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02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知青生涯--(一)刨茬子

[复制链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1: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激情岁月 于 2016-5-5 10:11 编辑

                          激情岁月,励炼华年
我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第五小队所在的堡子叫后青堆子)历时七年,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现回忆于此。将分段写出,各段独立成章,但不一定按时间上的顺序编排.

                             (一)  刨茬子

      转眼间来到农村已经快半年了,又到了69年的春天。
      一年之际在于春,到了该种地的时节。种地之前的第一件事,是要把地清理干净,就是把前一年收割后留在地里的庄稼根系刨出来,然后好耕地,种地。在当地管这叫“刨茬子”。茬子有两种,一种是高粱茬子, 一种是苞米茬子。高粱茬子比较好刨一些,因为它的根系比较细,可苞米茬子就比较难刨了,因为它的根入地比较深,又比较粗壮,要比刨高粱茬子难多了。
      在农村干活都有组长领头,俗称“打头的”。每天天一亮就得起床,先下地干活,然后再回来吃早饭,吃完饭,再去干活,一天要下地三次。即早上、上午、下午。
      早上,出工的钟一响,我们就扛着当地特有的镐头下地了。这镐是桃形片,新安的镐把,白亮亮的,还散发着木头的清香,我们这些知青,一人一把。据社员讲,这新镐不如旧的好使,尤其是镐把,新的用起来特别磨手,手要磨起泡的,用过一段以后,手才能把镐把磨出来。我一看,社员们的镐把都是暗黄色的,油汪汪的,象抹了一层透明的油漆一样,拿在手里,异常光滑,一点都不磨手。看来,我们只好用自己的手把这镐头使出来了。
      集合完毕,吴组长就领着我们出发了。吴组长叫吴炳昌,是当地人,中等个,50左右岁,黝黑的脸庞,一副慈霭可亲的脸。是我们后青堆子一个干活的好把式。今天劳动的地点叫长垅,因为这里的每一根垅都有一里多长,故名:长垅。我们青年点所有的男知青都来了,有张吉庆,徐庆明,时竹春,那学堃,李文东加上我共有六个人。干活的规矩是这样的:打头的刨第一根垅,社员们一个跟一个依次排在后面,当然干活好的在前面,干活差一些的在后面,我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当然只能跟在最后面了。
      刨茬子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要求第一下镐要准,正好刨在茬根处,一镐下去一个茬根就下来了,地里不能有残余,否则影响后面的种地。第二是要狠,一镐下去一定要刨出来,出不来就要刨第二下,甚至第三下,那就要比别人累多了。我们刚开始干时,即不准也不狠。别人刨一下,我们要刨两三下,不一会就气喘嘘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看前面的吴组长,一镐一个,后面社员一个挨一个,不一会,就把我们拉下好远。组长到地头后,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汗烟袋,装上一锅烟抽起来,社员们也是这样,一个个坐在地头抽起烟来。我们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到了地头,组长已经抽完烟,抬起一条腿,把烟袋锅往鞋底下磕一磕,把烟袋杆用烟口袋缠好,别到腰里,拿起镐头,又开始干活了。我们几个刚到地头,连口气都没喘匀,就只好又开始跟着干活了。我心里这个憋气。我就和那学堃说,不信咱们就跟不上,咱们喊口号干。我们就一边干一边开始喊口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边喊边刨,劲头真就鼓起来了,慢慢地,我们与前面社员的距离开始缩短,一点点跟了上去。就这样,一天下来,我们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浑身象散了架似的,手上打起了泡,走路也无精打彩。回到青年点,一头扎倒在炕上,再也不想起来。
      几天下来,我们渐渐有些适应了,不象头两天拉的那么远了。可我还是有些不甘心。我想,社员中也有些人身体并不强壮,力气也不大,可为什么他们都能跟上呢?我们这些人,年纪正十八、九岁,经过半年多的劳动,体力也不算差了,为什么还跟不上呢?经过观察,我发现了几个问题。一个是干活时,不能跟在最后,因为社员们是一个跟一个干活,每个人都可能有刨不准的时候,这样一镐下不来,就要刨第二镐,这样就拉下了一步,或者两步,而每个人出现的“过失”,拉下的距离,都要往后延续,后面的人当然越拉越远;二是下镐时,要找准部位,争取一镐一个,万一下不来,就刨第二镐,不要去拉,拉是用不上力气的,越拉越累。发现了这个窍门,刨下一根垅时,就抢着往前去,不再排在后面了,有些社员用惊异的眼光看着我,那意思是说:你能行吗?我心里想,咱们试试看吧。