比较山区之外那些较平坦的地区,光只说生产粮食的环境,古村山乡就远远不如。山区原本就稻田少,加上日照短,水阴凉,亩产低,这成了当地“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来到那里时,大多数家一天就中午能吃一顿白米干饭,早餐晚餐全都是用一些乱七八糟的菜叶草皮加些碎米煮出的稀食来填肚子。
    熟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深山老林,也有它让人值得回味的可爱之处:每年六月,那是当地杨梅成熟的季节。每到此季,那山坡野岭自生自长的野杨梅,曾让我们“享”之不尽。
    这一季节,不论是知青还是当地农民,只要是居住到这里的人,都要抽出时间去到山上采摘杨梅,尽情地品味。可惜那野杨梅太酸,我们知青吃后,个个都曾在夜晚睡觉中,梦见自己因吃杨梅而酸掉了口中全部的牙。甚者,有的在梦中被惊醒,因“牙齿掉光”而被吓出了冷汗。正因为如此,为防止自己的牙齿不被杨梅酸损掉,尽管那野杨梅多得“漫山遍野”,知青大多都不敢多吃。
    而当地的农民,他们竟然一把一把地吃。与知青不同,她们吃杨梅有“绝招”。经观察后发现,他们吃杨梅既不吐核,又不用牙齿咬。而是:将数颗野杨梅一同放到口里,用嘴上下紧压一下,挤出一些酸甜水,然后就着这些酸甜水,将那整把杨梅连肉带核全部吞进到肚里。据说,这样一举三得:其一,可以保护牙齿;其二,补充了营养;其三,用吞下的核填饱了肚皮。这就是,当年当地的农民,他们在“穷”的环境下自创的多年继承下来的“完美”吃法;这就是,那年月,我所下放之地特有的真实乡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1:5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9-4 13:56 编辑

    曾经,我亲耳听到古村大队的副大队长元良说:每年杨梅季节,是山上的野杨梅帮他家省下不少口粮;在青黄不接之季,是野杨梅,帮助当地的困难农民度过饥荒。就是在下乡的那些岁月,有次在荒丘野外,我亲眼看到:古村农民钟元节,他排出的大便竟是一堆“干干净净的”杨梅核。当时的我看到后惊呆了,身为知青的我,被见到的那一堆完整的颗粒分明的“景象”震骇万分!完全没有想到:当地的乡亲农友,他们食后所排泄的,竟是这等模样(“吃杨梅不吐核的原因是为了充饥,我见过杨梅成熟季节,某些当地人的大便,就是一堆杨梅核,这是真的。”-- 知青网友:大林小杜)这,就是当年我下放之地的“穷”之写照。
    还要补充一个片段:当年下放到古村山乡,每到我们知青吃饭的时候,就有一些周边老乡的小孩过来,站在我们的厨门旁边,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们吃饭,渴望得到一点施舍。看到乡孩那凄乞模样,下放的头一年里,我们总要匀一点饭菜给她们分享。但到后来,知青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自我吃喝都成了问题,就不再施舍了。自从断绝施舍之后,知青的厨地就很少有小孩来“骚扰”了。但是,从此之后,我们也失去了孩童围绕在身边的亲近和欢乐。
    啊!我永远忘不了当年断绝施舍的那一幕。


