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夕照老牛 于 2018-8-15 09:56 编辑
牛 趣(三)
山里人养牛都不是圈养,放牛也无人看管。他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是自家的牛决不乱牵,所以,一般都不会丢失。除了农忙需要用牛的时候,所有的牛都任其在山坡上随意吃草,哪儿的草又鲜又嫩就往哪儿走,晚上不回牛栏主人也不常去寻找,这东一家西一家的牛成群结队满世界自由晃荡,有的母牛怀了孕回家生产,主人就给予必要的照顾,有的母牛如果走远了,回不来生产就干脆找个干爽的茅草窝生下幼崽,然后带着小牛回到主人家,给主人带来一阵惊喜。这些牛群也不害怕生人和公路上的汽车,有几次,我们下乡,就遇到过无人看管的牛群在盘山公路拐弯处悠闲地游逛,有的居然站在路中央不走,即便你摁得喇叭“嘟嘟”直叫,它却像没听见一样,直到汽车缓缓开上去,它才回头望你一眼,挨着它的屁股方才挪动一下。那表情就好像你能奈我何吗?牛气得很啦! 这种不加管束的放养,也给流窜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安机关组织了多次打击“盗窃耕牛破坏生产”犯罪,判得较重,杀了一下风。可后来随着农业机械不断普及农村,尤其是小型农机来到山村,牛们逐渐退出“生产力”的范畴,盗牛案件又不断上升,按价值计算的“盗窃财物罪”至多也就三年以内,流窜盗牛犯罪又死灰复燃,这时,山里人开始有所防范了,于是,他们开始经常寻找走远了的牛群,不让它们长期不归了。 九十年代中期,我们法院的水口法庭受理了一起民事案件,原告要求被告归还迷走到他家的小牛犊。经过审理,原来这两家的母牛都生产了小牛犊,现在原告讲叙了他家的小牛犊的长相特征,经验证,小牛犊好像应该是原告家的,可被告也说出了小牛犊的特征,而且他信誓旦旦地说,这小牛犊就一直跟着他家的母牛没有分离过。审判员去到当地,走访了不少群众,他们两家相隔不远,确实都有一条年龄相差不大的小牛犊。老乡们反映,如果放牛混在一起,小牛犊跟错母牛也是有可能的。于是法庭多次进行调解,然而,两家都说是自己家的,毫不相让。当时,原告找到被告家时,小牛犊已经走失了三天,被告能够说出小牛犊的长相特征是不奇怪的,但这丝毫不能证明小牛犊就是他家的。民事案件审理的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调解不成是必须要判决的,仅凭现有证据判给原告或被告,大家都觉得有点牵强。于是提出给它们来个“亲子鉴定”,用科学的方法作证据不好吗?问题刚一提出,马上遭到两家一致反对,他们都不愿预先交鉴定费。做这种动物DNA鉴定机构距离最近的也要到武汉去,且鉴定费用已经大大超过小牛犊本身的价值。法庭的同志非常慎重,专程来到县里和我一起商量。我详细听完他们的意见后,思索了很久,我们商定了一个方案,就是让小牛犊自己去认母,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从节省司法成本考虑,我想即便上诉,中院还是会认可的,而且对原被告两家也能交代。 在征求两家同意的基础上,小牛认母的行动开始了。审判员把小牛犊赶到一个较宽的禾坪中央,然后叫两家同时把母牛牵到禾坪的两头。正在禾坪中央吃着青草的小牛犊,似乎根本不知道今天要决定它的命运归属,尽管两头都站着它的“妈妈”,可它什么也不知道,依旧缓缓地吃着甜美的草料。等了一会,原告家的母牛似乎发现了什么,一个劲地想挣脱缰绳往禾坪中央走,审判员赶紧牢牢抓住牛绳,母牛急了,发出一声长长的“哞——”,小牛犊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抬起头也应了一声“咩——”赶紧往原告家的母牛走去。正在这时,被告家的母牛也心急火燎地长鸣一声,小牛犊停住了脚步,回头看着场那头的母牛,又圆又亮的眼睛里闪出了迷惑不解的光芒,刚准备迈步向被告家的母牛走去,这边的母牛更加急了,连续发出急切的“哞——哞——”声,小牛犊犹豫不决地站在原地,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就在两边的母牛急切地呼唤声中,小牛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被告家的母牛,眼眶里留下了一滴旁人难以察觉的液体,头也不回地朝原告家的母牛奔去,小脑袋在母牛的身上蹭来蹭去,母牛亲切地用舌头对着小牛犊的脑袋一遍一遍地舔个不停,那神情好像在说“这么多天,你上哪儿去了,妈妈多么想你啊……”小牛犊在被告家三十多天的生活结束了。 见此情景,审判长此时再也不顾被告怎么纠缠不休,果断地说“书记员将此经过记录在卷,判决结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