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43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殷殷家书情,绵绵父母爱 ——重读父亲家书(五)

[复制链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21:3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原是辽宁省抚顺市一高中二年三班学生,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历时七年.当时同队的共有11名同学,所住的屯子叫后青堆子,(当地管村庄叫屯子)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高玲同学是我们11名同学中的一名,她原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于1974年回城任抚顺五中语文教师4年。1980年毕业于抚顺师专中文系。在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在抚顺市委党校工作24年,历任团委付书记,基础部主任等职,中文教授,讲授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写作及干部培训班专题课等。

殷殷家书情,绵绵父母爱
                    ——重读父亲家书(五)
                                                               高  玲
      和父亲的教育方式不同,母亲对我们身教胜于言教。母亲是非凡的女性,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一生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用游刃有余的裁剪技艺助人为乐。她一辈子无偿地为邻居、亲朋好友,裁衣、做衣多得惊人。父亲在1973年4月27日信中告诉我,一周内,我初中同学妹妹桂兰结婚前,妈妈去了两趟,给裁衣服十多件。接着又给我的朋友“琴”、“春”、邻居“华”分别做了一件又一件。真是乐此不疲!母亲对他人无私奉献,自然也得到大家厚爱。困难时期,邻居赵婶给我家送碗饺子,怕妈妈吃不着,居然坐我家不走,非要看着妈妈把饺子吃到嘴里才放心。妈妈是邻里亲朋公认的道德模范。

        母亲另一桩奇迹,是传奇般的婚姻。父亲才貌出众、儒雅风范,深得母亲的傾慕。1958年,她义无反顾陪我的父亲接受监督劳动到抚南区松岗大队鹅脖岭村落户,因而失去了正式工作的机会。在“鹅脖岭”,妈妈精心照顾爸爸。热腾腾的韭菜合子,护胃的小坎肩,掏心窝子的宽慰话,都是送给爸爸温暖的祝福。是妈妈的非凡品德,构筑了家庭港湾的温馨,伴爸爸度过了学所非用的二十年。他俩的文化差异虽然较大,但妈妈贤惠、善良、聪颖、坚强、豁达、屈己待人的品格使爸爸一生折服。他们从如漆如胶到相濡以沫,从共度难关到有福同享。几十年共同的话题滔滔不绝。虽然不谈“剩余价值”,不说“真、草、隶、篆”,但大千世界,丰富的生活,说也说不完。一辈子恩爱有加,相互包容,居然没有打架、翻脸的记录。其中一桩桩故事,就是子女最好的人生教科书。而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夫唱妇随。

      爸爸念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妈妈说:“百善孝为先。”爸爸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妈妈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爸爸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妈妈说:“勤能补拙,铁杵磨成针。”爸爸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妈妈说:“要善待他人,自己好,别人也好,大家才都好。”爸爸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妈妈说:“吃亏是福。”

      共同的价值观,相似的思想境界,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有唱有和,面面俱到。如果说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是阳光哺育,社会是空气须臾不可分离,那么家庭就是成长的土地。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在我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父亲自身承受精神压力的情况下,须臾也没有疏忽自己教育子女的责任,坚持六年给我写信。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与此同时,父母始终向我们展示他们自强、坚韧、向上、善良的品貌。

      我们五姐妹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如今,有的自学成才,镶牙技术精益求精;有的在副教授岗位退休,老有所长;有的踏实、勤奋几十年,老有育孙之乐;有的事业、家庭两不误,孝老爱亲有美名。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承传着良好的家风。我作为老大,受父母的深爱与绵泽最长。特别是父亲与我的交流最多。在父亲直接帮助下,我在农村六年中锻炼了意志,学会了坚守,培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养成了勤奋读书的习惯,在几十年的生涯中努力地学习他们的好品德。我在市委党校工作期间,在职学习了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同届学生云集300多人,约100人申考学位,60多人外语通过,有我。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名单,有我。抚顺市委党校为数不多的教授中也有我。

      这些成绩真的微不足道。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姐妹的点滴进步曾经使父母分享过其中的快乐和自豪。

      如果需要总结一点体会,不过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矮”而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再加上勤奋一点,又有赖于“组织”的信任与培养。正是那“一点点”,受爸爸的教育与影响最深。

        我的高中同学还夸我“很争气”、“不简单”。然而,我最清楚,我们姊妹的每一点进步无不浸润着父母的言传身教。我感恩我的父母,感恩他们对女儿血浓于水的深爱,感恩他们刻骨铭心的教育及影响。

如果说,我父母教育子女的经历是一本书,那应该是一部历史书,其中父亲给我的家书则是华彩篇章。心怀敬意,赏析家书,常常被她的魅力所感染。

思想性和教育性是家书的主要特色。书信的思想性与教育性紧密相连。所有的信件被积极进取的红线贯穿。从劝勉我有计划地学习马列著作,到鼓励我争取加入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从嘱咐我要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到要求我正确对待选拔回城;所有信件都彰显正气。字里行间闪烁着辩证法的亮点。洋溢着儒家思想中积极有为、善于做人处事的思想精华,又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时代是变化的,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永恒的。今天重读这些家书,会使人感到温故知新的思想力量。