我不管别人怎么说,硬是挤到了前面,排在前几位。果然,一根垅下来,我一点也没有拉下,和前边的社员一起到了地头。回头一看,我后边还有很多人没到地头,我终于也能坐在地头休息一会了。我终于也能跟上了,社员再也拉不下我了。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同学看到这些都弄明白了,再干活时,都抢着往前去,局面很快有了转变。等到又一根垅刨完,组长抽完烟开始干活时,我干脆就站到了组长身边,排在了第二位。干活开始了,组长刨一个,我跟着刨一个,我心里憋足了劲,心想,今天就不让你拉下。干着干着,我听到有人叫我:“老铁,慢着点”,我回头往后一看,原来我已经刨到组长前面了,把组长拉在了后面。我喘了一口气,放慢了速度。到地头休息后,又刨了一根垅,该收工了,可组长一点收工的意思都没有,阴沉着脸,走到地边,又开始干了起来。大去家没办法,只好一个接一个又干了起来,谁让人家是打头的呢!就这样,又接着刨了一根垅,天很晚了才开始收工。大家都不敢吱声。回家的路上,有个社员走到我身边,悄悄地对我说:以后干活要注意点,干活时谁也不要超过打头的,这是规矩,不能乱来。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连累了大家,多干了这么多活。
      从那天开始,我们再也不惧怕刨茬子了,顺利地闯过了这一关。镐把也被我们磨得铮明瓦亮,再也不磨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6-3-25 22:02:11 | 只看该作者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17
沙发
发表于 2016-3-25 16:10:55 | 只看该作者
一天下地三次刨茬子,很辛苦。当年我们村里稻田收成后,有的稻田属于烂泥田,不能使用耕牛犁田,需要用锄头挖稻茬。烂泥田土质很软,比旱地上挖土更轻松,只是刚下田时有些冷。挖稻茬的最大好处是一天只要下田一次,因为每天的工作量是承包到个人。虽然有单干的嫌疑,但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每个劳力分到大小差不多的面积,然后就理头苦干。谁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量就先回家吃午饭,一般干到中午1点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6:18:09 | 只看该作者
刨茬子确实很累,没有力气是不行的,天一亮就下地,晚上很晚才收工,晚饭后还要开大会,搞大批判,每天的觉都不够睡,一天下来人困马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38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81
QQ
地板
发表于 2016-3-25 18:03: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里没稻茬,就有谷子茬和少量玉米茬,都不等我们刨,老百姓早早就刨下来晾干当燃料。黄土高坡的烧柴太难乱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9:09:5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也是这样,烧柴很缺,刨完茬子后,要把土磕打掉,然后统一拉回去给社员分到家里当柴烧。谢谢党老师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38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81
QQ
6#
发表于 2016-3-25 19:44: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激情岁月 发表于 2016-3-25 19:09
我们这里也是这样,烧柴很缺,刨完茬子后,要把土磕打掉,然后统一拉回去给社员分到家里当柴烧。谢谢党老师 ...

我们那里是小山沟,管理相对松,茬子是谁刨归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7#
发表于 2016-3-25 19:57:0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很生动,细致入微。好像当时写了日记吧?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9:57:12 | 只看该作者
下乡全国各地,到处都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0:00:2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现回忆现写的。我现在还后悔,当初没跟大家一起写《励炼年华》,错过了一次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8 08:26 , Processed in 0.192011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