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1:47:46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十   

  难忘的一九六八(二)

盖奎忠

第一次干活——拔豆子
清晨,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悄然停下的,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明亮的光线刺得眼睛有些睁不开。走出房门,清新而有点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植物散发出来的香气。我不由自主地贪婪地深深吸了几口,真是沁人肺腑,那个熨帖的感觉惬意极了。

说来也怪,昨天还泥泞湿滑的道路,在太阳的照耀下,很快就干爽起来,走在上面也不再是跌跌撞撞的了。这样

的土地好像渗水的速度很快,也许是沙子的成分多一点吧!反正刚来还搞不清楚是什么道理。我们一个房间的三个人慢慢向伙房走去。吃早饭的时候到了,打点“肚子”要紧!

吃过早饭,到了小队部,院子里早就熙熙攘攘地站满了队里的社员,准备上地里干活。男的在一起,卷起旱烟津津有味地吸着、聊着;女的在一起,叽叽嘎嘎地说笑着,有时声音小下来,可能是说的悄悄话,一会儿就哄堂大笑,几乎是无所顾忌。我仔细地打量了这些将来一起生活、一起劳动的人们,男的大都穿着黑色的农村那种对襟的锁着扣襻的衣服;女的衣服颜色就艳丽的多了,裤子是黑蓝色的,上衣是以红色和蓝色的为主,头上都围着鲜艳的围巾,围巾紧紧地围住嘴巴,只露出两只眼睛,样子有些滑稽。我们十几个知识青年围在一起,因为和老农之间互相还不熟悉,也插不进老农的圈子里去,只好自己聊自己的。今天要下地干活了,心里还有一种想干农活的冲动和渴望,真想快点体验一下到田里劳动的滋味。我们站在一边静静地等待着生产队长来分配活。

生产队长姓张,是一个四十出头的“老头”。因为农村的人都长得比较老成,风吹雨淋地在田里摸爬滚打,红黑的脸庞上早早地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是看上去,这个队长穿着整齐,腰间围着一个宽宽的布带作为腰带,既护腰又保暖。分配活时说起话来像吃崩豆一样嘎嘣脆,显得十分干练。不一会儿,院里的人一伙伙都走了,就剩下我们知识青年和一些女的。这时张队长告诉一位姓郑的妇女队长说,你领着城里的青年和这些女的到村西头的豆子地拔豆子。干得快慢都不要紧,他们没干过拔豆子的活,你们要好好教教他们,注意别把豆子落在地里,拔干净了为主。我还在心里暗暗地想:不就是拔豆子嘛!有什么难的?有力气、细点心不就行了。根本就没有当回事,还觉得队长有点小题大做。
这块豆地离队部不远,向西走出了村子就是。到了豆地,姓郑的妇女队长开始给大家分垄,每人五条垄。五条垄是有道理的,拔豆子的人就不用多走道,节省时间。自己心里想想,还挺科学的呢!然后她就给大家做示范,让大家看着她是怎么样拔豆子的。随着她的“开始干吧!”一声令下,大家一拥而上,拔了起来。开始的时候,就听到知识青年的喊叫声。原来豆子的枝干上都有小刺,不小心就会扎到手。听到喊叫声,女社员们都掩着嘴笑,而知识青年就不一样了,而是哈哈哈的大笑不止,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味道。大家一边拔豆子一边互相戏谑,干得还算轻松顺利。可是好景不长,干的时间长了,大家都感到腰部疼得难以忍受。本来是弯着腰拔豆子,后来就成了蹲在地上拔豆子了。笑声也没有了,说话的声音也小了。相反的是,女社员依然一如既往地拔着,还是叽叽嘎嘎地说笑个不停,好像她们的腰一点也不疼似的。一会儿,这些女社员就把我们这些知识青年落出去好远,而我们这些人有的蹲着,有的干脆就坐在地上拔,什么样的狼狈相都有。原想的轻松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剩下的就只有难受、痛苦和劳累了。到了这个时候,大家才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意,真正理解了农民的辛苦,更理解了做好一件事情,即便是最简单的,也要态度谦逊认真、循序渐进的道理。
我们和农村的女同志相比,差距是明显的,而且这些人里还有一些是十几岁的孩子,我们都干不过她们。她们拔完了到了地头立刻返回来帮我们拔。我们就像看到救星一样,甭提多高兴了。心里那份感激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只能坚持着和他们一起努力地拔啊拔!
晚上吃完晚饭,坚持着在油灯下将日记写完,就早早地躺在热热的炕上直起腰来,那个舒服劲真是无法描述。不知不觉,渐渐地我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1:49:12 | 只看该作者

