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百年秋林的回味
罗帆
我的秋林情结,是从童年开始的。
在老哈尔滨人心目中,秋林公司的地位是任何商家都不可替代的,百余年来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人文标致与信誉品牌的像征。就像一张名片,与日新月异发展着的北方名城有着深厚的渊源。无论是家乡人远走它乡,或是外地人到过哈尔滨,不到秋林商場逛逛都是一种遗憾。
我印像里秋林公司在哈尔滨历史上有南岗区、道里区两家百货商店。最大的一家座落在南岗区上坎高处老奋斗路与东大直街交叉口上,另一家在道里区中央大街与马迭尔宾馆相毗邻,紧挨着半分利鞋店。从前,老秋林东大直街拐角入口一进门两侧,有两面镜子照人形状怪异,一个使人顿时矮胖扭曲,一个又使人立马细瘦如杆,哈哈镜给老人和孩子们留下了不尽的遐想。上小学后只要一到这里,总还要左右照上一番,若有同伴可得尽情笑夠了,方可依依不舍地离去。
提起秋林的产品,人们都能津津乐道地侃上一阵子,经典之处不外乎是那独具的特色,也就是保持以久的地道地欧洲传统风味。尤其是它的食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秋林公司从老俄罗斯人伊万. 雅阔列维奇. 秋林创建伊始,就采取了前店后厂的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据我所知,曾设有面包糕点作坊、红肠副食厂、糖菓厂、葡萄酒厂、伏特加酒作坊和皮鞋及服装加工厂等等,大概还有其它附属企业。
就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几年,我记亊之后说起吧。小时候,我居住的大杂院里,有好几家邻居都是秋林公司职工。大院南面红砖房里,住着的是长着一双蓝汪汪大眼睛非常漂亮的俄罗斯小姑娘俩俩家。俩俩是音译lia,可能是莲莲或娜娜,由于关里人口音不同译得不准确。老邻居们回顾往亊,至今还这么称谓着。她妈妈是个岀色大羙女,性格恬静溫柔,名字叫:塔佳,在秋林公司南岗店当营业员。上小学前,我还陪俩俩去过她妈妈工作的地方,还沒忘记塔佳大婶曾给过我们秋林特产大虾糖呢。还有一家姓吕,后来成为秋林公司领导干部的吕宗亮,他长我几岁,我们都尊称他为四哥。他父亲吕永义老人,就是一位在秋林勤勤恳恳工作了一生的老职工。文化大革命之前几年老人家经常给我秋林公司俱乐部的电影票,所以小时候我就能近距离接触秋林人了。好几次我都是独自花二分钱坐上摩电车,到南岗尼古拉教堂附近的豪华剧場看苏联电影。这在当年来讲,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亊情。
说起秋林食品,我可是享有多年的口福了。首先是面包,俗称:大列巴,是哈尔滨几大怪之首,粮食紧张时期毎个要三斤半全国粮票。还有里道斯红肠、茶肠、酱肉、粉肠和火腿。火腿是那种用整个猪后鞧带皮熏制成酱红色外观,切开鲜白分明地肉片,夾面包吃,香啊。里道斯红肠是使人百吃不厌上佳食品,不仅味道奇美,制做工艺亦相当考究,多年前我就到加工车间探访过。文革期间下厂学工劳动,我也在食品厂干了一个月活,目睹了腌、灌、烤、煑、熏过程,甚至学会了简易配料。再就是令孩子们神往地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酒芯糖、大虾糖和裸装用深黄包装纸折成三角形口袋盛装压制成不同型状颜色的什锦杂瓣糖。母亲和女士们喜欢的红葡萄酒、黑加伦酒,即便是在困难时期,我家逢年过节时也总要托人找关係买上一些。后来学会喝酒以后,也曾品尝过“珍珠牌”伏特加酒,不过这酒口味重,不宜多喝哟,味醇,喝多了容易醉呀!哈哈……
几十年过去了,尽管世道沧桑,时代和历史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秋林风味却始终萦绕在脑海里,已经成为挥之不去的眷恋情愫。依然时不长地还要到秋林公司南岗商場地下食品部排队买上几斤红肠,老伴总还提醒着照老习惯买大列巴时别忘记顺便买块奶油和一瓶草霉菓酱。奶油菓酱抹秋林面包片,口感柔软,香津津越嚼越有滋味!
现在,日子过得宽裕富足了。不知为什么,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真想老秋林那些地道的传统风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