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昨天》节选十七 不期而遇 安宁檬
若熙接到办公室通知,行领导派她去省财办参加一个会议,是关于西部开发方面的省级有关部门联系会。下午,她来到省财办会议室,是在一幢古建筑风格的楼房里。会议室正中有一张椭圆形的超大桌子,周围围着两圈椅子,足可以坐下二三十人。若熙经常来这里开会,每次她都提前二十多分钟到,因为去得早可以选择外圈那排椅子坐,去晚了只能坐里圈那一排。里圈紧靠桌子的那排椅子,除了留下领导席外,其余位置参会人员都可以坐,而若熙恰恰不喜欢坐得靠领导太近或毫无遮挡地与领导面对面。她今天着一身深色西装套裙,夹了一个文件包,卷曲的短发,俨然一位漂亮干练的白领女性。今天参会的是省级有关财政、金融、计划、交通、能源等等部门的主管人员。若熙一走进会议室,就有人和她打招呼,有叫小林的,有叫若熙的,也有叫林处的,大家经常见面相互都熟了。 每位参会者的桌前都预先摆好了一叠文件,主要是有关西部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和相关部门的提案。若熙就趁会还没开始之前去看桌上的文件,消化一下那里面的内容。她把头埋到那一摞文件中,知道这时参会的人正在陆续到位,两排位置差不多可能坐满了,她也没抬起头来,继续看那些文件。 会议由省财办主任主持,宣布开会的时候,若熙抬头看了看主任,就拿出笔记本来埋头记录。 主任讲到:“今天这个联系会,主要是通报一下有关西部开发的情况,商讨一些问题,为省长办公会作准备。我省已被列入西部开发重点省之一,这对我省今后的发展是个极好的机遇……” “各部门要根据本单位职能,提出支持西部开发的措施建议。前段时间,省计经委已初步起草了一个项目规划建议书,这是我省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希望财政、银行认真筛选,积极支持……”因为提到银行,若熙抬头看了一眼主任,又低下头去一边记笔记,一边看文件。她一般都这样,一个会开下来,她差不多把领导讲话和文件中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要点都把握了。 主任继续说:“同时,省府已决定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外资。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为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今天,我们就请来了德国H公司驻中国总代表、总公司投资评估部首席执行官田先生。田先生曾是美国华尔街业内精英,具有多年从事国际金融的丰富经验,新近回到国内,对西部开发十分关注。现在我们就请田先生讲几句。” 主任口才一向好,听他介绍新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若熙的头还埋在文件里,只听见一个声音传过来: “大家好,我叫田滨阳……” 林若熙只觉脑袋“嗡”的一声,眼前那些字立即花了,她本来正拿着笔在圈圈点点,突然蒙了似的凝固在那里。她慢慢抬起头来,看见了那个说话的人。他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若熙一点不知道。他一身得体的西装,干净、潇洒,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庄重、自信而又不失亲和力的印象。 “我不是什么精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虽然多年移居海外,但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变化。这几年国内真是日新月异,祖国的强大使我们这些飘泊异乡的游子倍感自豪,在老外面前也撑直了腰。今天能和大家共聚一堂,共商西部开发的问题,是我多年的愿望……”毕竟是在海外从业的,就是在正规场合,也没多少官话。而且也没有那种学了几天英语、说起话来就英汉夹杂的腔调,还是一口纯粹的京腔。 这时他停顿下来,因为他碰上了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和谁都不一样,虽然离得有些远,可那眼神再不会是第二个人的。他心里“咯噔”了一下,是她吗?当他们眼光相遇的时候,那双眼睛低下去了。他不敢多看她,面对众多的听众,不容许他有太久的迟疑,他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接着讲下去,眼里充满更加柔和的光。 “这儿还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这片土地非常熟悉,因此对西部开发倾注了更多的热情……”这时会场传来一些嗡嗡声,显然大家为这消息感到有些意外。 接着他介绍了H公司的基本情况,准备在中国组建亚洲分部,以及在中国的投资意向等等。 若熙坐在那儿,只感觉到田滨阳那有些激动的声音,却不知他在说些什么。那声音飘荡在会场上空,是那么遥远。她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她低着头坐在那里,犹如在梦中,她感到他的目光有时投向自己,她不敢抬头看他。 之后又有哪些人发言、都说了些什么,她完全没印象,只听见主持人宣布散会,她就木然地去整理自己桌上的文件。 和大家礼节性地告别之后,会议室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人。田滨阳来到若熙身边,轻声说:“若熙,是你吗?”他的声音依然那么富有感染力,只是多了几分浑厚和沉稳。 若熙有点恍惚地:“真的……是你吗……”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突然有一天飞回来了,她有些不知所措。 滨阳看着她:“是的,是我,我回来了。” 