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皇城龙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连队生活掠影

[复制链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09:40:48 | 只看该作者
最“勤俭”的富拉尔基知青----周景阳
    说起小分队中的周景阳那绝对是最会过日子的人了,他心灵手巧的针线活几乎可以与北京知青禹连顺一争高下,但是他在生活细节上的节俭细致程度简直是无人可比,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抠门”,按照当时的说法那就是“勤俭”。
    他的枕边有一个小箱子,一把擦得铮亮的锁头紧紧的锁着箱子里的秘密,我和陈连举对这个箱子一直存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好几次都商量着要看看他的箱子里到底有啥宝贝。后来才发觉,箱子很少是在白天打开的,只有他做一些针线活才会在白天打开而且会很快关闭,大多时间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会悄悄的打开箱子小心翼翼的清理着什么。
    一天,我们大宿舍因为烧炕不慎失火了。我和周景阳、陈连举、跳猫刚刚从山上伐树回到连队,听到有人高呼:“着火了,快来救火....\"我们抬头一看,紧连着我们小分队宿舍的女生宿舍房顶已经冒出了浓浓的黑烟,张懋贞率领着好几个知青正在奋力救火,我和陈连举抢先冲进女生宿舍,一股浓烟呛得我几乎窒息,我顺手扯过一条褥子就冲出来了,这时我看见周景阳和跳猫正在抱着自己的被子从小分队宿舍跑出来,周景阳立即招呼我:“快抱被子去啊!”我也跟着他俩人把自己的被子和白力的被子一同抱出来放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此时周景阳已经第二次跑回宿舍把他的宝贝箱子抱出来了,之后我们才又返回救火的队伍中。火灾终于在一个小时后被扑灭了。
    当大家回到宿舍后,就见周景阳当众打开了那只箱子,我和陈连举马上使了个眼色一同凑过去看看到底是啥秘密。只见箱子里整整齐齐的被树皮片分割成若干个小格子,有铅笔头、粉笔头;有针线盒、麻袋线;有各式各样的纽扣、摁扣、顶针;有磨刀石、小油石;有碎布条、补丁布;有小人书、红宝书;有螺丝杆、螺丝帽;有长钉子、短钉子、小铁片;有小木屑、小木板;有机油壶、缝纫机油壶;有棉花团、棉签;有图钉、合页;有眼镜框、眼镜片;有橡皮泥、胶布条;有鞋带、挂钩........等等,整个一个聚宝盘,据说,这都是他平时捡拾来的。
    后来听说他的聚宝盘经常会派上用场,在知青需要的时候大家都会向周景阳去要。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8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8241
12#
发表于 2015-9-18 12:27:06 | 只看该作者
皇城龙狼 发表于 2015-9-18 09:39
医术最高的北京知青----孙鸿翔
    北京知青孙鸿翔和我是同学又是小分队的战友,提起孙鸿翔也许大家都不知 ...

喜欢读您的文章,您的文学一定非常好。好贴学习欣赏!

论坛有您真精彩.gif (92.88 KB, 下载次数: 0)

论坛有您真精彩.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5:23:18 | 只看该作者
拥抱快乐 发表于 2015-9-18 12:27
喜欢读您的文章,您的文学一定非常好。好贴学习欣赏!