    断绝施舍的前一日,知青晚上开了个会。会上,除讨论如何度过粮荒外,还讨论并通过了对邻舍乡孩不再施舍的决议。与此同时,知青还推选我为发言人,次日由我向孩子宣布。会后,所有知青的心情都十分沉重。一方面,我们也遇到了粮荒,要开始勒紧裤带过日子了。另一方面,在我们心里,那些乡孩并非乞丐。大家都明白:她们是跟我们亲密了一年多,曾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的小伴侣。天真无邪的他们与知青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若不是穷困潦倒,我们决不会这样。
    至今我还记得,向乡孩宣布决定的那天,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你们都要吃饱。今天这一餐,是你们在我们这里吃的最后一餐了。”听到这话,她们全部吃停,一齐转注向我。面对孩童们突然地对我聚焦,看到他们那疑惑而又渴望的眼神,我心虚了,原先准备的话,全乱套了。我语无伦次,好不容易才向他们解释清楚:我们知青现在也变穷了,也吃不饱饭了,你们以后不要来了。不对,不对,我说错了。我们还是欢迎你们来玩。只是,以后来的话,这里的人都不会再分饭菜给你们吃了。没有办法,对不起了!说过之后,我求救似的,眼睛在其他知青那里望来转去,希望有人帮腔。
    但是,谁也没有再说。当时,整个厨房,一片寂静。随后,我听到了“吧、吧、吧”的扒饭声。乡孩不会讲客套话,但是,从她们大口大口地吃饭,有的竟边吃边流泪的情形,我知道他们非常难受。吃完饭之后,他们一个个赶紧道谢匆匆离去。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女孩有点特别,其眼睛深情而又泪水汪汪,在道谢的同时,她胆怯而又使劲地向我们鞠了一躬,然后快步离去。
    啊!那一幕,永远地印在了我的心间。多少光阴岁月过去了,我忘不了古村孩童那个年代贫穷饥饿的可怜模样!每接触到祖国乡孩穷困的信息,我都会想起当年断绝施舍的那一幕,心生愧疚!
    以上描述的,就是我当年的下放之地。下放在这样的穷山僻野,此处的知青与当年下放在新疆、云南、内蒙、黑龙江等边远地区的知青一样,比那些离城镇较近处的知青经历更多的苦难。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来自 11#
发表于 2016-8-29 08:43:52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8-28 11:50
2  上篇:知青岁月的辛酸人生   .
   
2.01   下放地之贫穷   .

湘西著名土匪地,
穷山恶水出产低,
只有六月野杨梅,
虽然酸透也充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来自 12#
发表于 2016-8-29 08:45:25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8-28 11:54
曾经,我亲耳听到古村大队的副大队长钟元良说:每年杨梅季节,是山上的野杨梅帮他家省下不少口粮;在青 ...

知青食堂善施餐,
后来实在无粮办,
只好宣布停施舍,
难忘最后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0:40:35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29 08:43
湘西著名土匪地,
穷山恶水出产低,
只有六月野杨梅,
超级版主赐予的四句词,
将我当年下放之地的状况精练概括。
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471

帖子

485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53
来自 14#
发表于 2016-8-30 13:3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外山庄 于 2016-8-30 13:32 编辑

我们从城市出发
走向偏僻的村庄
走向广阔天地
历经了那蹉跎岁月的
重重磨难
我们才知逭
衣村生活的艰苦
我们才知道
贫穷落后的苦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2

帖子

1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4
来自 15#
发表于 2016-8-30 14:00:02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描述,令人心酸。一样的,都有这样情景。昔日岁月难以忘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6#
发表于 2016-8-30 14:25:01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8-25 22:41
1.  首章 总述
     现在,我已年迈退休。虽然,我已旅居国外,身在南洋,长住新加坡。但是,我不会忘记: ...

知青年代回忆文章,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7#
发表于 2016-8-30 14:31:49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8-25 22:47
那些年月,我正好也是中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当了七年多的农民。下放那年 ...

赞同作者对知青插队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8#
发表于 2016-8-30 14:39:21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8-28 11:50
2  上篇:知青岁月的辛酸人生   .
   
2.01   下放地之贫穷   .

阅后,我清楚了湘西南的习俗之一,即吃杨梅不吐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19#
发表于 2016-8-30 14:45:1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知青张希伟 发表于 2016-8-30 14:25
知青年代回忆文章,值得一读。

把当地乡下的农民的贫穷描写的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4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8-31 09:46 编辑
方外山庄 发表于 2016-8-30 13:30
我们从城市出发
走向偏僻的村庄
走向广阔天地
是啊,对长期居住在城市的青少年而言,当年下乡对其观念和意志的升华,那是其它方式都无可比拟的。从这个角度考虑,今后录用国家公务员,是否必须从下乡的大学生中选拔?值得研讨。谢谢方外山庄赐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50:24 | 只看该作者
袁晓忠 发表于 2016-8-30 14:00
真实的描述,令人心酸。一样的,都有这样情景。昔日岁月难以忘怀。
谢谢晓忠兄的持续关注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5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8-31 10:01 编辑
中国知青张希伟 发表于 2016-8-30 14:31
赞同作者对知青插队的观点。

