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8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岁月轶事

[复制链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4:57: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青岁月轶事
一一作者系江西老知青曹锡雄

  1.   张慧珠教我学跳舞
         68年10月底来到江西三清山下北部德兴县界田公社光明大队南岸村插队落户不久,光明大队要搞文艺演出。我们知青班不知谁提议跳《亚非拉人民要解放》这支舞,但我班的文艺骨干绝大部分在凤凰大坞与店前,班里只有张慧珠会跳,于是充当教练,从头学起。
        由于自愿报名的人员不足,于是决定全班同学悉数参加。在生产队的仓库空房里排练,慧珠热心地教起来,其他同学虽然没有跳过,显然也看过,加之悟性不错,练着练着也就上路。只有我笨得一塌糊涂,越想跳好越进不了状态,不是脚没踩到舞步就是手放错地方。几遍下来,慧珠教的口干舌燥也没成效,单独开小灶教练,也没有成绩,只得放弃,我也就惨遭淘汰。
        从此,我也明白自已缺乏文艺细胞,不是这块料,也就没有再向这方面发展过,但慧珠同学教我学跳舞这一幕仍似昨天。

                 2.        饿

       当年下放农村,公社大队真把我们当成了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一到农闲时分,搭桥修路建水库这些基本建设就集中知青参加搞会战,估计也是怕知青们闲下来惹事生非,不如集中管理。既不惹事还加强锻炼,现在想来确实办法高明。
        六九年修南岸至程村的公路时,知青们上了战场。劳动有定额,必须完成才下工。清霜已露的时节,早早来到工地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直到中午还未见到送饭的大师夫挑担饭来,此时我已饿得前肚皮贴至后背,山泉水灌下去顶不了饿。盼大米饭已是望眼欲穿。
        终于,大师夫挑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晃悠悠地来了,真象盼到了救星。哇!今天的饭喷香打鼻,而菜竟然是少见的萝卜煮虾米皮,一人可得一小碗。心中盘算,不急,先吃一碗饭起,半斤米饭打来不用菜就已狼吞虎咽下去。真香呀,才填了肚皮中的一个角落。于是又去打了六两米饭来,才滋滋有味地就着萝卜煮虾米把这碗饭吃下去,这才觉得吃饱了。卡路里可以补充能量,过去哪懂?只知道饭吃饱了才有力量干活。
        要知道,当年给知青口粮照顾,也就一天一斤四两米,这一餐耗去了一斤一两哟!而且是农村的做饭,一斤米二斤半饭用称称的,一点不掺假。所以这餐饭的记忆永远留在脑海难以抹去。

                   3.       冷

       六九年到罗家知青班后,一个人单独住队委老罗家。屋内宽敝,但由于贫穷,四壁用毛竹片编织,四处缝隙漏光漏风,屋顶上盖的瓦片可以避雨,则不能挡住飘落的雪花。因为贫穷,屋顶只钉瓦条而没有用木板全覆盖,雨水可在瓦与瓦之间顺流而下,而雪则可在风吹作用下顺着瓦缝飘入房内。一到冬天,冷风剌骨,尽量不进房憇息,在老乡家烤火取暧,待到老乡要休息了才挨进屋内,钻进冰冷的被内进入梦乡。
        那时我家也穷,只有一床薄被一床草席下乡。冬天在床板上铺上厚厚的稻草,叫着"金丝被"。一般情况下尚可保暖,遇上冰雪天气是无法御寒的,只有靠年青时的气血旺盛抵御之。
        那年寒冬,天上飘着雪花,雪花从瓦片缝隙飘落房內,四壁寒风飒飒。我把夏日的簑衣等重物压在被子上,钻入被中入眠,碾转反侧也不能入梦。早晨起来,房间地下床上一片雪花矣。
        就这样扛过了一年,第二年搬入知青班后,这样寒冷状态的状态得到了改善。

                 4.     明春教我做笔记

       刘明春是我初中同学,下放在凤凰大坞生产队。我们在校是好朋友,下放后都担任了知青班长,公社召开知青会时经常碰面,一起参会一起作会议纪录。
        有一回散会后,明春邀我去他班里玩,他班全是我的同班同学,自下放后还没有去过,自然高兴接受邀请,去了凤凰大坞知青班,见过同学吃过晚饭,就在煤油灯下谈话,交流下午工作会议所做的记录。他把他经过重新整理的会议记录拿给我看,哇!条分缕析,清楚明白。会议的主要精神全在上面,简单扼要,让我惊倒了,反观我的笔记则是一篇流水帐。于是,明春就如何抓住重点,整理记录便于传达贯彻与我好好探讨了一番。至此,我茅塞顿开,以后就按照这个方法来整理会议记录,回去传达贯彻就轻松多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几十年的时光流逝,这一幕仍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5.     学写新闻报道

