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江月明 于 2017-2-10 18:47 编辑
记忆中的“闹元宵”
记忆中,孩童时的“年”总是过不够,过了“破五”,大人们又为新的一年去劳累奔波了,孩子们心中还对“年”充满留恋。偶尔,点燃几个过年舍不得放的爆竹,好让年再过得长些。最能满足这种“过年”情结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可以说,“元宵节”就是年的尾巴。
“元宵节”前几天,人们已经按捺不住欢乐的激情,大街上时常响起锣鼓声,这是“踩高跷”、“耍龙灯”和“扭秧歌”的人们为“元宵节”进行的预演和彩排。济南人,谁不乐意看这些红红绿绿、热热闹闹的表演呀!特别是“踩高跷”,是济南人的最爱。有句俗话说“不吃饺子,不算过年。不看高跷,也不算过年。”
“踩高跷”是把戏曲、武术和杂技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民俗娱乐。据说,早在清朝,由河南、河北的艺人将这种技艺带到济南,结合济南人的喜好,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民俗娱乐活动。“踩高跷”选取戏曲“打渔杀家”、“白蛇传”、“武松与潘金莲”以及“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人装扮成武松、白娘子、萧恩、孙悟空、猪八戒以及老鸨子、傻小子、赃官等插科打诨的丑角,为表演增添了许多的乐趣。高跷分为“文腿子”和“武腿子”,前者以人物表现为主,后者以动作表演为主。
“踩高跷”对孩子们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如同现在的孩子学“轮滑”一样。胡同里的小伙伴不知从哪里弄的木料做成“腿子”,绑到脚上,练习踩高跷。经过一番努力,竟然无师自通,也能绑上“腿子”走动了。胆子大的孩子,还跟在街上的高跷队后边,踩着锣鼓点儿走一段路呢。
听老人说,民国时期的高跷十分好看,尤其是舍坊圩子门的高跷,更是技高一筹。一到正月十五,老济南城里比较大的商家,就会在门前置放桌子,桌上摆好为高跷队准备的点心、茶水。高跷队一来,就放起鞭炮,高跷队就会在门前表演。那时的冬天很冷,滴水成冰。有的商家头天晚上就在门前泼上水,冻成冰。高跷队走在冰上照样稳稳当当,甚至还能翻跟头、打旋子,引来围观者阵阵喝彩!高跷表演完了,商家会给赏钱。一拨走了,一拨又来,拨拨都有绝活,都很出彩。你想呀,没有两下子,谁敢在商家门前表演。艺人们高兴,商家也乐意拿钱,图得是来年生意兴隆,这就是那时的广告意识吧。
小时候,家住院西大街,是老城最热闹的地方。一到“元宵节”,街上锣鼓声不断,白天是“踩高跷”、“扭秧歌”,晚上路灯一亮,“耍龙灯”的又来了!龙灯分九节到二十九节不等,但必须是单数。每一节由一人举着,龙身里点着蜡烛。龙头扎得特别好看,龙灯耍的好不好,关键是龙头,耍龙头的人要有耍大刀的武功底子。耍龙灯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龙身在龙头的引导下,时而伸展、时而蜷缩,龙头上下飞舞,忽而高耸,直冲云霄,忽而低下,破浪入海。在锣鼓声中,闪转腾挪,优美壮观,煞是好看!耍龙灯最累的是龙头和龙尾,龙头要追逐着红珠,飞腾跳跃。龙尾要随着龙身奔跑摆动。
从院西大街到西门桥这段路上的百货大楼、省府前街、西门大街是高跷队、龙灯队固定表演的地点,我和小伙伴们跟到表演队伍后边,看了一处表演,再看下一处,来来回回、跑来跑去,乐此不疲。大街上锣鼓喧天,人头攒动,花灯竞放。除了“耍龙灯”、“踩高跷”的,还有“跑旱船”的、“扭秧歌”的,到处是看热闹的人群,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把“闹元宵”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
“东风夜放花千树”,又到万众欢腾时。“闹元宵”就要凸显一个“闹”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闹出个风调雨顺,闹出个五谷丰登,闹出个国泰民安,闹出个民富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