RE: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十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43#
发表于 2016-3-8 09:15:12 | 只看该作者
难忘当年下乡时,
儿行千里母泪驰,
村里各种新鲜事,
生产生活桩桩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6:54:51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3-8 09:15
难忘当年下乡时,
儿行千里母泪驰,
村里各种新鲜事,

版主的评语详实,句句说到心里。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7:00:1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十二

  故地游

盖奎忠

      1998年9月26日,是我们下乡30周年的日子。我们班部分同学和2年6班、1年4班的部分同学一起回北镇六屯。看到我们曾经生活劳动过的地方和乡亲们,变化太大了。在农村那些难忘的经历又都浮现在眼前,有感而发写下了下面的《故地游》。我不懂诗词,不通格律,依瓢画葫芦。毋庸置疑,错误很多,会贻笑大方。但这却是我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所以拿出来以博一笑耳!

一轮秋月,两行归雁,幽州古城。
登巍峨闾山,沧海红日,尽收眼底,心潮顿生。
落户六屯,秋收春耕笑问老农谁知青?
酬壮志,与天地人斗,铁骨铮铮。

打井办电安灯,驾铁牛春耕田中行。
农村要文明,建校办学,移风易俗,吾辈使命。
科学种田,治理盐碱,稻香蛙鸣不绝声。
故地游,喜乡亲生活,如日蒸蒸。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46#
发表于 2016-3-9 07:40:13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年后游故地,
呼朋唤友一起去,
看到村庄新面貌,
一派欣慰心头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2:03:0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3-9 07:40
三十年后游故地,
呼朋唤友一起去,
看到村庄新面貌,

谢谢版主点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5:45:4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十三

青山夕阳几度红

张义
原抚顺一高中一年级三班学生。1968年9月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西砖二队。1971年10月入抚顺师范数学系。1972年分配到抚顺三十七中当教师。1985年调入龙凤矿职工学校任教。1996年国企改革调入炼油厂。2003年退休。


       那些往事前尘,早已随流水而去。田大律师一句:“可以记录我们这一代人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这段人类历史上所仅见的、刻骨铭心的历史”,令我不禁潸然泪下。往事如昨,重又浮现。那些不再来的青春,那些曾经的泪水与欢笑,都该铭记!
我的启蒙老师是爸爸,他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念了六七年书。爷爷过世后,因为是长子,爸退学回家打理家中事务。家里是开药铺的。后来老闹“胡子”,家道渐衰分了家。爸去私人业主那里做了账房。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总是爸爸绘声绘色的故事伴我进入梦乡。爸爸讲故事就像说书的,声情并茂。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东周列国等,人物个个鲜活;刘关张、一百单八将、姜子牙、萧何、张良等都耳熟能详。还有诗词歌赋。爸爸喜欢吹箫,只记得他最爱吹“苏武牧羊”。其实,他所崇尚的就是儒家的礼义廉耻。
解放后,爸爸有了固定职业,还做过小生意。后来爸妈决定把房子卖了,在东门外买了两埫地。种了一年,就农业合作化了。因我家住在城里,不算农民。入社不收,地也白白被收走。不久,1955年末,要城镇人口下放农村。我家四口人——爸、妈、三哥和我,坐着马车,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个村子,和一家姓贺的住一个屋南北炕。每天夜里,常有狼进村,即使小猪被叼走也不敢出屋。到了夏天,小草房的北面是一片很大的大草甸,长满了野草野花,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我每天在草甸上疯玩,总会发现惊喜,常一把一把采摘五颜六色的花,爱也爱不够。还会找一种长得很像菠菜的东西吃,酸酸的很好吃,找到一棵会高兴很久。
在乡下呆了一年,1957年初,我们一家离开了那里,来到了抚顺。
小学时代,因为总转学,一晃而过。中学三年在抚顺十六中学读书,一切顺利,一直是三好学生,表现优异,过得也很快。1965秋,进入抚顺一高中读书。学校有漂亮的教室、欢乐的操场。我最喜欢的是礼堂和阶梯教室。学校西边毗邻劳动公园,早晨可以到公园里晨读。学习生活紧张而令人兴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第一学期期末,学校搬迁到浑河北岸。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有点失望。新学期开学不久,山雨欲来。先是语文课上展开了关于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激烈辩论,正反两派针锋相对。对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我早已扎根心中,融于血液,感到很伤心,不能理解:岳飞都不是英雄了,那历史上我们还有英雄么?哪里知道“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风暴接着来了。我不想说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喜剧?悲剧?闹剧?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个人都表演了。到处是“牛鬼蛇神”,一切都打倒,造反有理。可是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就与班里另一名女生署名“川浩”写了一张大字报,发表不同的看法:意思是不能一棍子把什么都打倒。结果遭遇到某某的痛批,还配了:“英熊好汉的”的漫画,讽刺我们是上蹿下跳的跳梁小丑。我很气愤。干脆加入了保皇派“红后代”。想起那个年代,很无奈,很违心。