谢谢夸赞,心里喜洋洋的。哈哈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16
14#
发表于 2015-9-19 00:00:38 | 只看该作者
记忆深处的挥之不去,
挥笔疾书如行云流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7:00:0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知青最棒的摔跤手----陈龙吟
    在连队里的知青生活有一部分时间是各地知青的运动交流,打篮球或者摔跤。上海知青的周文、陈龙吟是摔跤的高手,富拉尔基知青的焦万喜、白力、李卫国也是摔跤的爱好者,当地知青的张升堂绰号胖连长也属于会摔跤的,我们北京知青就属周冷飞是凭着蛮劲也算摔跤的一名高手吧,哈尔滨的知青好像没有这样的才干。
    记得一个周日休息的时候,大家相约来到连队大宿舍前的篮球场上开始了一场非正式的摔跤比赛......首先是上海知青与富拉尔基知青较量。第一局陈龙吟和白力摔跤,陈龙吟与白力个头相当,陈龙吟略显得单薄一些,白力看起来比陈龙吟稍壮一些,如果仅看外形我当然是看好白力的,更何况我和白力都是小分队一个班的,所以我是专门为白力加油而来的,可是连续二个回合白力都被陈龙吟漂亮的背挎给摔败了;
    第二局是周文对焦万喜,周文虽然身高一米八多却是瘦瘦的好像大杆儿似的大个子,显得飘飘的,大风一来就会被刮倒一样的身材怎比得了粗犷壮实如牛样地焦万喜啊!他俩的角斗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未分胜负;
    第三局是北京知青与富拉尔基知青比赛。周冷飞对李卫国,这是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的比赛,周冷飞身体粗壮有力,胳膊的肌肉就比李卫国小腿粗一圈,但是李卫国可是富拉尔基知青中有名的拼命三郎,反应机敏动作灵活,从身高来看他俩倒是差不多,第一回合周冷飞凭着力大无穷的劲头几下就把李卫国抡趴下了,第二回合则是周冷飞被李卫国巧妙的借力给甩出去了,还把周冷飞的手指给挫伤了,这样他俩也打了个平手。
    第四局是陈龙吟对阵焦万喜,虽然焦万喜很壮也很灵活,但是一交手就被陈龙吟一个飞绊摔了出去,第二回合你来我往僵持了十几分钟,还是被陈龙吟一个小背挎打败了;
    第五局周文对白力,最后还是白力被摔得人仰马翻的败下阵来;
    第六局陈龙吟对李卫国,这场倒是很有看头,李卫国先发制人,一上来就是一阵强攻把陈龙吟压倒在地,第二局则是陈龙吟一个侧转身的小背挎把李卫国整个身子腾空摔出,干净利索的动作甚是好看,博来一阵喝彩声;第三回合陈龙吟乘胜追击,一个膝盖反顶动作如擒拿术般就把李卫国反腕别倒在地,大获全胜。
    至此,上海知青获胜的欢呼声在观望群中已成定局。“我来和陈龙吟试试!”人群中的一声大喊震惊了现场,只见当地知青“胖连长”张升堂一边脱掉外衣一边往场地中央窜过来,此时的陈龙吟已经连续角斗了数十回合略显疲惫,面对紧束腰带的挑战者连连摆手,可是张升堂怎会罢休,叫喊着一定要和陈龙吟比试一下。还是上海人齐心,此时周文站出来说:“咱俩先来一跤试试吧。”周文和张升堂一连摔了三个回合,周文是1:2败下来了。
    最后,在众人的呼喊声和起哄下陈龙吟不得不站起来与张升堂对战。他俩一交手就看出来号称“胖连长”的张升堂显然比陈龙吟有劲,他个头不高但是膀大腰圆的身材足足可以把瘦小的陈龙吟装进肚里,而且张升堂是当地知青中连续多年不败的摔跤能手,他的技艺一点不比城市人差,加上虎头虎脑的蛮横劲头,真是一般人不会沾到便宜的。我微微为陈龙吟捏着一把汗,但是心里却为陈龙吟加油,因为他现在代表的不仅仅是上海知青了他俨然就是我们城市知青的代表了。
    第一回合陈龙吟只是试探着和“胖连长”周旋着,一直没有主动出击的动作,有时还会被张升堂蛮力的抡转一个大圈,但是陈龙吟会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被甩倒,就在“胖连长”无计可施的档口,陈龙吟一个小绊就把对方撂倒了;第二回合“胖连长”更是气急败坏的大把抓住陈龙吟的衣袖一下就扯撕了,而陈龙吟则还是以周旋敷衍着他,让他起急的时候趁势又是一个精彩绝伦的跨背把张升堂的整个身体悬空在陈龙吟的背部上方,旋转了180度后一松手,“胖连长”就如同一只大麻袋“噗嗤”一声被狠狠的摔在操场中央.......一片呐喊声伴着欢呼雀跃的场景如同定格一般永久记忆在我的脑海之中。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7:01:34 | 只看该作者