  书信,如同与我促膝谈心,围炉夜话,烫贴亲切。其教诲的内容既有全面性又有较强的针对性。每次招工前后,父亲料定女儿的思想会有波动。这期间的信要么劝我“面对现实,宁静远望”,要么让我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他的书信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着我的心田。

        文学性和书法的艺术性是父亲书信的又一特色。书信用朴素、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行文有张有弛,富于变化。

       特别是父亲善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或行动描写,栩栩如生地的写出人物或场景的特点,每一个情境都写得惟妙惟肖。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古今美文,赢在以情动人。父亲的书信总是自然地流淌着真情实感。母亲对女儿夜不能寐的担忧,妹妹对姐姐的思念之情,立冬的大棉袄,镶了镜框的奖状,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血浓于水的亲情,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文情并茂的书信又恰恰用漂亮的手写汉字作为载体。父亲作为书法艺术的酷爱者、研究者,不仅有“墨宝”问鼎同行,而且他的钢笔字也是炉火纯青。那规整的笔划、清朗的字体,俊俏而含蓄。真是字字珠玑,篇篇美文,所昭示的书法艺术美,令我赏心悦目。

  书信珍藏40余年的今天,已经到了“互联网+”的时代。微信也好,视频也罢,当然很便捷,但“碎片化”的传递何以表达亲人间细腻的情感。那每封开篇的“见字如面”,读来又是何等的亲切。现在,凤毛麟角的手写书信早已成为国家抢救民间家书的研究项目。就此,父亲“硬笔书法”似的家书,更显弥足珍贵。

        纪实性也是书信的重要特色。反映知识青年自身题材的文章多如牛毛,但表现知识青年家长的所思所想并不多见。特别是用书信的形式更是少之又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牵动着千家万户。家长们的支持毫无疑问,但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担心孩子将来的去向。特别是年龄大的女孩不能回城,家长们更是忧心忡忡。父亲的书信真实地反映了家长们对下乡子女工作、前途的担忧,袒露了他们朝思暮想、牵肠挂肚的心路历程。

        可贵的是,“书信”间接地反映了父亲面对挫折所具有的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书信对女儿孜孜不倦的教诲,表现了他理性的、平和的精神面貌。“书信”还间接地反映了他克服精神压力和经济困苦所表现的非凡毅力。挫折使他荒废了专业,却成就了一位书法家。

        他彻底平反后,只争朝夕、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表达了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他的个案,为研究各层次现代知识分子的特点提供了典型。通过对他言与行的考察,有助于深入透视现代知识分子中“那些人”所处的时代、社会、命运及所思所想,从而更深刻理解现代知识分子的作用以及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可见,40余年前父亲的家书,可以成为特殊年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见证。

        书信还在不经意中记录了40多年前我国百姓的生活状况。信中多次提到家里每月缺20斤粮食,这绝不是个别现象。1972—1973年,文化大革命并没有真正结束,国民经济尚处在一个“边缘”,物质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信中提到回家要带点肉,甚至少许葱蒜,还要带点麻,以便捻绳、纳底、做鞋用。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大多不理解这个“麻”,也不知当时的“苦”,如果能常常想起父辈在困难中的奋斗经历,或许会更珍惜今天的幸福。可见父亲的书信,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任何时代都有它的闪光点,历史永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时代的曲折前进,个人的砥砺前行,构成了历史的全部。如同不能选择父母一样,我们也不能选择自己所处的时代。无论是苦难的还是辉煌的,无论是国家的还是个人的,我们必须正视,不能忘记。回忆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甚而不能自拔。时代在前进,生活要继续。

        总结历史的经验,展望复兴的未来,珍惜当下的幸福,感恩社会,感恩父母言传身教,这就是我写《殷殷家书情,绵绵父母爱》的立意。

                                                高玲 写于父亲节

                                                                 2015年6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16-5-13 08:48:16 | 只看该作者
良好家教优传承,
父母优越女儿行,
全都各自有成就,
生命闪光珍贵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2:02:09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5-13 08:48
良好家教优传承,
父母优越女儿行,
全都各自有成就,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的点评。优秀的教育必成就优秀的儿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地板
发表于 2016-5-13 12:57:43 | 只看该作者
父亲言传,母亲的身教,感染这你,多好的父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3:40:04 | 只看该作者
寒秋 发表于 2016-5-13 12:57
父亲言传,母亲的身教,感染这你,多好的父母啊!

深有同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719

帖子

329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96
QQ
6#
发表于 2016-5-13 15:36:51 | 只看该作者
连续读过了高玲的家书,很感人。来自父母的关爱、鼓励、支持和理解,是我们每名知青战胜困难的动力,促使我们顽强拼搏、刻苦磨炼,回城后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6:55:15 | 只看该作者
张荣清 发表于 2016-5-13 15:36
连续读过了高玲的家书,很感人。来自父母的关爱、鼓励、支持和理解,是我们每名知青战胜困难的动力,促使我 ...

确实,父母的关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谢谢荣清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10 02:02 , Processed in 1.27920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