若熙像在梦中:“你,回来了……” 他们四目相对,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退得很远,时间也在此刻停止了。二十年后这么近距离地凝视对方,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若熙已没有了红扑扑的苹果脸,眼睛象两泓幽深的湖水,少了几分活泼,多了几分恬静。身材已不像少女时那么单薄,是成熟女性的那种丰满而苗条。田滨阳早已蜕去了少年时代的青涩,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更加明显的男子汉气质,轮廓分明的脸久经磨砺而更显生动。他们默默地望着对方,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服务员进来打扫卫生,若熙方回过神来,说我们到外边去吧,毕竟她是这里的主人,滨阳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熟悉。 出了省财办,他们漫无目的地走着,不觉来到府河边。府河古时是围绕蓉市的一条护城河,盛唐时已拓展成通达长江、“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大运河。后历经战乱,年久失修,一度曾沦为倾倒垃圾污水的臭水沟。近年来政府倾力治理打造,还一河清水,河岸鸟语花香,已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 他们沿着河岸慢慢走着,相互离得那么近,可心里却有一种很难说清的感觉。他们曾经那么亲近,那么心心相印,可现在,他们并不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说起话来也比较客气。 有几只白鹭从他们身边飞过,滨阳说:“这条河挺美的,巴黎塞纳河也不过如此。” “近年来才打造成这样的,还获了联合国人居奖。” “这几年国内变化确实太大了。” “你离开国内已很多年了吧?” “十多年了。先是出去学习。嗯,没想到我们都学了金融。” “也不知道当初怎么就选择了这个专业。原来没想过要做这一行的。” “其实在双河县的时候,华汉才是当家理财的好手。”滨阳说。 “人常常不能选择自己的职业,结果他倒没搞财会,搞了机械。” “哦。华放和费惠都还好吧?” “还好。他们也先后回到了蓉市。” “你在信中告诉过我费惠回城了。华放是我们几个中最早走的一个,在河西的时候不是就当兵去了嘛。” “是啊,他一直人缘挺好的,在部队还混上了营长,现在转业到省计经委了。” “哦。华放一直很聪明。他和费惠后来怎样了?记得在农村的时候,他们就很要好。” “华放表面上看好像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其实很重情的。无论惠惠是当农民还是工人,他在部队当没当官,都从没变过心。后来他们就结婚了。”若熙说到这儿打住了,她意识到变心不变心这个话题对他们来说有些敏感。 “费惠现在做什么呢?” “在超市做保管员。她可是我们家地位最高的人,孩子们最喜欢她。” “你们家的孩子们?” “哦,她和华放有个女儿,我和华汉有个儿子。” 滨阳这下听明白了,原来他们四人成了一家人。若熙最终与华汉组成了家庭,他心里有一种涩涩的滋味,只说:“华汉人挺好的。” “是的,是个好人。”若熙说。 他们在一条石凳上并排坐下,若熙望着缓缓流动的河水说: “我曾在白水河边等你的信等了很久。”当年这曾经是多么震撼心灵的事,但时间已把很多东西冲淡了,现在说起来,若熙很有些自嘲的口气。 “在北京上大学之后,我给你写过很多信,都是有去无回,后来就没再写了。再后来就出国了。” 要追究那些信的来去,似乎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若熙说:“这么多年都在国外吗?” “差不多吧,有时也回北京、上海一下。”滨阳说,“我在美国结了婚,还有个女儿。看,这就是我女儿。”他拿出钱包里女儿的照片给若熙看。女儿轮廓像爸爸,但更多的像妈妈,长得金发碧眼的。 若熙看着照片上的洋娃娃说:“好漂亮。她妈妈是美国人吧?” “是当地人,有点华人血统。” “她们也来中国了吗?” “还没有。但我一定要女儿回来看看的,她不能忘了老祖宗啊。我经常给她买些华语动画片看,让她学习汉语。”他没有告诉若熙他和乔娜分手了。 已是华灯初上的时候,若熙说:“我们去吃点鬼饮食吧。” “鬼饮食?” “就是天黑了才摆出来的那种。” 若熙带着滨阳走大街穿小巷。蓉市是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西部古都,由于地处内陆,又居盆地的底部,居民常自嘲有盆地意识,即知足、闲适,固守一方水土,进取精神不强。夜来最热闹的是那些小街窄巷,一家挨一家的全是开间不大的店铺。一些民工晚来无处可走,又付不起或舍不得花茶钱,就三五成群地站在小茶铺的门外,踮起脚尖看里面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看到高兴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鬼饮食”就在这些街巷中,天黑以后,把麻辣烫或烧烤摊往街沿上一摆,不到凌晨三四点不收摊。 若熙和滨阳在一家麻辣烫摊边坐下来,吃着那些用竹芊穿起来的肉片、藕片、土豆片、豆腐干等等,又要了两杯“冷淡杯”——冰镇啤酒。 “这酒比老美的好喝。回家喝酒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啊!当我漂泊到北美去的时候,就像个被遗弃的孤儿,喝什么都是苦的。” 若熙听出了滨阳心中的无奈,想他这些年可能也吃了不少苦吧。 “人生真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我现在越来越相信缘分了。”若熙说。 他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分手,滨阳回酒店,若熙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