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日暮孤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脆弱的知青团队

[复制链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11#
发表于 2015-1-28 21:59:50 | 只看该作者
问世间“名”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12#
发表于 2015-1-29 08:40:18 | 只看该作者
聚散无常人心杂,
知青组织变化大,
楼主发篇好文章,
大家同感一起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255

帖子

93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7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0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日暮孤帆 于 2015-1-29 11:03 编辑
共同 发表于 2015-1-27 22:03
我不太认同,知青作为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一个群体,简直松散的不能再松散的了,怎能称得上团体,怎好与企 ...

帖子的结尾就说了,知青组织具有天生的缺陷,所以正如你说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你说“有什么可值得大谈特论的呢?”我就不敢苟同了。后知青时代的状况,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化、广泛的社会现象,可探讨的题目很多,“知青团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这是应该记录下来的史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如果都不去“大谈特论”,大家都只研究过去的知青历史,却对知青今天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算完整的知青文化吗?我们办知青网站,出版知青杂志有什么意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14
14#
发表于 2015-1-29 16:15:46 | 只看该作者
日暮孤帆 发表于 2015-1-29 11:01
帖子的结尾就说了,知青组织具有天生的缺陷,所以正如你说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你说 ...

     说来说去,再有20年,都差不多了,别说知青了,长征过来的人,还有多少人说?有用的时候说说,一般般的没人提。不说别人,咱们自己家的人,又有多少人把咱知青当回事啊,也就咱们自己把知青当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8万

帖子

9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7136
15#
发表于 2015-1-29 21:03: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255

帖子

93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7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6:5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日暮孤帆 于 2015-1-30 16:55 编辑
共同 发表于 2015-1-29 21:03
知青历史无疑是要记录下来的,可是关于知青组织的所谓争权夺利这算是知青历史吗?
顶多是曾经有过上山下乡 ...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需要弘扬正能量,可以大谈特论,也需要鞭挞负能量,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对待知青团队的态度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07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7
QQ
17#
发表于 2015-1-30 18:20:05 | 只看该作者
日暮孤帆 发表于 2015-1-30 16:51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需要弘扬正能量,可以大谈特论,也需要鞭挞负能量,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对 ...

到了这把年纪了,就应该怎么健康快乐就怎么来。历史历来都是由后人评论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把自己的经历保留下了,如果我们的后人能够从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得到一点点启发,我们就应该知足了。好好活在当下吧!人在做天在看!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城关公社阳崖大队小知青  李亮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14
18#
发表于 2015-1-30 21:02:1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后生比老汉们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255

帖子

93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7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12:39:28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1-30 21:02
还是后生比老汉们强。

您说得很对,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自然规律。如果反过来了,我们就会回归到刀耕火种的日子了,甚至是还在树上跳跃觅食的猿猴。我们都是六十好几的人了,谈知青生活其实也是怀旧的一部分,许多年青人不可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255

帖子

93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317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12:4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日暮孤帆 于 2015-1-31 13:02 编辑
飞宇 发表于 2015-1-30 18:20
到了这把年纪了,就应该怎么健康快乐就怎么来。历史历来都是由后人评论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把 ...

      说得不错,历史是由后人评说的,但不等于我们现在不去记录历史事件,不去发表我们的看法,否则后人怎么知道今天的知青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的知青是怎么想的呢?
     “上山下乡”运动距今已经有46余年了,曾经“轰轰烈烈”的运动不堪回首却又历历在目,过去的知青史料,大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尚有不少人在奋力挖掘,例如在重庆,我们就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编《重庆知青简史》,国内还有人出版了《中国知青史》。而今天已经步入老龄化的知青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还是一个空白,更应该由我们来书写。知青这一“主体”的特殊身份和自我意识,决定了其情感形态,更能真实反映我们的现状和思想。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马迁蒙羞撰《史记》,仲尼落难写《春秋》,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知青写自己的历史,应该有真实情感饱含其中,会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阅读的。
      要想秉笔直书历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齐国史官兄弟就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后人演绎了一段悲壮的历史。我是一个凡人,自然不敢与前辈比肩,但是我们却不愿违背自己良心,我们要用良心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 03:11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