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文华胡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

[复制链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2:59 | 只看该作者
1-2-天坛
      天坛,在北京中轴线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3:38 | 只看该作者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4:19 | 只看该作者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5:32 | 只看该作者
01-3-先农坛
     先农坛 在北京中轴线永定门内大街西侧。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 先农坛 先农,则神农也”引;“坛于田,以祀先农”引。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引)。藉天祭先农,唐前为帝社,祭坛曰藉田坛,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先农坛共有建筑群五组:1、庆成宫;2、太岁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3、神厨(包括宰牲亭);4、神仓;5、俱服殿。
      另有坛台四座: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祇坛。这些组群建筑与坛台基本都坐落于内坛墙里,仅庆成宫、天神坛、地祇坛位于内坛墙之外,外坛墙之内。另外,内坛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为皇帝行藉田礼时亲耕之地。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6:01 | 只看该作者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6:42 | 只看该作者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8:06 | 只看该作者
01-4天桥
      天桥位于正阳门外。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三梁四栏。桥下为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因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坛时必经之路而命名天桥。
      原来的天桥是有桥的,明朝在此建有汉白玉单孔高拱桥,以通“御路”。皇帝又称为天子,天子所走之桥,故叫天桥。这就是天桥一名的由来。天桥平时有木栅栏封起来,除了皇上老儿其他人等不许通过,一般官民只能走两侧的木桥。桥下原有的河道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龙须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将这条路上原来铺的石条一律拆去,改建成碎石子的马路,天桥也改建成矮矮的石桥。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就将天桥的桥身修平,但两旁仍有石栏杆。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就将天桥两旁的石栏杆全部拆除,天桥的桥址不复存在。”
  2013年12月,天桥复建完工,从而结束其近80年“有名无实”的历史,重现老北京的记忆。在复建时,新天桥的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在天桥的原址上将设立地标,对天桥的历史以及位置变动进行说明。同时亮相的还有天桥两侧的石碑,这两块石碑分别刻着《正阳桥疏渠记》和《帝都篇皇都篇》,为清乾隆帝亲笔手书,前者记录了“天桥南河道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后者则是乾隆帝写给北京的“赞美诗”,描述了北京的地势、物产背后的雄伟壮丽。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8:31 | 只看该作者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19:12 | 只看该作者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461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20:30 | 只看该作者
02-前门大街(天街)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 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修缮后的前门大街将依据其以及毗邻的南北向4条街和东南西北向为主的22条胡同将共同构建成“中华老字号传统前门大街商业及旅游商品区”“精品四合院体验区”等5大功能区,并将以传统商业、历史文化的集聚为特色,体现传统与时尚的交汇融合。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7 00:21 , Processed in 1.24800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