谢谢希伟的关注与点评!
老兄你连续点评四次,并且每次都有独到之处(有新意)。
不愧是金牌会员!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2:2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9-1 13:54 编辑



2.02 知青的饥荒

       农村是艰苦的,本文,对当年在人民公社插队的知青的状况,围绕衣、食、住、行,尽可能客观地作一番描述。“民以食为天”,先从“食”说起。
       刚下乡的第一年,由于是国家配给粮油,知青的“食”问题还不大。但之后,国家配给断绝,问题就大了。从下放的第二年开始,所有知青,不管是谁,都与当地农民一样,没有政府补贴,全靠自己出工的工分在本队领钱和分配粮油。在古村四队十位知青之中,我是当年出工最多的前两名之一。但是,我所分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吃。要知道,当年古村的乡民,家家都是靠“返销粮”才度过饥荒。而我们,这些外来知青,并没有给队上增产什么粮食,相反,还要瓜分他们的口粮。我们的粮食不够吃,就不奇怪了。
       当年,在古村辛辛苦苦地出工,最好的那年,一天的工分就值四角钱,这还是因为旁边有一个国营林场在古村砍树伐木,分给社队一些红利。后来山上的树被砍伐得越来越少,红利也就跟着少了。我离队的前一年,队上出一天工只值二角三分。这还算好的,山外差的生产队,没有伐树分红,一个正劳力干一天活只能得八分钱。古村大队长老蒋曾经对我说:你们来之前,这个山乡,家家都因“急需钱用”而在社队留有借条,户户都欠了“公家”的钱粮。
       那时候,队上分的油,如果遇上好年头,我们知青能吃上五六个月;差年头,则两三个月就吃完了。余下的日月,只能花高价到集市去买,否则,就只能吃无油的红锅菜了。当地乡民当年是如何熬日子的,我不好说。知青的情况,我就再清楚不过了。知青比乡民在经济上稍许宽裕。但是,高价油太贵,知青也没有那么多钱长期购买。再则,赶场的集市,那些年月经常遭遇督查。粮油都是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物资,只允许政府按统一的价格购销,市面上禁止卖买。遇到督查,你再有钱,也买不到。基于以上情况,当年绝大多数的知青都品尝过缺粮断油饥肠枯锈的苦头。
       那年月,古村很难吃到肉。当地农民,除开偶尔有办喜事的“阔”亲戚请你去赴“宴”,否则,基本上都要等到过年才能尝到肉味。知青稍好,大多都有城市父母的支助,逢场赶集便可以去市场买点高价猪肉。但是,我们的钱也不够,加上路途不便,通常要两三个月才出山赶集一次。也就是说,我们至少也要两个月才能吃到一次猪肉。
       吃不饱饭,又缺肉亏油,对此,长期居住在古村深山的贫困乡民可能习以为常。但是,这对下放知青,情况就大不一样:那些从城里来的青少年,一两年前都还饱食荤餐,现在却饭少油,偏偏此时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们哪里受得了!要知道,若不是下乡,他们现在都还在父母亲面前撒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3:2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9-1 13:57 编辑

