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2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发《背脚佬旧事》

[复制链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7 07:23: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永柱 于 2022-11-27 07:27 编辑

      背脚佬旧事
               梁家新

按:著名作家温新阶原宜昌市作协主席,湖北"屈原文学奖"得主经营的”印象红磨坊",记叙凡人小事,抒发乡情乡愁,推出不少原创佳作,最近这篇《背脚佬旧事》我收藏起来,随时欣赏,越读越有味,我愿在知青网向朋友们推介、分享。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老家现在的茶园村,那时候是榔坪区茶园公社。茶园地处长阳巴东秭归三县交界处,山大人稀,两山之间看得见人影,要见个面得先下山再爬上山,一般来说走上小半天。交通完全靠走,对面山上打招呼完全靠吼。土地贫瘠,生活贫困。砂石公路勉强走车也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事,整个山乡的物资买卖、供应都是肩扛背驮,于是祖祖辈辈都靠背运来搬运粮食薪柴和一切生产生活用品。
      从我记事起,哪怕是买一两斤盐、扯几尺布、打几两煤油都要到覃发高家背后的石门—-供销合作社分店,一个来回几十里路。而那些农村生活必需品也都是靠人力从榔坪步行几十里背上来的。于是山里就衍生了一门种地之外的兼职——背脚。把山上的山货背到榔坪,然后背一些农民生活必需商品如油盐、布匹、小食品之类的东西返回分店,背负一两百斤,一天或者两天一个来回,农闲时可以挣点散碎银子,聊补购买生活用品之需。
      高中毕业后回到家里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山村的贫穷是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后代难以想象的,由于集体生产的方式,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粮食生产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有不少家庭每遇青黄不接,缺粮少米,伴以野菜度曰。我在这几年里把鱼腥草根掺到苞谷饭里硬是“吃伤哒”。
      经济困难更是一言难尽,我回乡不久担任了生产队会计,记得那年年终结算,全队总收入除以总工分,每10分大约只值一角几分钱,而且这总收入还只是各种粮食作物折算下来的金额,实实在在的现金全生产队上百口人,不到一百块钱。购买生活用品完全只能用鸡蛋和一点山货土产卖了换钱。加上那时候“大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禁止一切倒买倒卖挣钱打工之类的行为,似乎唯一的挣钱渠道就是去“背脚”。山里把这种劳动的人叫做“背脚佬”。
      我自然而然地加入了“背脚佬”的行当,每逢农闲时节或是油盐欠缺时候,就从生产大队的代销店背上一百多斤山货土产,再从榔坪街上背回一些日用商品。一路上爬坡上岭,趟沟过河,通身汗透,力尽劲衰,为的就是挣回三块多的油盐线。每每爬上坡的时候,那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而行下坡的时候,双腿颤抖,一步一数,只盼早一秒到达目的地。山间有些小路那基本上不能算是路,有些只有一脚宽,窄小的印子显示这是一条有人行走的路,小路两旁的树枝荆棘不时划过,劳作变粗糙的身子已经不觉得疼痛,小路上尽是碎石砂粒,一碰就打滑滚落,稍不注意就会摔倒,而往往路下面就是悬崖陡坎,摔倒不是货物损坏就是受伤丢命。几十年后我空手走这条路,不负重物,竟然腿直打哆嗦,想当年我是怎么走过无数趟的,只能归结为年轻胆大,又或许是生活所迫激发的极限能力吧。
      一九七二年仲夏,具体日子记不清了,又是一个闲时,约了一个生产队的小伙伴去“背脚“,从大队代销店背了两大竹篓的花红茶叶(林檎叶),一步一挨走向榔坪。
       小伙伴名叫君贤,比我小一两岁,以山里人的体型算是比较高大,而且力气很大,我背了一百五十多斤花红茶叶,他背了一百八十多斤,在山道上他虽然不会一路狂奔,但是比起我来显然是轻松多了。
      负重行走自然一路少话,有的只是喘息哼叽,偶尔三两句荤骂,咒的是生活的艰辛和夏日的酷热。出发时不算很早,沿着龙潭河上游的罗家河,或在跳石上迈过,又或从浅浅的河滩中淌水,走过六道水,那时间大概也接近上午十一点,已经有些力气渐衰。遥望榔坪被山崖阻隔,还有大半路程,心里想着只要把茶叶背到街上,这一天的力资大约在三块钱,算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劲头立马又上来了。
      在接近竂叶坪埫最后一道河水时,我们觉得在河中间打一杵歇息,让冰凉的河水流过腿脚或许能缓解酷热,添几分惬意。于是两人便在河中间打杵休息。哪知道木背架搁上T字杵,腰刚直起来喘气,突然一阵摇晃,接着一个前倾,连人带货一起扑进了河里,原来是河中间的鹅卵石光滑溜圆,杵钉打滑,让“背脚佬”顿时失去平衡,成了落汤鸡。本来只是我一人扑倒水中,跟在后面的君贤一见我的狼狈模样,扑哧一笑,结果引发晃荡,也是一个拜佛倾倒,扑进了河水之中。
      两人从河里爬起,禁不住哈哈大笑。凉水把热气洗尽,身上重负一轻,顿觉神清气爽。笑完了才感觉事情有点麻烦了,这茶叶本是农家晒干了卖给代销店的,被我们用水一泡,发霉变质是肯定的,一旦在榔坪供销社被发现,我们的力资没有了且不论,那赔偿的金额对我们两个拼尽全力一天只能挣几块钱的穷小子来说,无疑就是一笔巨款。赔是赔不起的,心里也不想去赔。两个人互相搭手把竹篓从河里捞出来抬到岸边,开始商量如何是好。
      琢磨好一会儿,总是心里惶恐,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先在岸边晾晒一阵,等不滴水了,再背到榔坪交货,只要收货的人不打开验收,或许就蒙混过关了。如果真的被发现了,我们只能自认倒霉,大不了再背个几十趟脚,把这个账还了。
       一旦决定,两个人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坐在河岸石头上等竹篓水滴沥干,同时靠太阳和体温烘干自己的衣衫。好在正值夏日,个把钟头后,衣衫渐千,竹篓也不见水滴了,于是两人背起茶叶,继续行程。本来已是中午时分,两人就着凉水啃了几个苞谷粑粑,力气又回来了。可能是泡了水的缘故,只觉得背上的重量比上午重了许多。心中忐忑,一路上话语更少了,主要交流的是交货的时候,如何应对。
     大约下午三四点,总算到了榔坪,在土产门市交货过磅,收货人竟然丝毫没有打开验货的意思,一路顺畅。结果我的茶叶从一百五十多斤变成了两百二十多斤,君贤的一百八十多斤变成了两百六十多斤。过磅结束办完手续,两人逃跑似的离开了土产门市部,生怕再出什么幺蛾子。从百货门市领了两百来斤曰用杂货,匆匆忙忙地离开镇上,往茶园返回。虽说仍然身负重物,可比起来时,已经是心情大好,感觉肩上的重量很轻很轻,一路谈得最多的是庆幸和运气,不仅不会赔钱,反而力资比原先预估的增加不少。那心里几乎就没有什么愧疚,至于茶叶最后的损失算在哪里,算在谁头上,就不是我们能够知道的了。
      几十年过去了,在那条小路上背脚到底走了多少趟,我已经记不完全,只记得那路的艰难、负重的辛苦、和携带的干粮的依稀味道,又或者那路上的几处险道以及当年都没有认真欣赏的风景。当然,那一次河水泡茶的过程总是历历在目,心中也时有丝丝愧疚。时间长了,我有时也想,人在困境下的某些不应该的行为,或许也是生活所迫,但是总不能觉得是一种聪明,而应该心怀感恩,你愧对了生活,而生活给了我们宽容。


