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这生怎么个招法呢?“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和“五分加绵羊”,都被批倒批臭,考试本身也有“把学生当敌人”的嫌疑,“师道尊严”扫地已尽,谁也不敢提这个茬。得,干脆就近入学吧。也就是说,所有的学校统一分片包干,适龄学童统统招收进来。
别的国家需要奋斗多年的co-edu (男女同校),通过大跃进而实现,自然会留下后遗症。男校还好说,前面说了,实际上男校名称不带“男”字,就叫“北京第X中学”,突然涌进来一群小姑娘,不过是实至名归而已。女校的笑话就闹大了,牌子一时半会儿换不了,成群结队的秃小子已经开始进进出出,还有不厚道的人在一边“嗷嗷”的起哄。取消分校的尴尬没有随着换牌子而消失,其后遗症至今若隐若现。一些大老爷们说起中学学历,见听者茫然,还要补充一句,“就是原来的女X中”。当年歌星成方圆出名以后,就有老十三中毕业生哭笑不得地说,“她是俺们学校毕业的”。现在以“《论语》心得”推销“心灵鸡汤”名扬四海的于丹教授也赫然列在陈景润、陈昊苏、薄熙来等人之后(四中)。然而合校的历史毕竟还不如分校长,这万绿丛中的几点红也就让老帮子们大笑不止。此是后话。
男生进出“女X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知是哪一级的革委会就召集各校商量改名。改成什么呢?地名也不知道哪个是“四旧”,哪个不是,“四新”也未必“立”得住,回头哪天风向一变还得再改,保险起见还是编号吧。可女校的编号跟男校是重叠的,已经让(前)男校占了,这些(前)女校就全给甩到原有的一百多号之后去了。上面说的一六一、一五九、一四零、一五六,一六五、一六六,分别是原来的女一、女三、女五、女六、女十一、女十二中(其前身是林徽因和冰心就读的贝满女中),不知怎么的一零九和一二五空缺,让女七和女十三中占了。女附中给甩到一六二。东直门没被当作“四旧”破掉,让女二中就近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