钐刀


    左右开弓使用钐刀最棒的知青----小分队队长刘文治
    记得在连队打水甸子草都是用钐刀(如上图),钐刀使用时的操作可谓有技术含量的,如果稍抬高一点刀柄,一刀下去钐刀尖就会扎在泥土里有时还会把刀片锛断,如果刀片抬得过高手柄压低就会使删下的水草形成一个弧形面,十分难看;如果控制不好身体的协调性还有可能把腰扭伤,刀片太钝就无法平整的切削水草,刀刃太快也会卷刃毁坏刀片;一般人都是一个方向打钐刀,很少有人双手倒替打钐刀,而能够左右开弓开趟子的操手好像就不多了;如果开趟子的刀不能钐透,备趟子的人就会很累,要连续两刀才能把草备透。
    在小分队里起初只有队长刘文治能够左右开弓操作,每次我们去钐草都会紧跟在队长的身后,分开左右撇子操作,我经常爱跟在他的右后方用不太熟练的左手持在刀柄前作业,这样比较好备透水草。
    刘文治每次作业都会岔开双腿,用力的挥舞着钐刀左右扭转着腰肢钐草,那个样子好不威武。他下刀的尺寸非常了得,钐刀的背部紧贴着地皮,刀刃抬高2公分左右,刷的一刀下去就会让参差不齐的水草齐根删掉,平整如地毯的草根简直就看不出是水草丛生的本来面目,左右钐刀所开出的扇面足足有4米多宽,唰唰的钐草声音夹杂着浓郁的草香气味简直可以让人陶醉在愉悦的劳动之中。
    后来由于我本身就是右撇子但又习惯于反向的左手备趟子操作,他说我这样最容易学会左右开弓了,他手把手教会了我开趟子,这样我们小分队每次都会在两个不同的方位同时开趟子作业,效率提高了很多。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7:06:14 | 只看该作者
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贮藏库----周冷飞的箱子
    说起北京知青周冷飞给予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粪坑捞手表”的故事以外就是他从北京带来的一个大大的橘红色行李木质箱子,看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一个普通的知青行李箱子有啥垂涎三尺的啊?其实我用“垂涎三尺”这个词汇一点都不夸张,不是羡慕箱子的结实也不是贪恋箱子的美观而是垂涎箱子里的五花八门且永远也吃不完的食品。
    周冷飞带来的木箱子可谓是北京知青当中分量最重的一个,我们刚到兵团的第一天,在双山火车站装卸他的箱子时就已经领教过了,四个壮劳力的搬卸工才能把他的箱子抬上汽车,当时还记得一个搬卸工嘟囔了一句:怎么这么沉啊?是不是把北京都装来了?
    当年兵团连队的生活比起北京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很快我们北京知青肚子里的油水就耗尽了,好像过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周冷飞悄悄把我和李奇叫到他的宿舍对我们说他有好吃的犒劳我们,只见他从被窝里掏出一个铁盒子,借着昏暗的煤油灯我仍清晰看到盒子上面的标签:猪肉松!啊!这可是在北京都很难享受到的美食啊!!那晚我们三人大大的解了一次馋,好像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肉松。后来回到北京的几年,记得我最爱买的食品就是肉松,但是已经再也没有当年周冷飞拿出的肉松味道了。
    当时,知青的行李箱子及大件包裹都是集中放在连队的一个小仓库里的,每次周冷飞都是自己去找管理员要库房钥匙取箱子里的东西。半年后冬天的一个傍晚,他叫我一块儿去取东西,我提着一盏煤油灯随他进入了冰冷的库房,当他第一次当着我的面打开箱子时,我眼前被映入眼帘的五花八门各色齐全的北京小食品着实给惊呆了...大白兔牛奶糖、山楂片、猪肉松、奶粉、麦乳精、炒面、红糖、酸草糖块、糖精等等好吃的一应俱全,占据了大半个箱子,足够他吃半年的。当时市场很多食品都是凭票供应且很难买到,但是周冷飞家境毕竟特殊,所以能够带齐如此紧俏的食品,让我绝对想不到的是居然满满一箱子都是好吃的,在那个年代中这绝对是最大的奢侈了。“随便拿”。周冷飞十分仗义的对我说,我也就不客气了,记得装进兜里最多的就是“大白兔奶油糖”,回到宿舍悄悄的分给孙鸿翔、白力俩人吃,大家吃着奶糖不光是嘴里甜甜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那可是真正的享受啊。
    从此,每每想到周冷飞的橘红色木质箱子就垂涎三尺,当然了,周冷飞让我悄悄的享受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箱子里的干货越来越少,周冷飞家里寄来的包裹也越来越少,补充能量的数量远远不能再满足我们俩人共同分享了为止。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44:53 | 只看该作者
最关心我们的上海知青大姐----张懋贞
    上海知青张懋贞长我们北京知青几岁且又是副连长,所以在我们眼里她就是一位大姐式的领导。我们到连队那天的晚上第一见到的,也是迎接我们的第一位知青和副连长就是她,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对她的印象尤为深刻和特别。
    张懋贞那身打着整齐补丁已经洗的发白的黄军装永远都是那么洁净,梳着的两个小辫显得人很精神干练,一口夹杂着浓浓的上海口音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加之也是知青的身份让我们倍感亲切,朴实无华、和蔼可亲、真诚可信就是张懋贞身上感染给我们的综合印象。
    那时,我们北京知青虽然年龄是最小的,但是男女生从不说话的封建思想非常严重,我的印象中,我在兵团的近两年中好像没有和同城女生说过话,尽管我心里非常在乎或者说喜欢她们,但是封建的底线让我从未跨越过,至今想起来都还会有丝丝后悔和遗憾,毕竟我们北京女孩在连队中的漂亮绝对数一数二的,尤其我们同一个宿舍大院的女生无论长相还是气质都应该是我最喜欢的类型,可是,那个时代人性就是如此的虚伪和胆怯。话题扯远了,或许就是这个缘由吧,大大方方能和大我们几岁的上海女知青交流就感觉到自如轻松无所顾忌,更何况张懋贞还是连队的领导,有啥心里话和委屈完全可以直言不讳的向她倾诉。
    记得在北京“赴兵团的动员大会”上,一个军人代表信誓旦旦的说,到了兵团会发给全套棉军装还有棉靴和棉帽子,当时在北京我有一顶非常时髦价值20.5元的皮帽子,听说到了兵团就会有电影里曾经看到过的狐狸皮棉帽时我就毫不吝惜的把皮帽子留给了弟弟,可是那个发棉帽子的谎言一直骗到我第一次北大荒冬天的到来。还是白力给了我一顶破单帽将就了半个多月。
    有一天气温骤降,大雪纷飞狂风大作,我坐在马车上双手捂着耳朵抱着斧头正准备进山去伐木,恰巧碰上张懋贞,她看到我穿的如此单薄,就关心的问我怎么不戴棉帽子?我照实回答“没有啊。”“那就先戴我的”她边说边立即摘下自己的棉帽子硬塞给我,还未等我推让回去她已经转身跑了,她那稍有外八字姿态的跑步身影渐渐被风雪遮住的印象我至今都难忘。我清楚记得当时女生的棉帽子都是大号的,因为要把辫子包进去,所以我戴着她的帽子几乎在脑袋上晃荡,虽然有点滑稽但是确实感觉到了温暖,心里也暖暖的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第二天连指导员于瑞书找到我说:“听张连长说你没有棉帽子?今天批你一天假去20号(离我们连队最近的一个农村供销社)买帽子”。“我不认识地儿啊?”“那就找一个人领你去。”我最后选了白力和我去买帽子,白力也很高兴,既可以不干活还可以去逛一下农村供销社买点东西.....
    还是那个冬季,我每天上山伐木的棉鞋都会被积雪完全浸湿了,晚上回到宿舍烤干了这双唯一的棉鞋第二天再穿上,鞋里没有毡子垫只有一副从北京带来的薄鞋垫。不知怎么就让张懋贞知道了,有一天她特意问我怎么不买一副毡子垫啊?我说等下月开工资后再说吧,她接着就从书包里拿出一副毡子鞋垫让我试试,我实在不好意思当着她的面脱鞋,因为我们男孩的鞋臭不可闻,我好像既没有谢谢也没有推辞就接过来了,感觉只要是张懋贞送的东西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不会有丝毫虚伪的推辞。回到宿舍一试才发觉鞋垫小了一号,记得还是周景阳帮我把毡子垫给浸湿后用木板使劲的敲打生生给拉长了一号,每每穿上带有毡子鞋垫的棉鞋就有一股热乎乎的感觉,甚是温暖...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46:36 | 只看该作者
最会算卦的二劳改----杨凤遂

