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月映长弓 于 2019-3-15 13:26 编辑
第八十八章 旧地重游
春末夏初,五月的天像是一个最温柔的微笑,温和而不疏淡,热烈但不拘束,天空明静,草木欣然,生机勃勃。绿色覆盖每一片荒凉,大地脱掉厚重,换上了新装。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在暖风中摇曳、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出租车载着郑天星和许寒梅在淮川县东乡的公路上奔驰,从东北老家平安归来的许寒梅心情豁然开朗,原来生活是多么美好。她从车窗外看到的是与东北完全不一样的江南风光,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气息。她没有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丈夫的过去充满了好奇。
“那是官渡,我77年参加高考的地方。”郑天星指给妻子看,“就是那一次,才改变了我的命运。”官渡古桥已经修缮拓宽了,河流两岸新建了不少楼房。
郑天星让司机小刘离开国道,拐入沿河的机耕道,因为这条路要经过他68年插队时最先落户的生产队。原来坑坑洼洼的土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并不影响车速。
出租车经过樟树生产队时,郑天星要司机放慢了车速。他介绍说,右手边那个土围子就是生产队,大樟树依然挺立,枝繁叶茂;左边那个小山坡,竹林掩映下的一栋矮小的土屋,就是当年知青组的住地。
所不同的是知青组原来自留地的坡地位置,已经盖了一排二层结构相同的新房屋,大概有十几栋,看来社员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沿路前行不久,来到一个分路口。郑天星告诉刘司机,往左通踏水镇,往右进山去花溪长冲,不过现在叫花溪村长冲组。
汽车顺着沿河的道路进山,郑天星对妻子说:“我们当知青的时候,这里不通车,三十多里步行差不多要四个小时。两岸山高林密,荒无人烟,走好几里都很难碰到行人。我一个人行走害怕的时候,就大声呐喊、奔跑,自己给自己壮胆。”
许寒梅说:“你一个男子汉都怕,那女知青呢,不会吓破胆吗?”
“没有女孩子单独走的,”郑天星说,“就是两三个女孩子结伴都怕,何山菊她们读书的时候,我每天都要护送的。”
“那你不是当了几年的护花使者吗?”许寒梅笑着说。
郑天星说:“夫人说笑了,当山区代课教师责任好大,学生出了事,没法交待。”
“有坏人吗?”许寒梅好奇地问。
“坏人倒是没有碰过,就怕万一。”郑天星说,“毒虫野兽还是有,我看过野猪呢。”
说话间,三十多里路半个小时就到了。何山菊早就准备好了,汽车一到,她从后备厢搬出行李,招呼司机休息喝水。郑天星付了车费,对司机说:“刘师傅辛苦了,回去的时候出山从踏水镇上国道,更快一些。”
刘司机说:“你们住这里疗养,环境太好了,简直是世外桃源。路也不太远,二百公里三个来小时,还算方便。”说完开车回去了。
何山菊拉着许寒梅的手,问:“姐,你坐了那么久的车,辛苦了,头晕吗?”
“还好吧,我从小不晕车的。一路上听天星介绍他上山下乡时的事情,看外面的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
何山菊领他们去看她收拾好的卧室。房间很大,又宽敞又明亮。她说:“现在有电灯了,天星哥那时候,只有煤油灯。买不起煤油,只好点松明,就是上山去砍那些有油的松树枝。”
许寒梅说:“你这床铺比我们的宽,被子比我们盖的厚。”
“山区白天与晚上温差大,三伏天晚上都要盖薄薄的被子。”何山菊说,“避暑再好不过了,根本不用空调。你们先休息一会,饭菜马上就好了。”
饭菜是何山菊的儿媳做的,吃饭的时候老少七个人,山菊娘、儿子何东升、儿媳林玉珠和孙女何田恬。对于郑天星夫妇的到来,全家人都很高兴,因为家里的主心骨何山菊不用外出打工了。
郑天星仍然按照在建宁那样,给何山菊三个人的生活费,足可以改善伙食。
午餐后小睡了一个时辰,许寒梅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多少睡意,郑天星于是带她出门转转。
小河流水哗哗,垂柳依依轻拂,青山绿水,桃花盛开,鸟雀欢唱,好一幅人间仙境美图。再次踏上这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土地,郑天星不禁心旷神怡。
他朗声念道:“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天星哥,你又念诗了。”何山菊不知什么时候跟出来了,她手里拿了一件风衣,给许寒梅披上,“姐,山里风大,小心着凉。”
许寒梅心情舒畅,她笑着说:“我也没有听明白他念的什么诗词,大概是看这里风景好,回想当年吧。”
郑天星解释说,这是著名诗人元好问写的《故地重游》,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诗词这前两句是对景物的描写,杨柳青青,水声潺潺,黄莺婉转啼鸣,欢快的啼叫像是在欢迎作者再次到这里游玩,照应了题目《故地重游》,烘托出作者当时愉快的心情。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诗歌的后两句是抒发作者的感情,桃花还会记得当年题写诗句的客人,倚赖春风笑个不停,这是拟人的写法。作者想起自己上次到这里时的美好时光,而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了,感叹人生韶光易逝、惆然若失之情。
郑天星不无感概地说:“我离开这里三十多年了,旧地重游,触景生情。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何山菊说:“天星哥好雅兴,你这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指的又是什么呢?”
“你爹,还有生产队那些关心我的老人呀,可惜会有好多见不到了。”郑天星惋惜地说。
“你都六十多了,我爹那一辈要在的话,应该都是八十以上,没几个啰。”何山菊说,“真要好好珍惜现在哟。”
许寒梅说:“你们这里空气好,风景美,想想都心里舒服。早知道,我一退休就来住。”
何山菊十分遗憾,她说:“不通车、没有电,你退休那时候根本进不来。就是现在,冬天大雪封山冰冻,你是不能住的。我们可以烤柴火,你却受不了烟雾。这次来,你可以安安心心住上半年,过冬还是回城里去。天星哥这里都熟悉,你们沿着山谷到处走走,走累了,一招手上中巴车回来。”
郑天星问:“寒梅,你最想去看的是什么地方?”
“学校,你当年教书的那所小学呀。”许寒梅不假思索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