1968年9月26日,绝对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的抚顺北站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老三届的同学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大军整装待发,不知道有没有人哭,反正我没哭,家人也没送,脑袋懵懵的,似乎什么都想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想。至于怎样上火车,下火车,怎样坐着马车到了大队,都记不清了。我班分到青堆子公社西砖大队。我与班里另外两名女生和几个男生分在二队。我与那两个女生原来关系一般,但不记得有什么矛盾,或得罪过她们。不知为什么,她们两人说说笑笑,干什么也不叫我,这叫冷暴力。那段时间很郁闷,只有去别的生产队找要好的同学聊聊。那是一段阴沉的时期,好在后来大队成立了大队青年点,一切才有所改观。
插队的地方地处平原,没有青山,更没有绿水,遍地青纱帐。干农活算不了苦,吃得饱也睡得好。三年的知青生活,弹指一挥间。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过初恋,这方面我挺二的。S是同班男生,是个羞涩大男孩,喜欢运动。L是别班的,第一次见到L是在宿舍楼的楼梯上,我下楼他上楼。见到我,他停在转角处,盯着我看,有点肆无忌惮。虽觉得他有点无礼,但心里挺喜欢。后来在“红后代”再见到他,就算认识了。L追女孩大胆新潮,情书一封封,有时还有小礼物。我只收过一本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照的影集。很喜欢,但一定要付给他钱,其他的没收过。如果送花也许会收的,只是那时不兴这一套。
对于L的追求,开始我不太在意,也不热情。以为时间长了,对方就会放弃。下乡后,L到插队的青年点找我,我不敢单独见他不说,还赶快把他打发到S那里去。他也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抚顺我家的地址。有一次回抚顺,正好在街上遇见他。当时我吓了一跳,心想可别是上我家来。便装傻东扯西扯几句赶紧溜。不想回到家时,L正坐着与妈妈说话呢。我只好硬着头皮招待L吃了午饭后送走。虽然我不是虚荣的人,但我家的小平房与L家半座洋楼相比,怎么说也没面子,再说不想让L了解我太多。L家高干,小女子高攀不起,也不想高攀。
谁知L一意孤行。我终于昏了头,给S写了封信。意思是L追我很久,但我好像喜欢某人,该如何才好?S是聪明人,一看当然明白,便回信道:“……不要杯弓蛇影,自寻烦恼。我像春风一样,会吹开每一朵友谊之花。”S的回信让我无地自容,觉得都是L害的,便把L当做撒气的垃圾桶。无辜的L!至于我都干了什么,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像个泼妇,斯文扫地。
冷静下来,才觉得真的很过分。大错已经铸成,也没有办法。1969年底,L参军走了,虽然L早说过会参军走的,但到了真要走的时候,心里突然很不安。我不想让他认为我很差劲,那不是真实的我。我应该真诚地道歉,所以我去找他了。不知道打听了多少人,才找到他们小队。晚上见到他时,出乎我的意料。L依旧对我很热情,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过,还说打算到了部队后再给我写信。我向他道歉,他说没生气。还拿出那封我给他写的信。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L的大度宽容让我感动,觉得应该珍惜眼前这个人。
那个乡村的夜晚,屋里只有我和他,灯光有点暗。我靠墙和他对面站着。分别在即,有点伤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不痛不痒地闲聊,其他什么也没发生。L取来新发的被子让我睡觉时用。多年后我想起,连手都没拉一下,是因为彼此太干净,还是因为根本就没想到,不解风情?其实我什么都不懂的。
第二天,踏着皑皑的积雪,L送我回青年点。离别总是令人惆怅的。到了该分手的时候,周围一片无边的田野。我们也只是握了一下手。L留给我的只有那一刻掌中的温暖。
L到了部队后,我们来往通信不到一年,他却提出了分手。因为他家里对我俩的事不同意。接到信后我很淡定,分就分吧。谁知到了1972年夏,与L的关系又旧事重提。L的姨妈找到我,说了很多L一直旧情难忘的话。我去过L的姨妈家,L的姥姥也在。她们对我特别好,让我又想起了许多L的好,同意等他回来探亲时见他。后来,他回是回来了,但我并没有见到他,因为他父母仍坚持不同意。L是孝子,虽然伤心醉酒,还是遵从了父母之命。L有个妹妹在石油机械厂工作,与厂劳模王某谈恋爱,但因家里反对自杀而死,L的父母看来真的很严厉。
与L的感情经历让我很伤自尊,变得不自信。这直接影响了我以后的婚姻。
1971年9月21日,我离开农村回到抚顺,回到三年前的校园。不过此时已经改为“抚顺师范学校”,物是人非了。