    那缺肉亏油又吃不饱饭的饥肠枯锈的感觉,现代人难以体会。现在条件太好,食物多而丰富,彼此之间都是劝告:少吃肉,少放油,饭食别吃得太饱。“富豪怎知饿汉饥?”如今的人,没有那饥肠辘辘的经历,没有长期饿肚皮的机会,你再怎么给他讲,仍如纸上谈兵,他不可能理解得很深。
    由于饥饿肠枯,我曾在半夜里梦见故乡的大鱼大肉摆在面前,以至睡梦中激情奋起,醒来却是黑夜一场空;由于缺肉亏油,有次去到县城,看到临街铺面摆挂有光亮夺目的肉鸡油鸭,诱得人直咽口水,当时我强行克制才止住了心生的犯罪冲动;由于食物的贫缺,被文革搞乱了思想的知青,有的竟“穷则思变”,开始了盗瓜窃菜和偷鸡摸狗。
    鸡鸭瓜果被盗,知青下放之前,这类事情在乡村少有发生。自从来了知青之后,这类案件接二连三,重点发生在赶集和去县城的那些路边乡舍。尽管,干这类缺德事的人,少有被抓到。可是,大家心里明白,这主要是什么人作为?这类事情,它给知青名声带来很坏的影响!当年,曾被偷盗而受损失的乡民,特别是因此曾与知青斗殴而受到伤害的农户,他们至今还心存恨意。
    这里先肯定一点:偷鸡摸狗和打架斗殴都是不对的(后面还有进一步的评议)。但是,因极端饥饿而引起的偷盗,其性质与那些品质败坏的惯偷还是应该有所区别。
   “这是饥饿引来的过错,不要讥笑!”这是我父亲在中国“过苦日子”的那个年代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有一天,在长沙岳麓山下的左家垅街上,我见到了惊人的一幕:赤脚且衣衫破烂的一个干瘦男子快步从我左则越过,我正在判别他是否乞丐,他已将我前面一对青年男女中的女子手中的馒头夺去,然后边跑边将馒头往嘴里塞。“啊!”女子吓得一声尖叫。随着这叫声,那青年男子迅猛追去,边追边打。我也追去看,只见那干瘦男子被打倒在地,嘴角流血。尽管嘴角在流血,那干瘦男子还在地上将那沾满鲜血的半个馒头继续往嘴里塞,任凭那青年男子在旁对他肆意地脚踢。不一会儿,馒头吃完了,那干瘦男子擦了擦嘴边的血迹,诡异地笑了。
    看到干瘦男子那诡异的一笑,孩童的我当时非常反感。见那怒气未消但又无可奈何且慢慢离去的那对男女,我十分同情。但当我把看到的这惊人的一幕说给家里人听时,父亲却明显地偏袒那个干瘦男子,他不但制止我讥笑,还进行了一翻评说,大意是:穷人抢劫富人,大多是走途无路,迫于无奈,应尽可能体谅和包容;但若富人掠夺穷人,那就天理不容!还说,现今乡下有人饿死,那干瘦男子虽然被打得出血,但吃到了馒头,很可能因此捡回一条命,值!
.

.
    后来,我听母亲说,爸爸也曾受过苦,尽管他出生“地主”,但由于同族人争抢祖业,少年的他曾被追杀而浪迹天涯,挨饿受冻差点丧命。难怪父亲那么同情遇难之弱者。自那之后,我的观念开始倒转。我不再嫌弃穷人,而是惕富怜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来自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3:3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9-1 13:58 编辑

    没有想到的是,七八年之后,下放农村变为知青的我,自身也跌落到了吃不饱饭的穷苦人境地。
    人生降临于世,首先就是要“吃”。吃得饱,那是人生最原始的享受;吃得好,则是人生最基本的幸福。反之,如果缺少吃,那就会挨饿,挨饿的日子,极为难受!如果没有吃,那就会饿死,六十年代初,古村就饿死过人。
    挨饿难受的感觉很难用文字直接表述清楚。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采用的是另一种旁证的方式。除开上面已经说过的由于极端饥荒,我“梦见 、、大鱼大肉”、“强行克制才止住了心生的犯罪冲动”等等之外,当年挨饿难受的我,还曾经出现过外出乞讨、偷越国境等胡乱念头。
    记得有一次,我从古村三队知青好友那里得知:下放到云南的知青有不少人越过边境参加了缅甸共产党游击队,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啊!好光荣,我眼前突然一亮!恨不得马上与在旁的好友刘晓阳一同前去,尽管他已经说了游击队打仗会有生命危险。
.