       知青下放给农村带来了许多变化,最值得一提的是实现了村村通广播。拉线竖杆都有知青们付出的辛勤汗水,舌簧式喇叭装到了家家户户。从此农村不再闭塞,广播文化大大丰富了农村生活,我的一些现代京剧唱段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跟着喇叭学会的。
        公社广播站的建立,不仅是传播文化,而且要将本公社的新闻事业发展起来,就需要一批通讯报道员来报道农村的新事物。于是,通讯报道员培训应运而生,我有幸被选为通讯报道员,如何写作则没有基础。类似我的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有热情但不知道如何写。公社决定办一期培训班进行培训。
        记得这期学习班放在店前,来参加培训的绝大多数是知青,教材是县里主编的《新闻写作知识》,这本教材陪伴了我多年也没舍得扔掉。
        呵,这期培训班里可谓人才济济。老三届的高中生占多数,有很好的写作功底。记得培训班的最后是组织报道员釆访,根据采访编写一篇新闻拿到培训班上公开交流,让我很开了一回眼。有位上饶知青在会上念他釆写的新闻,那是眉飞色舞,神釆飞扬,真写的好,获得满堂彩。
        而我也从这期培训班获益匪浅,当我釆写的广播稿第一次被公社广播站播报时,喜悦心情不言而喻。在我,不仅通讯报道从此起步,而且参加企业工作后,也以通讯报道在企业崭露头角,进而走上文秘工作岗位。

                     6.     成长

       到罗家的第二年的一次队委会上,我才知道距生产队20多里地的一块毛竹林是罗家的。生产队要编织晒覃、竹筐,需要毛竹,且得到报告那里有盗伐行为,自已不用也好了别人。于是组织青壮年劳力去砍伐回来,我知道路途遥远,恐力不胜任,但在全村青壮年都去的情势下,没有退堂鼓可打,为上海男知青免除了这趟活后,我跟着去了。
        20余里山路到达,已是气喘吁吁,没有歇气就寻找毛竹砍伐。毛竹这玩意,一根与三根都好扛,唯两根难扛。扛一根是小孩的量,扛三根走20余里山路,显然非壮劳力不可。所以,去的队员没有扛一根的,我别无选择也扛三根。
       农村规炬,完成任务计工分,不兴互相照顾与帮助,扛起毛竹就健步如飞往家奔。开始咬牙还能紧跟队伍,渐渐的便落在后头,开始掉队了。离开队伍后肩上的毛竹越来越沉,汗珠滚滚而下,双肩轮流倒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山林里的白天很短,天已逐渐暗淡,路崎岖不平,恐惧无遐顾及,一步步挣扎向前迈进,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中有一段憇一段,步步挣扎向前挨过去,黑暗加上饥饿非常的狼狈,渴望有人来接一下终为幻想。当终于挨近罗家,见到从人家屋里漏出的灯光时,霎时觉吧得力量增大许多,把毛竹扔到生产队的晒场上时,已筋疲力竭了。回到知青班,吃留给我的饭菜,顿感温馨无限。
        我祖藉湖南,血液中流淌着湘人中那种"霸蛮"的气质,凡事能"霸蛮",顶过来就顶过来了。这次扛毛竹的体验算是年满十八岁的成人礼,也是我拿10分工的开端。

                             曹锡雄(若愚)
                             2017.11.7于陋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5:00: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友张慧珠说
若愚的美文《青春岁轶事》感人之深,序序影幕一幅幅展开,我和若愚下放在,南岸生产队,排练亚非拉人民要解放,有趣又味,上台時,个个脸上涂的墨赤黑,台下的人一片欢笑和掌声,心中甜甜地回忆…青春的岁月,跟随若愚文采进入了插青年代,修公路,插秧,割稻,采茶,做茶,砍柴,建坝,样样都干过,不管严寒的冬天,火热的夏天,饥饿煎熬,冒着风雨照样出工,记得有一次,用脚除草,在水田被蚂蝗虰的来不及清除,最大像大姆指大的一条发紫的大蚂蝗。叮得我大腿死死不放,用草擦了一陣,好不容易才掉下来,那天上午,数了一下,共被叮了42条,从此以后,再也不怕了…知青锻炼,磨练了我们意志,取得人生精神财物,若锡的《青春岁月轶事》句句拨动那蹉跎岁月心弦,相伴着一支振作,深情,奋进,高亢旋律一支歌,仿佛又回到了昨天插青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60
板凳
发表于 2017-11-10 08:24:02 | 只看该作者
跳舞不成被淘汰,
饿得一顿一斤来,
冷得全靠金丝被,
学人笔记成秀才,
学写新闻大受益,
远途扛竹锻炼开,
下乡经历好清晰,
点点滴滴讲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1:51:3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1-10 08:24
跳舞不成被淘汰,
饿得一顿一斤来,
冷得全靠金丝被,

龙版写得那么认真细致的好诗!谢谢您拨冗关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5#
发表于 2017-11-10 14:5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7-11-10 14:59 编辑

一段难忘的知青经历,它为我们以后的工作与成长打下了基础。所以知青上进、坚强、勤俭、任劳任怨、知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2:46:06 | 只看该作者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7-11-10 14:57
一段难忘的知青经历,它为我们以后的工作与成长打下了基础。所以知青上进、坚强、勤俭、任劳任怨、知足。

...

玉华,多谢感悟与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471

帖子

48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41
7#
发表于 2017-11-11 17:38:5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
      历经了
         繁重的
原始劳作
         冰冷的
数九严寒
         微弱的
煤油灯花
         孤寂的
漫漫长夜
      不值钱的
几个工分
      吃不饱的
几个窝头......
    感触太多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13:53 , Processed in 0.25801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