    据“下雨不愁”的忆文记载着这样一段:“连队有四个从兴凯湖转来的刑满就业人员,在那个极“左”的年代,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陈XX,军统特务,和老婆儿子一起转来,一家人都很老实;马XX是起义人员,刘文辉的警备司令,和老婆一起来到连队,老婆是广西人,一天到晚唧唧喳喳得说,我们叫她“老妖婆”,刚解放,她把公安局的牌子挂到棺材铺,把棺材铺的牌子挂到公安局,罪名是“无理取闹”。另外俩个人,四十多岁还是单身,北大荒称之为“老跑腿子”。一个叫杨XX,广东人,据他自己讲,解放初因盗窃倒卖铁路制服大衣被判刑;贾XX,北京老乡,解放前是混迹在天桥前门一带的“地痞流氓”。”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来自广东的二劳改犯杨凤遂。我在三排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怎的杨凤遂对我非常关照,夏天每次我们下地里铲地还是收割黄豆、谷子他都会挑着水不辞辛苦地专门为我多送几趟水,而且特别爱给我讲许多他以前的故事,我也是爱听故事的人,所以每每他开口畅叙尤其是讲到他年轻时的靓帅和多么能干的时候,就会眉飞色舞的得意忘形,他似乎总会自我陶醉的沉浸在以前的辉煌之中,我作为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对他来说可谓是相交恨晚的感觉。