.
    为了摆脱饥荒穷困,那年月,哪还顾及什么生命危险!当年我就曾想:如果长年累月都将这样断油缺食并辛苦劳累,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如果终生都只能这样活着,那我真的还不如走出去冒死一搏!在这样的思维下,那次获得缅共接纳中国知青的信息,若不是因为无人引路,加上当时穷得连去云南的路费都没有,我真的就会踏上去往缅甸的不归路。
    当年,饥荒难受的我时常在心中呐喊:一定要想办法改变现在的处境!可是,那年月,那前途,在知青的面前,只是一片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来自 26#
发表于 2016-9-1 15:30:4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陕北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看完你的插队经历,我有同感。陕北是黄土高原,靠天吃饭,遇见好年头,粮食还能多些,遇见大旱,粮食减产,糠菜半年粮充饥。
      我们插队知青,平时清汤寡水,也没有油,放把盐煮酸菜和土豆把小米放里面煮熟后吃饭。过年才能到集上买点肉,分下的一点麦子只够过年包顿饺子吃。延安杂粮多,白面极少,没有大米,整天以玉米窝窝为主。每天还要到山上干繁重的农活,挣工分养活自己。插队六年时间,苦苦等待改变自己的命运。
      终于等来高校招生,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上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有一份专业工作,成为衣食独立的工作者。
       十年后回到北京,仍然从事专业工作,直到退休。现在家照看幼小的外孙,过着即劳累又快乐的晚年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540

帖子

16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77
来自 27#
发表于 2016-9-1 16:48:01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9-1 13:31
没有想到的是,七八年之后,下放农村变为知青的我,自身也跌落到了吃不饱饭的穷苦人境地。    人生降临 ...

欣赏古民的佳作,大部分知青的缩影,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来自 28#
发表于 2016-9-2 08:04:51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9-1 12:27
2.02 知青的饥荒
       农村是艰苦的,本文,对当年在人民公社插队的知青的状况,围绕衣、食、住、行, ...

自从下乡第二年,
国家断供缺肉添,
菜油也得集上找,
遇到监管白有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来自 29#
发表于 2016-9-2 08:09:08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9-1 13:25
那缺肉亏油又吃不饱饭的饥肠枯锈的感觉,现代人难以体会。现在条件太好,食物多而丰富,彼此之间都是劝 ...

惕富怜贫自幼生,
父亲教诲触景存,
知青偷抢为裹腹,
虽然有错却不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来自 30#
发表于 2016-9-2 08:12:50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9-1 13:31
没有想到的是,七八年之后,下放农村变为知青的我,自身也跌落到了吃不饱饭的穷苦人境地。    人生降临 ...

下乡常常会挨饿,
真想前往缅甸挪,
不是因为没盘缠,
绝对游击队干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224

帖子

119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9
来自 31#
发表于 2016-9-2 08:3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忆历史,温故知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2

帖子

1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4
推荐
发表于 2016-12-2 14:27:00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11-30 16:29
很忙吧,晓忠有一段时间没露面了,
谢谢老兄抽空点评!

古民兄,不忙,身体欠佳。常关注兄的文章,很好。许多经历非常相同。社会安排的命运,谁能逃脱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推荐
发表于 2016-12-2 07:57:26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年的泪!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6:29:49 | 只看该作者
袁晓忠 发表于 2016-11-30 08:29
每一次变革都使无数初恋情人不能如愿。因此初恋情义是终生难忘的。追忆初恋情景是美好的。愿有情人在各自的 ...

很忙吧,晓忠有一段时间没露面了,

谢谢老兄抽空点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8:33:52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6-11-30 09:24
“为了回城,知青当年只能努力克制和忍耐!”即使暗生恋情,基本也是无果而终。歌曲《小芳》反映了知 ...

老兄引用当年实例点评,有说服力!

谢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20:14:06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11-30 16:29
在农村插队,谈恋爱的原因,就是相互了解有好感,生活中能互相帮助.但是都有共同的愿望,早点离开农村,去上学 ...

回山杏儿版主:
那年月,嫁了农民,很多问题的。
开始是不招;后来放宽了,只能单个知青,这咋办?
古村有位名叫沈志欣的女知青,她嫁给了大队书记的弟弟;因生了小孩,舍不得,加上大队书记的关系让她当了公社妇女主任,就没返城了,留在了当地;我们去看她,已完全同化,一口的当地语音。因当年当了干部,还算好,现在县城买了房,住到县城去了。
你的那位同学也算是遇了好人帮忙,否则拖累一生;你说得是:“这样的好领导,她至今都牢记在心.感恩不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4

帖子

21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3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9:2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2-16 02:37 , Processed in 0.300018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