参加工作后,生活按部就班地进行。接着是结婚、生子。说起结婚,那简直就是掉进了陷阱。因为太无知。婚后七年,真是应了那句“七年之痒”的成语,我离婚了。我爱上了别人。那是个上海男人,北师大毕业生。他高高瘦瘦的个子,风度优雅,见多识广,且精致温存。我痴迷他讲话的声音,其实声音真可以作为武器的,这让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我,走火入魔般的堕入爱河。我无法抗拒他那温柔深情的拥抱,一个拥抱已然令我销魂。他信誓旦旦,说绝不做李甲。我离婚等他。四年多以后,社会上刘荣海、杨丽的重婚案被热炒,最后刘荣海被判刑一年。社会舆论很大。他那时住在厂里,领导对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更主要的是,他老婆是个聪明人,不吵、不闹、也不离婚。他犹豫了。我还能怎么样?只有离开他,拒绝了和他继续保持这种关系的要求。因为我还没那么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最终也不过是“始乱终弃”。还能相信爱情吗?爱已被我挥霍。他最后留给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已经决定分手了,为什么还装得那么眷恋?真假已不再重要,一切都已是昨夜星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我是只有缝的鸡蛋,所以招苍蝇。日子还得过,我只好再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脑袋真是被驴踢了。那是个粗俗的男人,不但施暴还偷窥。我所有的东西都被他偷翻过。还有其他一些不能启齿的事。只好再离。怪谁呢?只怪自己自作自受,现世报。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单身生活,是该付的代价吧。其实找个男人或找个相好并不难,可是早已心灰意冷,直至心里长满了荒草。
今生虚度,一事无成,悔之晚矣。最邪门的是,倒霉的事儿总有份儿。七七年恢复高考,复习得很顺利,数理化什么的一看就会。可是上级规定六八届的不行。我就到学校去,想说是二年某班的开个证明。遇上w老师给拆穿了,没开成。第二年政策有变化,就没再考。后来听说有不少六八届的参加了七七年高考。那w老师干吗那么较真?真烦人。后来还是念了不少书的,只是选择的余地少了。专科证两本,本科证一本,其他的不算。那时候考什么都不觉得难,只是自娱自乐而已,没什么用处。
这一辈子,唯有独生女儿是我最满意的“作品”,是我心灵的慰藉。王姬说:“男孩子穷养,女孩要富养。”我的闺女是富养的。因为我想让她从小养成不为金钱和权势倾倒的傲骨,不计较蝇头小利。因此,虽然她在单亲家庭长大,但健康、阳光,知书达礼,举止言谈大方得体。1995年考上最后一批公费生。1999年大学毕业在宁波、上海工作。2002年远嫁海外。后来又转行考了英国的注册会计师。都说英国的会计师是世界上最难考的,我闺女还行,如今是大公司高级白领。
多少往事回眸中,也许经历了生死之后,会更懂得珍惜。2002年12月末,在广州,我从高处坠落,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昏迷中徘徊鬼门关的时候,只觉得身体很轻很轻,思绪远去。恍惚间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飘荡着尘埃,是滚滚红尘吧。一个声音穿越时空在耳边响起。那是难以形容的声音,似乎已经回响了千年。昏迷中醒来后,觉得死,不一定都是痛苦的。后来经过几个月才康复。死里逃生后,我对人生真的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人不能什么都要,否则自寻烦恼。
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有失去,但更有收获。得失全在自己,一切都该彻悟。让我们尽情绽放今生最后的灿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49#
发表于 2016-3-10 08:22:18 | 只看该作者
一生坎坷真不少,
命运折磨艰难道,
幸好女儿成大器,
心中彻悟要活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0:03:2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3-10 08:22
一生坎坷真不少,
命运折磨艰难道,
幸好女儿成大器,

替老同学感谢版主点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23 03:59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