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11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延安最后的“知青”部落

[复制链接]

96

主题

99

帖子

5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4 14: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留守在“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的五个老知青合影。林树彬、潘建国、周福生、傅和平、张文川。(从左起)

晚上吃饭时他们往往会聚在一起,像以前集体生活的样子。高兴时会拿出他们自己出品的“老知青酒”喝一杯。
周福生在废弃多年的五七干校礼堂旧址陷入沉思,他正琢磨如何将这里翻建成集教学、会议、展览等为一体的综合大厅。
老知青潘建国正在整理玉米,这些天比较潮湿,潘建国要时常查看是否有霉变情况。
老知青傅和平在菜地里摘下成熟的西葫芦准备晚上食用。这里的东西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很少去市场上购买。
林树彬在牛场,和工人们一起要将100多头秦川牛赶出来,赶到5公里外的山坡上去吃草。

2013年6月21日,陕西延安南泥湾镇桃宝峪村。一个门前挂着“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牌子的小院里,传出阵阵的“京片儿”。小院居民都是地道的北京人。40多年前,他们曾作为知青来到陕北延安,如今都已经是退休的老人,却再次来到这个小山沟工作、生活,或许是为了继续实践着当年知青的生活,或许是为了寻找着曾经的青春记忆。

63岁的林树彬吃过早饭立即赶往牛场,他要和牛场雇工一起将100多头当地著名的秦川牛,赶到5公里外的后山上去吃草。这几天连续下雨,道路泥泞湿滑,牛群不好控制,林树彬和工人们清早碰头,商量路线以及大家的分工。林树彬原来的家在北京西城区,退休前是延安某机械厂干部,退休后来到“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开始负责养牛,几年下来,谈起养牛经已经是头头是道。林树彬说自己回到北京家中,呆不了几天就想延安,北京对自己来说有一种心理上回不去的感觉。
  早晨最忙的是61岁的傅和平,一大早她就安排人,到玉米地去除草。这里种有300多亩玉米,每年产量在15万斤以上,这些玉米除了部分留作家畜饲料外,还供给酒厂生产“老知青”酒。安排完地里的活,傅和平还要赶到100多公里外的一个豆腐厂,拖回联系好的一车豆渣回来喂牛。傅和平原来的家在北京东城区东单边上,她回忆说,一出门就能看到古观象台。从延安卷烟厂退休后,一边是在京工作的儿女,一边是青春年华播撒下身影的陕北延安,最终留下来,成为现在这个“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的创始人之一。性格开朗加上是女性的缘故,傅和平担任着许多统筹方面的工作。
  周福生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将原五七干校的大礼堂翻修利用起来。这个大礼堂年久失修废弃多年,屋顶上还破出一个大洞。“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所在地包括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西安市委五七干校旧址、280多亩山地森林、300多亩玉米地。其中五七干校旧址的60多孔窑洞已经整修出来,建成了能接待100多人的客房,如今这里成为延安干部学院的培训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单位的人来到这里参观、学习。
  今年61岁的周福生的老家在北京牛街,他是“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主要创建人和实际领导者。2003年初,凭着知青们凑起来的10万元,周福生租下了林校的280亩地,利用四座山的地块,开始营造知青纪念林,栽上了刺柏、侧柏、红叶小菠等纪念树,同时建立纪念碑。周福生说:“刚开始我们设想,要建设一片知青林让在延安插队过的北京知青、西安知青认领纪念树,创造条件吸引有能力的北京知青为延安第二故乡做贡献。我们利用启动资金,造林、建碑,同时想办法解决走路、住宿问题我们要建一个知青农庄。
  如今的“延安风华北京知青林”,不仅是延安北京知青的一个据点,还成为国内有过知青经历的人们一处向往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各地的知青前来住上几天,大家一起吃饭唠嗑,说说相互都容易理解的话题。还有不少知青会在这里住上很长的时间,无偿参加各种劳动,回味当年的生活。周福生认为,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刻骨铭心,永远不会淡忘。无论是非功过,不管当下世人如何理解,如何评述。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一生,这是值得纪念并告诉后人的。
  背景
  1968年开始,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有28000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安。他们大多是16到20岁之间的青少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多数知青都返回北京。如今还有200多位当年的知青,因各种原因留在了延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959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711
5#
发表于 2016-1-6 15:53: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些人是生在历史变革的时代,每每到一个时期我们都会遇上,很多都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及的,但我们有一颗红心,永远听从党和国家的招唤,我们无愧于党和国家,心安理得,一切让历史来说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7万

帖子

9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9818
地板
发表于 2016-1-5 22:0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共同 于 2016-1-7 11:11 编辑

寨主最后这段话实在很有意义!同感且深切。

今年两次去延安,拜访了当年孙立哲插队的村子和盖头坪插队的村子老乡,他们都是北京知青的佼佼者。遗憾却不知还有这样一批退休后又返回延安的老知青,佩服他们!下次一定去看他们,也住上几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6

主题

2186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576
QQ
板凳
发表于 2016-1-5 11:58:26 | 只看该作者
    在经历了“大返城”之后,选择留在乡村的同学,真是少之又少。能够坚持到今天的更是凤毛麟角
    与我一批去云南的知青,只有两个选择了留在当地,一个女生现在已经回到北京,虽然户口还在云南,但整年都住在北京,给女儿带孩子,只是每年夏天孩子放假,带着外孙回到云南“避暑”;还一个是男生,在那里扎了根,儿孙都在瑞丽,前几天,回去的同学发微信来讲,他过得挺好,比我们回北京的大多数同学的经济都要好上一些。主要是赶上了边疆的“边贸”的开展,现在他有自己的店铺,收入可观。比我们这些拿退休金的人强多了,而且,由于没有雾霾,生活质量也是好多了。吃着自己种的菜、自己喂的猪肉、喝着自己采的茶叶、呼吸着没有污染的空气……我们是“羡慕、嫉妒交加”,哈哈……
    人生有不少的选择机会,每一次都是一次机遇,无所谓好与坏,只有自己的心境、心态决定自己的生活。有时你觉得是错的,其实在另一方面,是长远的、对的。反正,不会总是没有挫折、没有困难的路可走。又是恰逢这个“大变革”的时代。
    可惜,直到这时才明白这个道理!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959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711
沙发
发表于 2016-1-4 16:43:23 | 只看该作者
可敬的老知青向你们致敬!多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2 14:00 , Processed in 0.197011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