梁家新,湖北长阳人。曾任湖北电视台副台长兼新闻中心主任,正高二级职称。有近百件电视新闻、纪录片获得中国新闻奖、湖北新闻奖 、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其中《生命之舟》入选中学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沙发
发表于 2022-11-27 08:16:23 | 只看该作者
众多赚钱之路堵,
只剩背脚尚成途,
曾经多次经历过,
点点滴滴绘心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05:14:35 | 只看该作者
重庆陈远玲评价:好文共赏,谢谢张老师的推介[抱拳][抱拳][抱拳]大山里的“背脚佬”真苦,作者年轻时的心酸经历深入骨髓,永远挥之不去,整整伴随了他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05:17:05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11-27 08:16
众多赚钱之路堵,
只剩背脚尚成途,
曾经多次经历过,

谢谢龙总配诗,龙总也有类似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05:17:42 | 只看该作者
大学同学姜美珍评价:
不知道不敢想年少的梁家新,怎么能背一两百斤上山下山!过坎过河!那是怎么的一种艰难,一种极限,一种畅快,一种终生难忘的情结。感慨道:怪不得能成大气候,有“背脚佬”垫底,任凭风浪起,送你上青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6#
发表于 2022-11-28 07:58:33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11-27 08:16
众多赚钱之路堵,
只剩背脚尚成途,
曾经多次经历过,

仅有些微的相似而已。不过确实引起了浓浓的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09:1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永柱 于 2022-12-6 06:48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11-28 07:58
仅有些微的相似而已。不过确实引起了浓浓的回味。

谢谢龙总,当过知青的大致都有一些艰苦的经历,所以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8#
发表于 2022-12-3 07:39:55 | 只看该作者
张永柱 发表于 2022-12-2 09:13
谢谢龙总,当过知青的大致都有一些艰苦的经历,所以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

确实!知青一代似乎更懂得热爱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9#
发表于 2022-12-5 20:45:15 | 只看该作者
平实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生活的真实。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作者,很有底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9 05:19:21 | 只看该作者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12-5 20:45
平实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生活的真实。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作者,很有底气。 ...

谢谢美美,美美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4:36 , Processed in 0.250014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