    一天,我铲地第一个铲到了几公里长的地垄地头准备休息,只见杨凤遂挑着水桶已经在地头树荫下等着我呢,他递给我一缸子水后随即从兜里掏出了一幅旧的发油的扑克牌,说:“我给你算一卦?”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他那双狡黠的目光闪现着祈求,好似在不允许他这种身份的人乱说乱动的这片土地上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他肆无忌惮说教的对象一样,我当然同意了,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出于好奇。


    54张牌在他的手里俨然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张张代表着的含义几乎涵盖了人生阶段的所有事件,每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严谨的不容信口胡言,至于排序的结果就会从他的嘴中念念有词的复述出一生的所有.....10代表着的金钱会让你心境惶恐,8代表着的婚姻会让你想入非非,7代表着的大灾大难会让你心惊肉跳,6代表着的顺心顺意会让你求见若渴,12代表着的异性挚友会让你鞭长莫及.....昏天晕地的被他“忽悠”了一番,几乎被他手中的卦牌搞的我五迷三道,直到有人铲地到了地头来找水喝,我俩才作罢。


    傍晚,我们又悄悄的聚在山林边缘的一块空地上,这次是我主动向他求教用扑克牌算卦的手法、影射、规则、方法、秘笈、诉牌、结论等等一系列“技术”,一定是我虚心求教的虔诚态度感化了他,几乎合盘托出了他的所有盖世秘笈教授给我。其中给我算的最准确的一点就是:“你不出两年就会离开东北”。果不其然,应印了卦中的定意,我很快就曲线救国似地离开了北大荒。

    后来我用这种法式给周围的许多人算卦都得了鬼使神差般的印证,说不清楚也弄不明白,总之就是闲来无事逗人一乐。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49:52 | 只看该作者
最令人羡慕的女马倌----杨宗霞

   提起连队唯一的女马倌杨宗霞那绝对是我们北京知青的骄傲。在她当上马倌之前连队里从来就没有让女性去放牧马群的,到底是连长的哪根筋出了问题,让女知青去放马而且是让年龄最小长相漂亮的北京女知青去干这种活,至今我都不得而知。

   爱笑的杨宗霞总是将白白的牙齿首先从略大的嘴型露出来展示给大家一种轻柔的亲和力,有着白净的皮肤身着一身藏蓝色双面咔叽中山服时就更加显得肤色的白秀并透着一种莫名的诱惑,和着修长匀称的身材蹬着一双高筒亮漆雨靴无论从任何角度审视都会让男孩动心,她每每在众知青面前威武的骑坐在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的行进时,那种潇洒挥鞭轻捻缰绳的举动挥洒出的优雅加粗犷的美以一种少女的天然气质融合衬映在蓝天白云之下,甭提多美了!完全可以和当下时髦的城市骑警媲美,甚至那种无修饰的自然美远远胜过骑警装束扮相的修饰美。令人羡慕至极!

   放牧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件差事,起早贪黑几乎两头不见太阳,而且有草的放牧场都离连队很远,一旦出行就是整整的一天,一个女马倌单独放马绝对是不可以的,因此连队特意还安排上海男知青朱来德和她同伴。记得我们男知青私下里总是悄悄地议论这个女马倌,同时也暗暗的嫉妒朱来德摊上了这么一个美差。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我们三排割豆子收工回来,在路上一道夕阳西下的晚霞映红了大地,此时恰巧看到远远的一对放牧人驱赶着马群,背负着夕阳光影如一副美丽绝伦的剪影版...扬鞭催马的矫健身形散发着青春激昂的气息扑面而来....女性俏丽男性威武真是天生一对啊!

   后来,杨宗霞嫁给了朱来德,放牧的浪漫促成了一对伉俪,情理之中的故事却每每想起就透着一股酸酸的醋意,其实青春年少的那年代,谁还没有做过梦啊!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0 04:53 , Processed in 1.31040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